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普速铁路会提速吗(普速客车和货车还要)
未来的普速铁路会提速吗(普速客车和货车还要)图为东风4DH型内燃机车牵引承德一隆化通勤小票车抵达隆化站但是,笔者的选择恰恰与之相反,笔者选择的是:下调普速客车的标尺速度,与当前货运列车的行驶速度相当,至少在排布运行图也就是排图上,消除货物列车避让普通客车,普通快车,快速列车的现象。1.下调普速客车的标尺速度,与当前货车的速度相当。2.上调货车的标尺速度,加快淘汰落后机车车型。我想,我们大多数读者,看到这里的时候,都会选择选项2,也就是货车也提速,并加快淘汰落后的机车。
自从2007年铁路第6次大提速开始,各繁忙干线除了开行动车组列车之外,也大量使用更加先进的大功率交流电力机车和提速型货车。这些机车车辆的最大速度达到了120km/h,与普通客车,普通快车,快速列车的最大速度已经相当。
然而,即便是第六次大提速已经过去了15年之久,当前我国铁路仍然保有相当数量的老型号机车,他们的最大速度只有100km/h,这些老型号机车,也不可避免的部分承担着一部分繁忙干线上的客货运牵引任务。
这样一来,就造成了,铁路货物列车的速度,提升不明显,区间运行速度普遍在100km/h以内,和普速线路上运行车次占比最大的120km/h速度级别的普速旅客列车,存在速度差,不能完全的实现平图调度。存在速度差,就需要相互避让运行,货车需要避让客车,客车的运行有时也会受到货车的影响。这样,就不能发挥出线路整体的效率,影响繁忙干线线路开行车次的上限数量。
于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实现“客货平图”消除速度上的差值,我们有两种思路来解决这一问题。
1.下调普速客车的标尺速度,与当前货车的速度相当。
2.上调货车的标尺速度,加快淘汰落后机车车型。
我想,我们大多数读者,看到这里的时候,都会选择选项2,也就是货车也提速,并加快淘汰落后的机车。
但是,笔者的选择恰恰与之相反,笔者选择的是:下调普速客车的标尺速度,与当前货运列车的行驶速度相当,至少在排布运行图也就是排图上,消除货物列车避让普通客车,普通快车,快速列车的现象。
图为东风4DH型内燃机车牵引承德一隆化通勤小票车抵达隆化站
一、笔者选择这样的路径的理由有如下几点:
1.列车速度提升至120km/h后,能耗将会大大增加。
笔者是干公路物流出身。我很清楚,公路货运和铁路货运存在诸多的不同点,但是有一点我相信是相同的,那就是载具(货车,货物列车)的速度大于100km/h时,受到风阻的影响,载具的能耗会出现极大的增加。这一点,不仅仅是公路上的货车,包括客车,甚至家用SUV,越野车,都是如此。速度大于100km/h时,油耗会有很大幅度的增加。
反馈到铁路运输中,虽然铁路上的货物列车行驶时,其摩擦阻力远远小于公路上的各类汽车,但是,受到风阻的情况,却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说,当货物列车运行速度大于100km/h时,其能耗势必大大增加,不符合降本增效的铁路运输发展趋势。货物列车是如此,客运列车也是如此。
2.货物列车提速至120km/h,所能够提高的运输效能极其有限甚至聊胜于无。
以京沪铁路南京东站至徐州北站区段为例,区段全长300公里出头,假设直通货物列车就算全程保持120km/h行驶(受到个别区段限速,纵坡等影响这实际上不可能),也比全程保持95km/h速度行驶,快不到哪里去,最多节省20分钟时间。如果再加上途中在蚌埠东站需要技术停车,一启动一停车,可能连这20分钟时间都省不出来。
而我国货物列车的开行组织形式,大部分都是混合编组,编组站重新编组,分段接力运输,就像美国的货运铁路一样组织,而不是欧洲,日本那种大规模开行小编组点对点货物列车的。所以,即便是省出的这20分钟,30分钟,也会在编组站编组作业中被“浪费”掉。同时,部分用绿色P65棚车,快运棚车跑的“X”字头行包列车,速度也降为100km/h标尺。
3.适度放慢车速,有利于降低机车车辆的维护成本,同时减少冲突,能多加开货物列车。
这一点众所周知,一定条件下,速度越快,对于机车车辆的磨损也就越大,保持适度的运行速度,有利于降低相应的维护成本。
而且,当线路上大多数都列车速度都同步的条件下:客货列车运行时的冲突减少,货车待避客车的频次大大降低,有利于在繁忙干线上加开货物列车。达到增加铁路经营收入的目的。
同时,这样也可以使得最大限速普遍为100km/h的老型号机车继续发挥余热,承担一些不繁重的牵引任务。这些机车在牵引定数不大的情况下,速度可以稳定达到90km/h以上,满足100km/h速度标尺的需要。例如笔者曾经乘坐过由东风4DH担当本务的客运列车(东风4DH标称最大速度100km/h),列车全重在1000吨左右,途径张唐铁路时,列车稳定保持在95km/h以上速度行驶,最大极速甚至达到了98km/h
韶山4型电力机车,最大限速也是100km/h,如果繁忙干线标尺速度上调,这些机车将无法正常运用,会产生浪费。
4.当前普速旅客列车的定位,决定了适度下调普速旅客列车运行速度,利大于弊。
众所周知,目前在我国的铁路运输体系中,通过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发送的旅客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既有线普速。乘坐普速列车的乘客,已经不再过多关心列车的速度问题。如果有急事出门的,大可以选择高速动车组列车出行。而且,普速列车整体数量的减少,是大势所趋,既有线最终会过渡到,以货物列车为主,客运列车为辅的状态,没有必要继续使得货车客车的运行相互存在速度冲突。
而且,对于客运列车而言,道理和上面所说的一样,跑120km/h的标尺,比跑100km/h的标尺,并不会节约太多的时间。而且目前的普速列车,大多数以长途列车为主,一趟的运行时间动辄10多个小时乃至更长,而且停站也普遍比较密集,跑一趟从始发站到终到站,最多也就多出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况且目前普速长途列车,很少有人从始发站一直坐到终到站。所以,这对于整个乘坐普速列车旅客的出行影响非常的有限。
然而,适度下调标尺速度,却能够有利于降低客车车辆,客运机车的维护成本,在普速列车票价不能变动的大背景下,更有利于整个降本增效的大趋势。而且,由于速度标尺的降低,25G,25B型客车入库的间隔里程可以拉长,一部分被缩短运行距离的普速客车可以恢复开行。
二、普通客车,普通快车,快速列车速度标尺下调后的运行组织问题。
笔者认为,速度标尺的下降,仅仅应该是排图时,标尺速度的下降,也就是说,排运行图,出列车时刻表时,上述普速列车的时速按照100km/h的标尺计算。实际运行当中,上述列车的限速,仍然按照120km/h来执行,依照线路实时的繁忙程度,在限速范围内灵活调整列车实时的运行速度。例如客运列车前方一定间隔内无货物列车行驶时,可以跑快一点,给后方列车让出空间。如果前方有货物列车运行,则按照标尺速度运行,前方货物列车不需要待避该客车。
榆林至西安7005次普通客车进米脂站,本务东风4D最大速度140km/h
三、客货列车平图标尺速度100km/h条件下直特,特快列车,普速动车的运行组织:
直特,普速动车,特快列车,仍然保持原标尺速度不变。但是考虑到特快列车使用的25k型客车早已不再生产,故可以考虑,逐渐废除客2速度标尺(140km/h)或者同一条线路上,只能出现客2和客1标尺中的任意一种(直特特快普速动车要么跑140km/h,要么跑160km/h,不能有的跑140有的跑160。)。这样的话,平原繁忙干线的速度标尺就只有两种,分别是100km/h和160km/h或140km/h,极大方便了运输调度组织。
同时,要尊重客观事实情况,完善提速客车,准高速客车的谱系建设,例如开发内地版本KD25T型空调发电车或改装部分既有的KD25K,满足最大时速160公里,可以输出DC600V电压供电的要求,这样可以满足统型25T型客车在非电气化区段运行的供电需求,使得部分T字头特快列车可以在繁忙干线和直特列车平图调度。(目前KD25G可以建造DC600V供电的版本,相信KD25T乃至部分更换过转向架时速160的KD25K也可以这样建造)
四、借此机会,可以综合调整普速列车服务供给体系。
1.按时速160公里标尺运行的直特,特快列车,在时速160公里标尺运行的区段内的票价中收取“特快加快票”费用。
目前普速列车的票价体系中,加快票部分是不分快速,特快,直特,都收取相同的加快票费用。这样就导致了,很多地方,直特,特快明明更快更舒适,票价却和K字头列车完全一样,这是不合理的,应当按照现在的实际情况予以纠正。例如从南京至乌鲁木齐,Z40次比k1540次整整快近24小时,但是各席别票价却是一样的,这很显然是不合理的事情。
2.普客,普快,快速列车,应适当增加三等站,四等站乃至有客流的五等站的停靠。
很多三等站,四等站,乃至五等站都位于铁路沿线县城,乃至较大的工业集散集镇上。而我国的高速铁路体系,很难覆盖到这些地方。即便是设置了车站,但由于高速铁路调度,车次开行的原因,无法较多安排这些站点的停靠。例如京沪高铁虽然经过固镇,但是固镇没有设站。
那么,在大中城市生活的人口由于收入水平能够负担得起,而普遍选择乘坐高速动车组出行的现实下,普客,普快,快速列车,在速度标尺下调后,可以更方便的向县城,大型集镇倾斜一部分运能,满足这些高速铁路未设站,或高铁列车运营车次有限的小城市城镇县城的出行需求。相应的,将部分k字头快速列车,重新降级为普客或普快。让这些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坐上火车,在夜间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不运行的条件下,能够乘坐火车满足夜间出行需求。
3.在目前部分开行的“三进车”的基础上,灵活调整终到车站,覆盖更多劳务输入城市。
在不同区间根据线路实际的饱和程度,灵活排图,调整到发车站,既减轻核心城市普速车站的接发车压力,又方便老百姓出行。
兰州往返温州的k字头列车。但是兰州以西乃至新疆,都没有直达劳务输入大市的温州,金华,绍兴,宁波的普速
例如部分以上海为目的地的普速列车,可延长运行至杭州站,义乌站,金华站,温州站,宁波站,甚至部分进上海的直特,也可以延长至宁波,金华,温州等站到发(直特进温州可以加挂直流供电的KD,参照集通公司开行直特的组织)。在上海至浙江这些地方的区间,按照100km/h速度排图,停靠沿线各地级市和县级市车站,方便务工人员出行,上海以北区段按直特标准排图。
4.在周末,小长假期间和前后的时间段,灵活开行运行距离500公里到800公里的夕发朝至普速临客列车,在春运,暑运期间开行劳务输出地和劳务输入地间的长短途普速临客。并且取消相应时间段的货车开行。由于平图速度统一化,可以是的列车开行的安排更容易灵活化。
近年来,普速列车的客流也呈现出了“极端化”的特点,平时时段人少的可怜,周末,节假日特别是春运暑运时段人满为患,“京沪神车”1461/2次,黑龙江进温州的k551/2/3/4次,上局管内上海,宁波开往亳州,阜阳方向的管内夕发朝至车,都是这样的典型例子。
因此,在这两个方向上,要加大普速运力的投入,周末和小长假,重点加开中短途夕发朝至普速。春运暑运期间,除了中短途夕发朝至普速外,还要加开劳务输出/输入地间的中长途普速列车。最大限度满足“极端化”的旅客出行需求。
5.恢复部分山区既有线开行客车特别是夜间时段夕发朝至客车。
由于繁忙干线上,客货列车的平图排图,使得恢复部分山区线路上原有的客运列车开行变得更有现实可行性。恢复这些客车,对货车运行的影响减到了最低。
例如原成都往返攀枝花的“夕发朝至”客车,侯月铁路阳城站-洛阳站间客车,侯马站-嘉峰站间客车,石太铁路6033/4次,鹰厦,峰福,皖赣等线路的客车,都可以恢复运行。
山区铁路之一的京承铁路常见的双机组合:东风4C或东风4DH双机重联牵引货列。
五、总结:
总而言之,在高铁遍布我国主要城市城镇的大背景下,普速铁路以无需再把速度看的很重要,而更应该着眼于以服务货运,盘活存量资源,开行货物列车为主,因为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老百姓还是会选择更舒适便捷高效的出行方式,普速客车的不断减少,货物列车不断增加也是必然的。普速客车虽然100%的有长期保留的必要性,但是也应该适应当前的现状,尽量不影响货物列车的开行。
100km/h的速度标尺,既能够让新型交流电力机车发挥效能,又能让较老的机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发挥余热。同时,在不严重影响普速客车运行时间的前提下,极大减少了繁忙干线客车货车的互相干扰。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