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客家烂笋:乡愁捉笋蠄破笋蛆
福建客家烂笋:乡愁捉笋蠄破笋蛆破笋蛆要选择被笋蠄蛀食过的竹笋,竹笋上有一个被蛀过的旧“伤口”,顺着“伤口”用刀削下去,一条生猛的竹虫在里面蠕动,然后大家将竹虫收入囊中。不一会儿,竹篓里就装满笋蠄、笋蛆了,一般情况下收获都颇丰。小伙伴有时真是太饿了,捉到就生吃起来,不过吃之前笋蠄要剥去背后的壳、翅膀和脚,笋蛆要将内脏和水分挤出来,这样,你就可以在舌尖上感受到浓郁的香味。在山上竹林密布的地方,只见一个个笋蠄(竹象虫)正在用长长的“鼻子”蛀食竹笋,或者飞在竹林中快乐寻找停靠的“港湾”。最好捕捉的是蛀竹笋的笋蠄,因为它“工作”起来非常专心致志。看到这一情形,孩子们高兴地一边捉笋蠄一边破笋蛆。那时的小伙伴将笋蠄分几种,从颜色上分类:红色的叫“酒鬼”,全身黑色的叫“乌铁猫”,黄色的叫“黄面婆”。还有笋蛆背后颈部位置有像痣的黑斑,有的像红缨枪枪头,有的像伞,有的像箭头,有的像圆饼,图案形状十分丰富。广宁农村人 你懂的看到这些金黄色笋
相对早几年,今年广宁的笋蛆盛产期来得迟了点。这个季节的下午时分,在南街大市场隔离条永青路,小贩们在路口边摆放一个个装满笋蛆(竹虫)的容器,这些绝对是“笋嘢”,笋蛆季使这条路变得热闹起来。
你看!肥嘟嘟的笋蛆,生生猛猛,来回蠕动,惹人喜爱,吸引眼球。
这么多萌态十足的笋蛆
绝对令你垂涎欲滴
广宁农村人 你懂的
看到这些金黄色笋蛆,上了年纪的广宁农村人总勾起孩提时的记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个物质匮乏的时期,山上这种纯天然、无污染的美味,绝对可以为小朋友解馋,即使生吃也可以感受到它的香味浓郁、意犹未尽。
约吗?上山捉笋蠄(竹象虫)、破笋蛆的童年记忆:每年7月下旬至9月上旬,那个竹笋繁多的季节,几个小伙伴相约一起,每人背上竹篓,竹篓里插上一把刀。走!上山捉笋蠄、破笋蛆去,那别提有多高兴了!
在山上竹林密布的地方,只见一个个笋蠄(竹象虫)正在用长长的“鼻子”蛀食竹笋,或者飞在竹林中快乐寻找停靠的“港湾”。最好捕捉的是蛀竹笋的笋蠄,因为它“工作”起来非常专心致志。看到这一情形,孩子们高兴地一边捉笋蠄一边破笋蛆。那时的小伙伴将笋蠄分几种,从颜色上分类:红色的叫“酒鬼”,全身黑色的叫“乌铁猫”,黄色的叫“黄面婆”。还有笋蛆背后颈部位置有像痣的黑斑,有的像红缨枪枪头,有的像伞,有的像箭头,有的像圆饼,图案形状十分丰富。
破笋蛆要选择被笋蠄蛀食过的竹笋,竹笋上有一个被蛀过的旧“伤口”,顺着“伤口”用刀削下去,一条生猛的竹虫在里面蠕动,然后大家将竹虫收入囊中。不一会儿,竹篓里就装满笋蠄、笋蛆了,一般情况下收获都颇丰。小伙伴有时真是太饿了,捉到就生吃起来,不过吃之前笋蠄要剥去背后的壳、翅膀和脚,笋蛆要将内脏和水分挤出来,这样,你就可以在舌尖上感受到浓郁的香味。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势如破竹”?)
当然,熟食是最卫生的。笋蛆就只有炮制野生美味做下饭菜,而笋蠄除了煮来吃还有很多玩法。比如用一条缝衣线把笋蠄的脚扎住,让它自由飞翔,像放风筝一样;或者做一个风车,用一条约10公分的篾两头削尖,两个尖分别插上两只笋蠄,篾中间插上一根长约10多公分圆棒,然后插在一个小竹筒里,当笋蠄飞起来的时候,风车就转动起来,挺好玩的。
因为竹象虫的幼虫(笋蛆)蛀食竹笋,使笋枯死,还蛀食嫩竹,使其生长不良,即使成竹,也成为广宁人称的“掘头竹”。笋蠄(竹象虫)以笋为补充营养,影响笋竹的生长,造成竹林经济损失。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保护竹子正常生长,将破坏竹子的笋蠄(竹象虫)“绳之以法”,广宁县积极鼓励广大群众上山捕捉笋蠄,并投入竹林保护资金来收购笋蠄,收购门店设在全县各地的供销社。
大家捉到的笋蠄,先将笋蠄的“鼻子”拗断,其他部位可以任你处置。捉回来的笋蛆、笋蠄你以为是油爆吗?不是,那时花生油缺乏就不油炸了,焗熟就可以有一餐美味解馋了,或者在灶膛里进行烧烤,那更原汁原味了。那可是肉类哦!最多肉吃就是这个时节了。
这种炮制竹虫野味的方法你试过吗?
笋蠄的“鼻子”是换钱的。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将几天收集到的笋蠄“鼻子”拿到离家最近的供销社,准备换钱的程序。售货员拿出一个像棋盘一样正方形木板,上面画了很多格子,记忆中有几百格。然后吩咐你在每个格子上放5个“鼻子”,每格1分钱,即捉5只笋蠄奖励1分钱。那钱也不是那么好赚的,500只笋蠄才换来1元钱。其实,供销社收到的笋蠄“鼻子”最后是拿去烧掉的。因为有几次,小伙伴偷偷地看见售货员在火堆旁,用火烧掉那些“鼻子”。
那个时候正值学校放暑假,小伙伴们上山捉笋蠄破笋蛆既是为了保护竹子,又可以为自己带来一些零用钱,更加丰富自己的暑期生活。
你小时候上山捉过笋蠄破过笋蛆吗?欢迎留言,一起分享你童年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