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本豹一涂装(说起来你们可能不信)
新版本豹一涂装(说起来你们可能不信)进入正题。从特征上来看,《坦克世界》不带涂装的D系十级中坦豹1,最接近现实中的豹1标准生产型号,要说哪里不一样……就是那盏可拆装的红外大灯,没安排上。红外大灯、炮管上的短管子、以及侧面的瘤子,是“闪光灯”最显眼的特征。这一波啊,这一波是“灯大,灯亮,灯会闪!”咋回事?说好的十一级呢?开唠之前,笔者得先讲明白一件事儿:3D风格哪怕带了灯,哪怕再骚气,装上去也不能提高坦克在实战中的任何性能,哪怕是看上去能挡住破甲弹的裙板,也是个摆设。
前言
作为《坦克世界》目前版本中数一数二的高速黑枪车,D系顶级中坦“豹1”一直没有属于自己的,花里胡哨的3D风格……
豹1:我脆皮咋滴?脆皮就不能站排头位带队?
只听那米尔内-13小镇一声炸响,豹1“闪光”3D风格便重磅登场——不说别的,就说“闪光”的这一盏炮塔红外大灯,可比豹1的同行兄弟AMX30强多了:
这一波啊,这一波是“灯大,灯亮,灯会闪!”
咋回事?说好的十一级呢?
开唠之前,笔者得先讲明白一件事儿:3D风格哪怕带了灯,哪怕再骚气,装上去也不能提高坦克在实战中的任何性能,哪怕是看上去能挡住破甲弹的裙板,也是个摆设。
红外大灯、炮管上的短管子、以及侧面的瘤子,是“闪光灯”最显眼的特征。
进入正题。从特征上来看,《坦克世界》不带涂装的D系十级中坦豹1,最接近现实中的豹1标准生产型号,要说哪里不一样……就是那盏可拆装的红外大灯,没安排上。
这张壁纸就很明白,豹1基本款炮塔上光滑没瘤子。
在“闪光”3D风格上,最显眼的几处变化,莫过于是炮塔上的瘤子(双面都有),红外大灯和炮塔上的九孔管状物,下面挨个说。
这炮塔上密集,且不太好看的瘤子呢,其实是豹1A1后续改型中,解决豹1“裸奔”防护痛点的关键,附加装甲的安装位点。
所以,“闪光”3D风格描述的坦克呢,并不是单纯的豹1,确切说应该是豹1的改型,豹1A1(或者荷兰豹1V、加拿大豹C1)。
接近点看,密集恐惧症差点都犯了。
加拿大陆军的豹C1,位点位置上和1A1略有不同。
荷兰陆军的豹1V,附加装甲其实就几毫米,主要是抗破甲弹(HEAT)能力上去了。
还是借用一下模型照片,豹1A5还在炮盾位置加了附加装甲,不过厚度也不咋滴。
想一想啊,如果单是豹1的炮塔不再对破甲弹和高爆弹两兄弟裸奔,有概率免疫穿深三百多的金坷垃,还能躲开原本爆高伤的“土特产”,那可不就强得过分,足以进入十一级车的行列?
深受豹1偷炮困扰的莽夫笔者表示:得亏没这么安排上,不然真不得了!
差点忘了说,“闪光”3D风格还加了裙甲(无实际防护),这也符合豹1A1、乃至是它进一步改型,豹1A5的特征。
火力也到位了?
光有防护可不行,瞧那边,那位防护堪比重坦的430U大哥,不也退环境了吗?
所以,如果要被称作十一级车,火力必须得安排上。
还挺帅……等等,炮口怎么多了几个孔?
在豹1从基础型到A5的家谱里,炮口侧向开孔,也就是拥有炮口制退器的豹豹,的有且仅有那么一位——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增强火力的豹C1-IWS。
年代久了,图不太清,各位车长们凑合着看吧。
也就是说,如果真按3D风格的设置来还原坦克数据,那么“闪光灯”3D风格的火力将冠绝《坦克世界》——
一台装填时间不变(后坐力没有增加,炮弹重量没有明显增加),但零距离穿透力破600毫米,弹速比原版炮增强五分之一的……豹1,谁见了不怕?
哦对,还是强化炮塔的豹1!
哪怕是换了滑膛炮的豹1,在某些数据上也不如IWS原厂加持的大哥……
等等,那九根管子是啥?
看着蛮像烟幕弹发射器,但其实不是。它是用来演习中,模仿坦克炮口射击特征的霍夫曼射击模拟器。
挪威豹豹,这台坦克和“闪光”3D风格一样,就放了两发烟花,其它还没打出去。
结语
虽然带了一些“米尔内-13”活动的相关元素,不过豹1的新3D风格“闪光”,姑且还是可以归在老车新炒的那一类:
在老坦克上加足现代化元素,甭管战斗力怎么样,帅这一块拿捏住了,不是么?
炮塔后篮子里装了銤元素相关的道具,至于车后那些零碎,或许和后续剧情有关系~
随着版本活动的推进,或许更现代化的100LT、907工程、IS-7、T110E4等坦克3D风格也会陆续出现,到那时便不是豹1“闪光”一枝独秀,而是百花齐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