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面四巨头现如今情况:方便面巨头真栽了
方便面四巨头现如今情况:方便面巨头真栽了王中旺自从进入公司后,就展现出了他的能力,很快,他就成为了华龙方便面公司的一员。所以王中旺找工作的时候,为了省事,就去了华龙公司。王中旺这一招,是不按常理出牌?或者命运在捉弄他?1996年,王中旺刚刚从大学毕业,他就知道,华龙公司的品牌,在国内也算是小有名气了,而范现国,也是华龙公司的创始人。
2006年,在方便面的行业一匹黑马横空出世
迅雷般的突破了二十亿的销量,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这匹黑马便是王中旺创立的“五谷道场”。他用三年时间建成中国第一条无油炸方便面生产线,
“骗”康师傅三亿,结果一夜之间宣布破产。
这是怎么回事?将五谷道场从巅峰跌落到了谷底。

王中旺这一招,是不按常理出牌?或者命运在捉弄他?
1996年,王中旺刚刚从大学毕业,他就知道,华龙公司的品牌,
在国内也算是小有名气了,而范现国,也是华龙公司的创始人。
所以王中旺找工作的时候,为了省事,就去了华龙公司。
王中旺自从进入公司后,就展现出了他的能力,很快,他就成为了华龙方便面公司的一员。
王中旺经营的地区每年都在不断地扩张,
短短三年时间,王中旺就成为了华龙面条西北地区的总代理。
随着销售业绩的不断提升,王中旺的傲气也渐渐显露出来,
在销售技巧、管理理念、提成额度等方面,他多次与范现国针锋相对。
王中旺觉得,当初让自己大展拳脚的华龙平台,似乎有些不够用了。
与其在任何时候都被别人控制,不如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
让自己尽情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心里想着:“方便面有啥难的,我自己就可以了!
王中旺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方便面的市场,所以他想要一个人去做。
王中旺独立成立公司初始
1999年九月,王中旺带着13个与他有相同想法的人,
在华龙公司的总部附近建立了自己的公司。
他将公司命名为“三太子”食品有限公司,
寓意“哪咤闹海”,决心与昔日的老板范现国一较高低。
于是,一场快餐大战,就此拉开了序幕。王中旺和他的合作伙伴们,
筹集了170万块钱,组装了一条每天三万袋的方便面生产线。
那时,国内有上千个大大小小的方便面公司,其中康师傅和统一就占据了80%的市场。
而华龙、南街村、白象等地区性的品牌,也封锁了剩余20%的市场,

王中旺的方便面,根本无法进入。但是,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只要是有心的人!
王中旺丢下已经干了三年的老板,开始自己创业,并表示自己会比华龙更好。
从那以后,范现国和王中旺之间就有了梁子。
早期的包装,就有很强的中国风格。
“三太子”本来就是传说中的哪咤,所以,他的图标也是如此的大胆,
哪咤脚下踏着一条巨龙,似乎真的想要与这位“龙王”华龙一战。
华龙一方觉得很丢脸,很是不爽,因此两人之间的仇恨进一步加深,
自此便有了明争暗斗。王中旺的目标很明确,他的产品有两个,一是针对儿童的口味,

这两款产品在市场上都很少见,但在2000年推出后,迅速打入市场,
短短一年内销量突破一亿,成为国内最受欢迎的方便面品牌。
华龙见状,也是大吃一惊!到了2002年,中旺集团的年营业额已经达到了五亿,
三皇子只用了两年时间,就跻身于全国五大品牌之一。
这时,华龙公司改变了营销方式,请来了张卫健作为华龙公司的产品代表。

华龙公司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销售网络,在明星效应和产品创新的双重作用下,
“今麦郎”一上市,每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15亿。
我们的产品遍布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大浪淘沙,勇者胜,在华龙的猛烈攻势下,
王中旺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但现在,康师傅却主动提出了一个邀请。
康师傅曾在2003年十二月向王中旺提议,要联手对付华龙,
这对刚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的新公司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
不过,两家都有自己的想法,但王中旺为了打败华龙,也没有别的办法,
于是两家就签了合同,康师傅在河北的三皇子实业公司投资了三亿,
两家公司各持50%的股权。但康师傅小看了王中旺的雄心壮志,康师傅抱着“鹬蚌相争,
渔翁得利”的心态,却被王中旺狠狠地摆了一道。

“康师傅的钱刚到,王中旺就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偷偷的将钱转移到了华夏。
无奈之下,康师傅只好从王中旺那里要了两个厂子和一碗泡面的牌子,
两个人从此断绝了联系,但是王中旺在收到了这笔钱之后,就改变了主意。
那时,很多内地人到广州,深圳等沿海城市寻找财富。但是王中旺认为,
北上广深的“黄金”人口已过多,内地城市的发展空间更大。
他已经做好了从乡村走向都市的准备。

王中旺注意到,一种既能干又能煮的“双胞胎”方便面在市面上崭露头角,
但许多公司都对这种做法嗤之以鼻。王中旺知道,这是他一直在寻找的一个机会,
如果按照传统的方式来做,那就另辟蹊径。
王中旺二话不说,就开始大量的生产双胞胎泡面,
这是华龙集团的战略,也是针对小镇和乡村的。
并推出进货奖,累计销售奖,增加促销活动。于是,三太子的“双胞胎”泡面风靡全国,

王中旺以一己之力,在快餐业里闯出了一片天地。
直接将华龙的营销战略,转移到了小镇和乡村。
并推出进货奖,累计销售奖,增加促销活动。
2004年左右,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绿色健康食品在食品市场上的销售出现了大幅增长。
人们对吃进嘴里的食品不再仅仅以味道为标准,更多地关注着身体的健康和保健。
而康师傅、统一等方便面行业的巨头,则是注重多样化的口味,所以价格并不便宜。

那时候,王中旺手里也就“一碗香”、“三太子”这两个在乡下已经相当成熟的地方牌子了。
敏锐的王中旺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他于二零零五年末,
以「无油、健康」为主题,创立了“五谷道场”。
那个时候,五谷道场的广告,已经充斥了整个电视。
陈宝国作为五谷道场的代言人,也是全国知名的艺人。

“不吃油炸,保持身体健康”等标语一出,顾客们纷纷涌向五谷道场,一炮而红。
而在这段时间里,国家卫生部的公告中,也经常提到一些关于健康的食物。
向来注重养生保健的国人,下意识地就将五谷道场放在了健康食物这一块。
很多父母都说,如果孩子贪吃方便面,就让他们去五谷道场,
让他们的身体没有任何的负担。
老实说,五谷道场当时的口味并不是很好。而在那个时候,

其它品牌的竞争对手,甚至可以根据区域的不同,推出不同的本地风味。
谁能料到,五谷道场这个在口味上略逊一筹的公司,竟然在第一个月内,
就创下了六百万的销量,堪称奇迹。和传统的油炸方便面相比,
五谷道场的价格已经接近了高档的方便面,但依然很受欢迎。
在日本王中旺找到了商机
王中旺的眼力很好,他能推出非油炸的概念,是因为他在日本的一次旅行,
也是在日本,他抓住了一个巨大的商机。没过多久,王中旺的机会来了,
因为卫生部的一份文件,对炸薯条等油炸食品存在致癌物质的问题提出了质疑,
于是王中旺趁机将“五谷道场”的方便面做了出来。
以“抵制油炸,保持健康”为主题,很快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
王中旺的盲目扩张,以及对业内其他大公司的打压和挑衅,让他们不得不放弃。

但是中粮仍然无法缓解五谷的窘境。中粮公司在2016年将这块“烫手山芋”卖掉,
最后克明面业以五千万元的高价将五谷道场买走。曾经的五谷道场,
如今却是一蹶不振,从方便面行业中退了出来,
王中旺也是其中一员,给其他创业者提了个醒。
2006年上半年,国内的方便面销量大跌,五谷道场非但没有因此而减少,

反倒是节节攀升,在六个月的时间里,销售就达到了三亿。2005年时至2008年间,
它的年销售额曾经达到了二十亿元。但也正因为如此,才会引来“嫉妒”。
因为有了强大的发展动力,王中旺打算利用这个机会,将公司的一些中低档产品推向市场。

王中旺在短期内投入18亿元,在国内新建38条生产线,以扩大产能。
王中旺可以说是赌上了自己的前途。
但是很遗憾,没有一项措施能达到他所期望的效果。
五谷道场在2007年初期出现了融资困难。但五谷道场的发展,却是一落千丈。
五谷道场之所以会如此迅速的衰落,也是因为王中旺。
王中旺在五谷道场的成功后,
就想着趁着这个机会,将一些低端的产品,宣传出去。

不过,当时大家都觉得不合适,王中旺坚持要把生产线扩大到48条。
王中旺对五谷道场寄予厚望,最后却以赌输了,导致五谷道场在2007年逐渐没落。
没办法,王中旺在没办法的情况下,在数年后“贱卖”了自己的产业,
而收购人正是中粮集团。
但中粮公司却没有将其复活,反而将这颗“烫手山芋”卖掉。
在许多人看来,五谷道场之所以会落败,是因为五谷道场的发展速度过快。
但王中旺不这么认为,根据相关媒体的报导,五谷道场之所以倒闭,

不是因为市场扩张速度过快,而是因为它的发展速度太慢。
很明显,哪怕五谷道场已经没落,王中旺依旧固执的认为,
五谷道场要迅速的发展壮大。王中旺的事业,让所有人都明白,
无论什么人,都要脚踏实地。如果你过于激进,结果很有可能会以失败告终。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下面的留言和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