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和平解放协议全文(北平和平解放绥远怎么办)
北平和平解放协议全文(北平和平解放绥远怎么办)绥远是傅作义的老巢。从1930年中原大战开始,傅作义利用晋绥军、国民党军,东北军混战和相互掣肘的机会,逐步控制了绥远。绥远地区示意图来人正告傅作义,正是因为形势紧张,所以要来见见傅作义,听听他的看法。于是,两个人深入交谈了起来。这个来人,正是当时的任国民党绥远(今属内蒙古)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董其武。他的前来,是为了解决已经处于风口浪尖的绥远问题的。绥远,是中华民国时期到共和国初期的省份之一。全省辖境相当于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的海勃湾区,海南区、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及乌兰察布市大部(除化德、商都外)。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底全省土地面积为32万9397.19平方公里。
1949年1月21日,华北剿总傅作义宣布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解放战争进入一个新篇章。
人民解放军北平入城仪式
阳光灿烂,春风送暖。一架国民党飞机悄无声息地降落在北平机场,下飞机之后,一行人行色匆匆的前往傅作义的住所,见到正在那里安排和平改编的傅作义。
傅作义一见来人,大吃一惊,说:“现在这么忙乱的时刻,你怎么来了..........”
来人正告傅作义,正是因为形势紧张,所以要来见见傅作义,听听他的看法。于是,两个人深入交谈了起来。
这个来人,正是当时的任国民党绥远(今属内蒙古)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董其武。他的前来,是为了解决已经处于风口浪尖的绥远问题的。
绥远问题的前世今生
绥远,是中华民国时期到共和国初期的省份之一。全省辖境相当于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的海勃湾区,海南区、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及乌兰察布市大部(除化德、商都外)。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底全省土地面积为32万9397.19平方公里。
绥远地区示意图
绥远是傅作义的老巢。从1930年中原大战开始,傅作义利用晋绥军、国民党军,东北军混战和相互掣肘的机会,逐步控制了绥远。
傅作义主政绥远十多年,在绥远兴修水利,禁止鸦片,整顿吏治,对绥远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他还率领绥远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取得了绥远抗战的巨大胜利。在这期间,他还利用阎锡山和蒋介石的矛盾,彻底地脱离阎锡山的掌控,成了国民党华北地区首屈一指的军政要员。
抗战胜利前后,傅作义集团东进,就任第十二战区司令,参与内战。1947年,华北“剿匪”总司令部成立,傅作义成了国民党华北地区最高行政长官。其心腹董其武和孙兰峰统帅绥远和察哈尔地区的部队。因而与平津地区国民党中央军居多的不同,控制绥远的,是十多万傅作义的嫡系部队。
傅作义将军
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流年不利,1948年年底,华北的傅作义集团只能龟缩在北平,天津,塘沽,新保安等地,东北野战军随时准备挥师入关,给傅作义集团雷霆一击。
而绥远的傅作义集团军也并不好过,早在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纷纷挺进敌后,建立根据地。1940年,129师在晋西北地区成立了晋西北军区,后来改为晋绥军区。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大军在绥东部地区展开大规模的拉锯战。1948年二月,为了进一步打击国民党军,扩大解放区,晋察冀野战军发动察南绥东战役。解放察南和绥东大片地区。绥东解放区的兵锋,已经直指绥远首府归绥(今呼和浩特)。
1948年11月23日,林彪率领百万东北野战军,挥师入关,对盘踞在华北的傅作义集团实施包围打击。到1月21日,傅作义宣布北平和平解放。22日开始,北平守军开出城外,接受和平改编。1月31日,人民解放军举行规模巨大的入城仪式,平津战役宣告胜利结束。国民党华北52万大军灰飞烟灭。
北平入城仪式
至此,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的势力就只是剩下盘踞在绥远的傅作义集团军,盘踞在太原的阎锡山集团军和宁夏、青海的马家军、河西和新疆的国民党军等四大坨了。而且,这四大坨都处在我解放大军的兵锋之下,被灭亡是迟早的事。
所以,才发生了文章开头所讲的,董其武进北平见傅作义的事情。
毛主席:绥远问题,用“绥远办法”解决
早在平津战役还没有结束的时候,毛主席已经在考虑绥远问题了。
在北平和平解放的谈判阶段,傅作义的和谈代表周北峰和中共和谈代表聂荣臻就已经谈论了绥远问题。只不过当时首先要解决的是更为紧要的平津和平解放的问题,因而绥远的问题被留待以后解决。
1月22日,也就是董其武到北平会见傅作义的同一天,傅作义来到西柏坡,见到了毛主席。
毛主席热情地称赞了傅作义在抗战时期的功劳。并同傅作义讲到绥远的问题。
一向高瞻远瞩的毛主席对此早有主见,当场表示:“绥远问题,用绥远方式解决”。
什么叫“绥远方式”?
毛主席继续慢慢的说道:“有了北平和平解放的前例,解决绥远问题就不再用兵了”。按照毛主席的意思,可以先和绥远的守军签订停战协定,互通铁路,发展贸易,解决绥远守军的生活困难的问题,等待董其武将军慢慢的做好内部工作,在适合的时间举行和平起义。
这就是解决绥远问题的“绥远方式”。从这个“绥远方式”中,我们不难看出,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看待问题时的高瞻远瞩和宽广的胸襟,以及他们对于和平的渴望!
毛主席剧照
3月5日,毛主席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代表党中央,全面诠释了“绥远方式”。
毛主席认为,对国民党的残余部队的解决,主要有三种方式,其一是天津方式,就是直接消灭了。其二是北平方式,即实行和平改编。其三就是绥远方式,即可以有条件地保留一部分国民党军队,让其原封不动,对这部分国民党军队加以争取,一年半载之后再实行改编。
于是,用“绥远方式”解决绥远问题的调子就这样定下来了。
虽然调子定下来了,但是绥远问题远没有到解决的时候,欲知绥远问题最终如何和平解决的,绥远地区傅作义军队的最终去向何如呢?敬请继续关注文章的更新,谢谢!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图片的原作者!
参考资料:《傅作义主政绥远,造福一方》
李涛:《毛泽东与国民党爱国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