70后司机开车18小时突发中风(高速公路上开车)
70后司机开车18小时突发中风(高速公路上开车)CT结果证实了医生的预判,是急性脑梗死,也就是中风,需要立即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取栓后脑部血流恢复黎展鸿马上通知相关医生到急诊科做好抢救准备,约10分钟后,120救护车到达急诊科,接诊的刘越存医生已在等待。经询问,患者卢某今年47岁,晚上9点多在途径虎门的高速上驾驶时突然头晕目眩、言语不清以及右手右脚活动困难。他艰难地把车停在应急车道,并电话求救。取栓前脑部血流情况
来源:东莞时间网-i东莞
12月8日晚上11点,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值班室的寂静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
电话那头,急诊科医生急切地说:“在高速公路的紧急停车带上,接到一位中年男性。患者1小时前突发说话不清,伴右侧肢体无力,我们约10分钟后到达医院。”
接电话的神经内科值班医生黎展鸿脑海中马上联想到的是急性中风。
黎展鸿马上通知相关医生到急诊科做好抢救准备,约10分钟后,120救护车到达急诊科,接诊的刘越存医生已在等待。
经询问,患者卢某今年47岁,晚上9点多在途径虎门的高速上驾驶时突然头晕目眩、言语不清以及右手右脚活动困难。他艰难地把车停在应急车道,并电话求救。
取栓前脑部血流情况
取栓后脑部血流恢复
CT结果证实了医生的预判,是急性脑梗死,也就是中风,需要立即接受“静脉溶栓治疗”。
溶栓药物由静脉通道缓缓输入,但15分钟过去了,他的病情毫无起色,此时,患者3岁多的孩子还在病房外不断地喊着“爸爸!爸爸!”
同时进行的头颅检查提示,他的“左大脑中动脉M1段”完全闭塞了,需要介入机械取栓。和家属协商过程中,以科室负责人高有安为首介入团队成员陈娜、汪志远全部赶到医院,准备实施“颅内血管腔内机械取栓术”。
凌晨2点05分,取栓术开始,半小时后,一条0.2厘米X0.22厘米的暗红色血栓被从大脑动脉中抽出,危险部分解除。
随后,医生对卢某左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的部分,进行球囊扩张,血流恢复通畅,手术于凌晨3点50分结束。
取出的血栓
术后,卢某神志渐清楚,言语较前清晰,右侧肢体肌力明显改善。患者的妻子不停地对医生说谢谢。
三天后,卢某神志、肢体运动、讲话完全恢复正常,开始电话处理公司业务,目前已经康复出院。
【提醒】
中风后越早送医院,治疗效果越好
急性脑中风具有高死亡率、致残率的特点,治疗脑卒中的关键是快速送院,通过绿色通道进行静脉溶栓、动脉取栓、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等治疗,打通阻塞血管。
据该院神经内科负责人高有安介绍,近期,接诊了不少40岁-55岁中年患者,他们个个都是家庭和公司的顶梁柱,不敢设想如果因为突发脑梗而导致残疾、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的话对家庭、对社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和压力。令人欣慰的是他们动脉取栓及时,治疗和愈后效果理想。
因此,他提醒市民必须重视卒中的预防。比如,规律生活,摒弃熬夜、抽烟、酗酒等不良习惯;坚持锻炼身体,规范对待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防止中风。
一旦发生头痛、呕吐、眩晕、一侧肢体无法活动、说话不清等症状,应警惕中风,立即拨打120,到有中风救治资质的医院治疗,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活和工作能力。
文字:李广
摄影:医院供图
编辑:贾庆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