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麦导演地位(新浪潮旗手侯麦诞辰百年)
侯麦导演地位(新浪潮旗手侯麦诞辰百年)1962年,侯麦和人合伙成立了菱形营业,地址就选在合伙人巴贝特·施罗德母亲的公寓,办公室是施罗德的卧室。直到后者结婚,侯麦的电影有了知名度,菱形影业才有独立办公室。《英国贵妇与法国公爵》此外,侯麦还坚持使用非专业或不出名的演员,他们都是通过自己的关系网找的,他办公室两个抽屉专门用来存放收到的“演员”资料,一边是“男孩”,一边是“女孩”。而很多时候,为了营造“业余感”,侯麦还经常将自己的影片刻意拍摄得像制作成本低廉的短视频。他也不喜欢“预设”场景,手边有的东西都可以用来拍戏。但与此同时,侯麦的影片也没有多余的镜头,开拍前他就似乎已经确切知道每个镜头间应该如何剪接,他还为了追求人物的纯粹状态,始终坚持“一条过”的原则。节俭到抠门的程度也是侯麦的一大特点,精简的团队和技术设备一直是其电影“标配”,当然还有低成本。所以当2000年,侯麦拍《英国贵妇与法国公爵》时,看到制片人给他配置的百人团队时吓了
2020年是新浪潮代表人物埃里克·侯麦诞辰100周年。虽然相比戈达尔、特吕弗等年轻气盛的“电影手册派”成员,侯麦属于大器晚成型,49岁才在导演方面赢得名声,而且还在1963年,因为不肯改变自己的美学取向,被戈达尔这些“年轻人”从《电影手册》主编的位置上赶了下来,但凭借20多部长片和大量短片,以及独特的影像风格,侯麦仍然是法国新浪潮运动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而在其静水流深般的影像背后,侯麦个人的魅力也如同一座宝藏,越挖越让人陷入其中——
1.“双重人生”侯麦并不是其本名,他的真实姓名是莫里斯·谢赫,埃里克·侯麦是其年过三十才开始使用的笔名。1920年生于法国东部一个天主教中产家庭的他,生活中是一个安于保守平稳生活的好丈夫、好父亲,他镜头下那热闹缤纷的电影世界,和其日常生活从未产生过交集。且为了保护隐私和保持自由,他极少公开露面,曾拒绝出席戛纳电影节,去纽约展示新片时也要贴上假胡子。甚至其母亲直到去世都不知道自己的儿子是法国知名导演,一直以为他是位高中的古典文学教师——这曾是侯麦的理想,但他曾两度落榜高等师范学校,申请讲师职位也被拒。
眼下,视频博主即Vlogger正流行。其实,侯麦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拍摄的大量短片就颇具Vlog风——内容有创意,表达有个性,而且拍摄、剪辑、配乐样样行。总结其风格就是日记体并碎碎念地记录不加修饰的日常,并充斥着大量画外旁白。即使是诸如《绿光》《夏天的故事》等长片代表作,也是将戏剧性隐藏在日常的“流水账”中。
此外,侯麦还坚持使用非专业或不出名的演员,他们都是通过自己的关系网找的,他办公室两个抽屉专门用来存放收到的“演员”资料,一边是“男孩”,一边是“女孩”。而很多时候,为了营造“业余感”,侯麦还经常将自己的影片刻意拍摄得像制作成本低廉的短视频。
他也不喜欢“预设”场景,手边有的东西都可以用来拍戏。但与此同时,侯麦的影片也没有多余的镜头,开拍前他就似乎已经确切知道每个镜头间应该如何剪接,他还为了追求人物的纯粹状态,始终坚持“一条过”的原则。
节俭到抠门的程度也是侯麦的一大特点,精简的团队和技术设备一直是其电影“标配”,当然还有低成本。所以当2000年,侯麦拍《英国贵妇与法国公爵》时,看到制片人给他配置的百人团队时吓了一跳,并表示有一半人可能都没用。
《英国贵妇与法国公爵》
1962年,侯麦和人合伙成立了菱形营业,地址就选在合伙人巴贝特·施罗德母亲的公寓,办公室是施罗德的卧室。直到后者结婚,侯麦的电影有了知名度,菱形影业才有独立办公室。
而其坚持的“一条过”原则,部分原因也是出于节俭,不浪费胶片。比如拍《慕德家的一夜》,演员和技术人员都没有报酬,作为拍摄主要场景的别墅就是演职人员的住处,拍摄前每个镜头都做了细致排练,最终,这部长片只用了5000米胶片。甚至女主演对自己的一个镜头不满意要求重拍,还是其男搭档表示会自掏腰包侯麦才同意(不过还是用的第一条)。
《慕德家的一夜》
更“过分”的是,侯麦不仅常常给演员微薄的片酬甚至是零片酬,甚至还经常要求其不带薪水排练、并自带便当和化妆包,也因此遭到过投诉。拍《绿光》前正为资金发愁的侯麦,与几位无偿参与的配角吃饭,竟然不愿为他们买单,最后气愤地甩下一张纸币离开了餐厅。
4.最佳“男闺蜜”虽然年轻时一直埋头学业,并无丰富的感情经历,且37岁才结婚,但中年后,侯麦的异性缘却逐渐彰显。直到90岁去世前,侯麦身边都不乏年轻的“侯女郎”,她们是他电影创作的灵感缪斯,而他则能耐心倾听她们的人生故事,欣赏她们的真实个性,在拍片时绝对尊重她们的意见及喜好,甚至能和她们一起聊新款手包、星座运势等流行话题。当被问到如何能做到每天与妙龄女郎一起喝茶时,侯麦回答,其秘密就是“绝对纯洁”。
《夏天的故事》
5.时尚KOL和带货王别看侯麦生性腼腆且学术味儿十足,但无论是他电影中的人物还是他本人,都是法式优雅生活方式的最佳代表。比如其电影中的男女都偏爱纯色或印花的基本款,很少选择繁复的式样,但少不了首饰、帽子或发带等吸睛配饰;女性则很少穿高跟鞋,而且往往拥有小麦色的健康肌肤,显示出自由简洁的风情,男性和侯麦自己则总是修身的长风衣。所以,侯麦影片截图常出现在各类时尚博文中。
《女收藏家》
此外,花、书、户外野餐以及旅游也是其电影中的常见元素,按现在的话说,就是标准的ins风啊!
《绿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