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恋人不能相见的宋词(共读西厢同葬落花)

恋人不能相见的宋词(共读西厢同葬落花)【评点】家中还有几个能诗会赋的姐妹,如果让她们搬进去住,岂不两全其美?于是,就命宝钗等(特别强调)。众姐妹只管到园子里住。此后,本书故事的主要场景,就转移到这人间仙境大观园。元妃编次《大观园题咏》,忽然想起那园中的景致,命太监夏忠到荣府下一道谕:命宝钗等在园中居住,不可封锢;命宝玉也随进去读书。贾政王夫人接了谕命。【评点】凤姐的一生浸泡在奉承与被奉承里。有人求自己,自己又答应了,这事就成了面子问题,办不了岂不被人看低。留着小和尚小道士,好让贾芹有个事干,随便找点说辞就唬住了王夫人,王夫人想的是不在乎这几两银子。贾芹来见贾琏夫妻,感谢不尽。凤姐又做情先支三个月的费用,银库上按数发出白花花三百两。贾芹随手拈一块与掌平人,拿去喝茶。【评点】如今有个说法,叫拼爹。红楼里是拼妈。五嫂子,赵嬷嬷,璜大奶奶,李贵妈,还有老赖嬷嬷,都是女人出头。托老妈的福,贾芹谋得个体面事,领了三个月的供给,二三百两白花

恋人不能相见的宋词(共读西厢同葬落花)(1)

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元妃回宫去后,便命将那日所有的题咏,命探春抄录,自己编次优劣,又令在大观园勒石,

【评点】贵妃省亲之后,大观园又来了个二次装修。工程量又不小,又有一番人力物力的追加投入。同时大观园也面临尴尬,这贵妃专用之所,难免被当皇家禁地封锁起来,这美妙的园林岂不糟蹋了?

十二个小沙弥并十二个小道士,如今挪出大观园来,贾政正想发到各去分住。因为凤姐已经答应了贾芹母亲由贾芹管理,所以劝贾政、王夫人留下以备再用。并且许诺贾琏,以后让贾芸管理植树种花。

【评点】凤姐的一生浸泡在奉承与被奉承里。有人求自己,自己又答应了,这事就成了面子问题,办不了岂不被人看低。留着小和尚小道士,好让贾芹有个事干,随便找点说辞就唬住了王夫人,王夫人想的是不在乎这几两银子。

恋人不能相见的宋词(共读西厢同葬落花)(2)

贾芹来见贾琏夫妻,感谢不尽。凤姐又做情先支三个月的费用,银库上按数发出白花花三百两。贾芹随手拈一块与掌平人,拿去喝茶。

【评点】如今有个说法,叫拼爹。红楼里是拼妈。五嫂子,赵嬷嬷,璜大奶奶,李贵妈,还有老赖嬷嬷,都是女人出头。托老妈的福,贾芹谋得个体面事,领了三个月的供给,二三百两白花花的。

元妃编次《大观园题咏》,忽然想起那园中的景致,命太监夏忠到荣府下一道谕:命宝钗等在园中居住,不可封锢;命宝玉也随进去读书。贾政王夫人接了谕命。

【评点】家中还有几个能诗会赋的姐妹,如果让她们搬进去住,岂不两全其美?于是,就命宝钗等(特别强调)。众姐妹只管到园子里住。此后,本书故事的主要场景,就转移到这人间仙境大观园。

恋人不能相见的宋词(共读西厢同葬落花)(3)

金钏儿一把拉着宝玉,悄悄的说道:我这嘴上是才擦的胭脂,你可吃不吃?赵姨娘打起帘子来,宝玉挨身而入,只见贾政和王夫人对坐在炕上,地下一溜椅子,迎春等四人坐在那里。见他进来,探春、惜春和贾环都站起来。

【评点】“赵姨娘打起帘子”,给人一惊的感觉。儿女赫然在座,姨娘竟和丫头一样站在门外,要主动为前来的少爷打帘子,尽管早有预料,赵姨娘在贾府的地位,还是有让人有点抑制不住的伤感。

贾政见宝玉神彩飘逸,秀色夺人,又看看贾环人物委琐,举止粗糙,忽又想起贾珠来。贾政训斥一番,又说到袭人的名字,呵斥出去。

【评点】这恐怕也是本书中唯一的一次通过对贾政的心理描写,表现出这位严父的眼中,宝玉与贾环的强烈对比。

宝玉慢慢的退出去,向金钏儿笑着伸伸舌头,一溜烟去了。宝玉和林黛玉商量好,他俩住怡红院和潇湘馆。贾政遣人来回贾母:二月二十二日是好日子,哥儿姐儿们就搬进去。

【评点】宝玉见袭人依门而望。那份情感,平安就好。这个情节,好动人的。宝玉却好像漫不经意的样子。宝玉和众姐妹们进园,都分别有了个性化风格的居所。作者特意交代黛玉选择了潇湘馆,宝玉选择了怡红院,他二人要比邻而居。

宝玉自进园来,心满意足,再无贪求之心,每日只和姊妹丫鬟们一处,或读书写字,或弹琴下棋,作画吟诗,以至描鸾刺凤,斗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无所不至,倒也十分快意。

【评点】红楼女儿的青春王国诞生了。这是贾府内的世外桃源。那些看不见的绳索,男女授受不亲的束缚暂时松绑。这是元春送给弟弟妹妹们的礼物,让青春绽放,大观园有了价值,这是元春人生的最大贡献。贾宝玉的四季即事诗,是他们生活的写照。她们的生活自由自在,那么精致优雅,赏鲜花、赏落叶、赏月光 扫新雪来烹茶。真是难以言传的美。它不只是物质上的富足,还有精神上的高贵,是真正的风花雪月。一年四季之夜,红楼儿女就是吃酒、游园、睡觉、做梦、喝茶。四时即事,周而复始。春夏秋冬,醉生梦死。

恋人不能相见的宋词(共读西厢同葬落花)(4)

宝玉这几首诗,被人抄录出来,各处称颂;竟有人来寻诗觅字。宝玉越发得意。谁想忽不自在起来。茗烟与他开心,买了许多古今小说,飞燕、合德、则天、玉环的外传、传奇角本。宝玉如得珍宝。

【评点】宝玉长到了青春期,春情萌动引发了烦恼与孤独。他的贴身小厮茗烟知道怎样让他开心。于是就把那叙述情色的传奇脚本买了许多给宝玉看。宝玉哪儿见过这些,立时得了珍宝一般。

那日正当三月,早饭后,宝玉携了《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一块石上坐着细看。书中落红成阵,树上桃花落得满身满书满地皆是。宝玉兜了那花瓣儿,抖在池内。这时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花锄上挂着纱囊,手内拿着花帚。黛玉道:这里的水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儿什么没有?仍旧把花遭塌了。那畸角儿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这绢袋里埋了,日久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评点】《会真记》就是《西厢记》,唐朝大诗人元稹写的爱情小说,名:《莺莺传》。就像《石头记》又名《红楼梦》一样。《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到元朝王实甫将这传奇改编成杂剧,剧名《西厢记》。回目中是《西厢记》。作者这样写也是故意模糊朝代。

在黛玉看来,世界上只有大观园这个地方干净,她要在这里埋葬自己的青春。

恋人不能相见的宋词(共读西厢同葬落花)(5)

黛玉越看越爱。但觉词句警人,馀香满口。一面看了,心内还默默记诵。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黛玉听了,指着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了!好好儿的,说这些混账话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宝玉起誓发愿。说的黛玉扑嗤笑了,一面揉着眼,一面笑道:呸!原来是个银样蜡枪头。

【评点】一幅动人心魄的共读西厢的经典画面。黛玉如饥似渴地读完,只觉得余香满口,笑说果然有趣。禁黄扫黄,是老祖宗留下的光荣传统。《西厢记》少儿不宜,不准看的。这宝玉黛玉,偷看《西厢记》,却是大逆不道的。

宝玉终于表白了,虽然没说我爱你。宝玉等于说他们是恋人、情人关系。黛玉应该和他一起追求幸福。其实黛玉认同宝玉的观点,他们志趣相同,情投意合,是一对精神知己。黛玉用《西厢记》里的话来戏宝玉。黛玉对宝玉的所谓混话不能不生气又没真生气。她在内心已经完全接受了宝玉的爱情表白。当宝玉着急求饶的时候,黛玉反倒嗤的一声笑了,还奚落他:原来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镴枪头。你原来徒有其表,关键时刻中看不中用。可见黛玉也想像张生和崔莺莺那样与宝玉追求自由的爱情。可惜,宝玉愚钝,且又袭人传话,宝玉别了黛玉,走了。

恋人不能相见的宋词(共读西厢同葬落花)(6)

黛玉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外,只听墙内演习戏文。被《牡丹亭》《西厢记》的戏词感动。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

【评点】那戏文吹进黛玉耳朵,黛玉细心品味,不觉心动神摇。当听见你在幽闺自怜时,如醉如痴,站立不住,坐到山石上。细细咀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浮想联翩,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花落水流红,闲情万种,进入痴呆状。

我不禁要问,贾政连《诗经》都不叫看,怎么就让天天排演《牡丹亭》?是谁叫排练这种戏的?这戏演给谁看?读曲而春心荡漾的黛玉,一发而不可收拾,当听到那戏文,不禁引发无限感慨。“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是演绎生死爱情的《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唱段。黛玉听了不禁点头自叹,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不由得联想到诗句:水流花谢两无情,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以及《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触景生情,景色的美好和韶光的易逝,所折射的青春少女对纯真爱情的追求,和把握自己命运的无力、无奈、无助的矛盾情绪一时都涌上心头。想到这些,不觉心动神痴,滚下泪来。

恋人不能相见的宋词(共读西厢同葬落花)(7)

【回评】共读西厢表明共同的理想追求,这是他们产生爱情的基础。在这春的温馨里,他们在大观园美景的感召下,在西厢记故事的启迪下,张崔的反封建礼教意识,极大地促进了他们叛逆性格的形成。从青梅竹马到心心相印,亲情友情升华为纯真爱情。这是宝黛爱情的奠基礼,这是一个里程碑,此后宝黛爱情进入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新境界。接着,宝黛共同扫花葬花,那种知心感和温情多么浓郁!多么美好的青春,愿此刻永恒。

《牡丹亭》戏中文质兼美的情语迅即进入她的心扉,产生强烈共鸣,启动了她的春心。然而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正中林黛玉心怀。黛玉只有跟宝玉在一起,才有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她们能永远在一起吗?她不能肯定,她不自信,所以点头自叹。

恋人不能相见的宋词(共读西厢同葬落花)(8)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