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展史三大变革:我们的车生活变化翻天覆地
汽车发展史三大变革:我们的车生活变化翻天覆地十年来,中国汽车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2年末,全国汽车保有量1.2亿辆;2021年末,这一数字达到3.02亿辆,增长252%,变化惊人。北京浙江几乎家家有车随着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私家车消费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家用汽车作为现代生活的象征之一,已经“开”入寻常百姓家。十年间,中国汽车品牌不断冲出水面,被更多消费者看到、选择并认可。车企从会造车到造好车,百姓从能买到车还能买得到品质过硬的自主品牌汽车。十年间,我国汽车产业的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飞速推进,以新能源汽车为主体的智能网联汽车快速进入到人们的生活出行。十年间,我国高速公路网越织越密,高速公路里程全球第一,3万余座加油站织就能源保障网。十年间,能源结构的变革带动汽车生产制造与品牌服务模式剧变,锂电、5G、智能网联等新技术渐次萌发……十年间,有车一族的车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汽车保有量爆发式增长
赵媛媛 /文
姜赫然 吴树彬 龚良奇/图
何翔任 / 统筹
投稿邮箱:ilzever@aliyun.com
随着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私家车消费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家用汽车作为现代生活的象征之一,已经“开”入寻常百姓家。
十年间,中国汽车品牌不断冲出水面,被更多消费者看到、选择并认可。车企从会造车到造好车,百姓从能买到车还能买得到品质过硬的自主品牌汽车。十年间,我国汽车产业的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飞速推进,以新能源汽车为主体的智能网联汽车快速进入到人们的生活出行。十年间,我国高速公路网越织越密,高速公路里程全球第一,3万余座加油站织就能源保障网。十年间,能源结构的变革带动汽车生产制造与品牌服务模式剧变,锂电、5G、智能网联等新技术渐次萌发……十年间,有车一族的车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汽车保有量爆发式增长
北京浙江几乎家家有车
十年来,中国汽车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2年末,全国汽车保有量1.2亿辆;2021年末,这一数字达到3.02亿辆,增长252%,变化惊人。
2012年我国汽车销量为1930.6万辆,2021年汽车销量达2627.5万辆,这一数字相当于美国与欧洲销量之和,占全球汽车销量的32.42%;过去10年,中国车市经历了高速增长期,一度登上了2887.89万辆的销量最高峰,其带来的成果就是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其中,北京、浙江每个家庭汽车拥有量超过0.9辆,几乎达到家家户户有车的程度。
“10年前,能买到的公认的‘好车’基本都是合资或外资品牌。而今天,国内自主品牌先进的智能网联汽车不仅越来越多,而且远渡重洋出现在欧洲市场……”车主陆彬所说的,正是消费者眼中的汽车市场变化。
快速增加的4S店,是这一变化的重要支撑。“10年前国内汽车4S店有2万家,如今已达到近3万家,而且自主品牌汽车4S店10年来完成了对国内所有地级市的覆盖;10年前国内汽车经销商百强企业中规模超过500亿元的有4家,现已达到7家,接近翻番。”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道出了这一连串鼓舞人心的数字。
在近期,中汽协发布的2022年8月中国汽车工业的相关数据,在8月份,汽车出口达到了30.8万辆,环比增长6.2%、同比增长65%。
作为对比,8月份,2021世界汽车出口第一大国的日本出口汽车只有29万辆。这意味着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汽车出口第一大国。在出口品牌中,排名前列的是上汽和奇瑞。
油品越用越“干净”
10年走完发达国家30年升级之路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多,雾霾这个词走进大家的视野。当雾霾天气频繁出现时,公众对与空气质量相关的生产活动格外关注, 油品升级是环境保护的需要,同时也是汽车发展的需求。2013年,中国石化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加速油品质量升级。从2013年至今,我国已经完成国四、国五、国六的标准制定。从国三到国五的“二连跳”,再到两年内实现国五到国六的全面升级,中国石油石化企业加速快跑,走完了发达国家30多年才走完的质量升级之路。车用汽柴油标准从国1升级到国6,油品硫含量从不大于1000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降到不大于10ppm,降幅达99%,为消费者持续提供放心好用满意的产品。
在首都北京,油品升级走得更快。去年底,中国石化在京的517座加油站、5座油库提前55天完成京6B油品置换,全面供应更高标准的汽柴油。
京6B油品标准,进一步严格规范了汽油烯烃、芳烃和馏程限值,以及柴油多环芳烃、馏程限值,并新增部分有害物质限值。比起京6标准,使用京6B油品的汽油车排放颗粒物可下降20%至30%,碳氢化合物下降10%至15%,一氧化碳下降6%至10%;柴油车排放颗粒物可下降20%,氮氧化物下降10%,将为改善空气质量、实现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发挥重要作用。十年来,车友爱车油箱里的油越来越“干净”。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全球首位
电动汽车开进百姓家
除了汽车逐渐普及外,近几年汽车消费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新能源汽车增长比较快。走在街头,目光所及之处,总能在车水马龙中看到挂着绿牌的新能源汽车。
“在36小时行程中,一路换电非常方便,而且只在广东湛江进行了15分钟的充电,花费30多元。相比之下,SUV油车的全程油耗消费要接近3000多元。”在蔚来APP上,一位名叫“Dmitry”的车主晒出今年驾驶ES8从北京开到三亚的体验账单。
十年间,在全球市场,无论是年销量还是累计推广量,中国新能源汽车都占“半壁江山”:2013-2021年中国累计推广各类新能源汽车超过900万辆,占全球总推广量的52%。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20.6万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3%,市场规模连续五年居全球首位。啃下这块大蛋糕最多的,是比亚迪、奇瑞、吉利这类传统自主品牌,以及蔚小理、高合等造车新势力。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达352万辆,占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比重达到54.2%,连续7年位居全球销量首位。
市民陈先生目前的座驾,也是一辆新能源汽车。前些年,陈先生把自己的宝马车卖了,买新车时朋友建议他买一辆新能源汽车,正好家里还有一辆普通汽车,陈先生听从朋友建议,就买了一辆别克新能源汽车。“开起来与烧油的车差不多,动力也不错。”陈先生一边说一边加速,让记者亲身感受一下。
像这位车主一样,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仅购买新能源车,并乐于驾驶新能源车出行。十年间,中国汽车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新能源汽车正是这一巨变的中坚力量。从不足10万辆,到突破千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国家政策扶持下,产品供给不断丰富、使用环境日臻完善以及消费者认可度日益提高。
时针拨回到2012年,当时中国汽车产销量双超1900万辆,已是全球汽车大国。但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1.28万辆,占全年汽车销量不到0.07%。相当于每10000辆新车销售中,才有7辆新能源汽车。那时,德国和日本车企中已经诞生了一批明星新能源汽车车型,走俏海内外市场;美国的特斯拉也已经在加利福尼亚州弗里蒙特工厂交付了第一辆Model S车型。
谁曾想,10年角逐,格局翻覆。在新能源浪潮下,2014年,蔚来汽车、小鹏汽车接连创立。2015年,作为特斯拉中国第一批车主的李想也离开汽车之家,创办了理想汽车。三家具备互联网基因的车企被业界称为“蔚小理”。“蔚小理”之后的短短几年间,高合、哪吒、威马等嗅到商机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蛋糕越做越大,拥有强大互联网基因的华为、百度、小米等也纷纷跨界造车。一时间,形成了多点开花的热闹场面。
越来越的家庭选择新能源汽车作为家庭用车。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001万辆。从2012年到202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从0.1%攀升至13.4%。2021年私人购买新能源乘用车的比例达到79%,同比增加8个百分点。
同时,中国品牌也逐渐站稳脚跟。在2021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总量中,中国品牌占比达75.1%。在全球十大畅销新能源汽车车型中,有六款是中国品牌车型。凭借新能源汽车赛道,中国汽车产业从跟随者成为了引领者。
不仅如此,十年间,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功打造出了“十纵十横两环”高速公路快充网络,构建形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充换电网络,充电便利性的提升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构建了良好的使用环境。2020年,基于中国新能源汽车良好的发展前景与车桩比的巨大缺口,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成为了“新基建”领域重要方向之一,在国家政策大力引导下,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2021年,中国充换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达261.7万台,是2012年的62.7倍,其中,公共领域充电桩114.7万个,私人领域充电桩147万个,充电总电量达111.5亿千瓦时,超过3000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具备充换电能力,车桩比达到3:1。
而作为国内最大油品销售企业的中国石化,依托3万多座加油站网点优势加快布局快充、超充、换电等业务加快打造“油气氢电服”综合加能站,“十四五”期间规划建成5000座充换电站。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世界第一
路网规模全球最大 百姓“畅享”出行
作为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过去十年来,我国高速公路网越织越密,百姓畅享出行。十年来,我国公路交通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2021年年底我国公路总里程达到528万公里,路网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特别是高速公路里程位居世界第一。目前,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16万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55公里,比2012年增长24.6%。
我国每万人拥有公路里程37.4公里、拥有高速公路里程1.2公里,分别为美国的18%和50%,公路综合密度仅为美国的37%,日本、法国的25%左右。在通达深度方面,我国高速公路基本覆盖了城镇人口20万以上的城市,而美国州际公路、德国高速公路连接了所有5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日本高速公路网则连接了所有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
十年来,在全国各地,高速公路网覆盖面积在不断扩大。
高山难攀,峡谷险越。2021年12月26日12时10分,随着车辆陆续通过哈密北收费站,g575线巴里坤至哈密公路通车,就此成为当地最便捷的运输大通道。哈密至巴里坤公路,即g575线是新疆交通建设“57712”路网布局中第五纵重要组成路段,连接g312线、g30连霍高速、g7京新高速三条干线公路,成为新疆东部地区纵贯天山南北的重要交通大动脉。2022年9月5日,乌尉高速公路天山胜利隧道进口端迎来重大胜利,高速里程长约318.5公里,全线采用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全线共设置隧道20座、桥梁117座,桥隧比达到40.37%,其中天山胜利特长隧道长度21.97公里,其通车将意味着南北疆交通屏障被打破,南北疆从此连通。
去年年底,伴随着5条高速公路的通车,云南省昭通市的10个县市区通了高速路。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王太表示,目前,高速公路网络已覆盖98.8%的城区人口20万以上城市及地级行政中心,连接了全国约88%的县级行政区。上个月,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关于印发《国家公路网规划》的通知。按照新的规划,届时,全国所有县市15分钟上普通国道,地级行政中心和城区人口10万以上的市县30分钟上国家高速公路。
路修好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这些年自驾游的朋友越来越多。逢山开路,遇水架桥16万公里编制一张全球最大高速公路网络。行至水穷,坐看云起,兑现诗与远方的承诺。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
这是属于中国的非凡十年,也是属于中国的非凡跨度。
智能网联汽车加速驶入你我生活
通过手机APP下单 几分钟后 自动驾驶出租车便来到面前;上车后 汽车自主运行 路遇行人、红绿灯也都能有条不紊地应对 操作稳如“老司机”……曾经的科幻场景 如今已是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内的日常。该示范区位于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在附近工作的宋女士表示:“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同事都会选择乘坐自动驾驶出租车通勤 测试阶段的车费只有一折。”
10年前,豪华车上有块7英寸的液晶屏就已经很高端了。而今天,39英寸的大屏已经出现在多款汽车上,大屏、双屏、三联屏并不鲜见,而且智能网联汽车可以上连北斗卫星导航,下连路侧基础设施,实现‘人-车-路-网-云’的互联,也有了10年前只在科幻作品中才有的自动驾驶出租车……”这是车主凌浩最真实的感受。如今,在城市道路上,无人驾驶出租车在安全员的辅助下,稳稳穿梭于车流之中;在居民区里,小巧灵活的无人配送车,可以将快递件送到小区门口;在大型港口码头,可装载集装箱的无人驾驶运输车,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随着数字经济加速融入,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十年前 我国汽车智能化尚局限在“汽车上网”的概念中 “车联网”尚处试水阶段。经过十年的发展 车辆的智能座舱可通过摄像头、激光雷达等传感器 对车内外部语音、人脸、生物、障碍物进行识别 完成驾驶舱内人员状态、情绪的感知和外部环境的可视化 成为人空间上的延伸。
工信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销量达288万辆,渗透率升至32.4%,同比增长46.2%;17个测试示范区、16个“双智”试点城市完成3500多公里道路智能化升级改造,装配路侧网联设备4000余台。
今年3月1日 国标《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正式实施 将驾驶自动化分为L0级到L5级 分别为应急辅助(L0级)、部分驾驶辅助(L1级)、组合驾驶辅助(L2级)、有条件自动驾驶(L3级)、高度自动驾驶(L4级)、完全自动驾驶(L5级)。国标的出台进一步提升了我国汽车界对驾驶自动化分级的规范性。
目前 不少私家车已经可以达到L2级驾驶自动化 甚至一些低价位的自主品牌汽车也都搭载了完善的L2级辅助驾驶系统。通过驾驶员和驾驶自动化系统共同执行动态驾驶任务 车辆能实现自适应巡航、自动泊车、车道保持、自动刹车辅助等多种功能 提升驾乘安全性和道路整体通行效率。根据工信部统计 今年上半年 我国L2级智能网联乘用车新车销售228万辆 市场渗透率达32.4% 同比增长46.2% 市场普及程度进一步提升。
L2级智能网联汽车受到青睐 说明了中国消费者对智能网联技术的认可。目前大量智能汽车已经拥有了软件应用、接打电话、与互联网充分交融的功能。同时,智能汽车还可以检测人体健康、协助人类驾驶、帮助车主消费购物、控制家中电子电气设备等等。十年间,车友出行更智能。也许在不久的未来,聪明的汽车不仅能自动亮灯、开门迎宾;还能自己找车位,或是通过远程“召唤”前来“接驾”。
(图片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