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所以宽容(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所以宽容(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罗素说: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这件事过后,他们约定遇事可以各持异议。冷静下来相互理解,各自退让一步。钱钟书和杨绛年轻时,曾因为一个单词的读音起过争执。杨绛指出,钱钟书的发音带着家乡口音。钱钟书碍于面子,就是不肯承认。 两人争吵许久,说了很多伤感情的话。甚至请来当地人做评判,判定杨绛说得对才罢休。 等到怒火平息,两个人又都觉得很没意思。钱钟书输了自然不高兴,杨绛赢了也没感到开心。
一个人,最高的素养,就是理解别人的不同;一个人,最大的善良,就是理解别人的不容易;一个人,最深的感恩,就是理解别人的付出。
理解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理解别人的不同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没有想法完全一致的两个人。
钱钟书和杨绛年轻时,曾因为一个单词的读音起过争执。杨绛指出,钱钟书的发音带着家乡口音。钱钟书碍于面子,就是不肯承认。
两人争吵许久,说了很多伤感情的话。甚至请来当地人做评判,判定杨绛说得对才罢休。
等到怒火平息,两个人又都觉得很没意思。钱钟书输了自然不高兴,杨绛赢了也没感到开心。
这件事过后,他们约定遇事可以各持异议。冷静下来相互理解,各自退让一步。
罗素说: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除了大是大非的问题,没必要非得占个上风。
真正的成熟,是允许他人存异,不必勉强求同。
理解别人的不容易
人与人之间最难做到的,就是理解别人的不容易。我们经历着不一样的人生,总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鲁迅先生写道: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针没扎在自己身上,永远不会明白有多痛。
至少我们可以放下傲慢、抛开偏见。适时地转过头去,不去围观别人的难堪;理智的保持沉默,不去评价别人的喜悲。
王小波说:口沫飞溅,对别人大做价值评判,层次很低。
人,一旦真正了解自己,恐怕就没有勇气去评价别人了。
了解自己的自私狭隘、矛盾分裂、身不由己,怎么还能对别人求全责备呢?
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尝试理解别人,其实就是在尊重你自己。
理解别人的付出
每个人都希望,难事有人依靠,烦事有人商量。希望自己的想法被人看重,自己的委屈有人心疼。
却总是忘记,理解是相互的,支持是彼此的。
大多只顾自己的感受,却对别人的心酸无动于衷。只会一味地索取,丝毫不懂得去付出。
杨绛和钱钟书结婚第二年,钱钟书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英国的公费留学生。
彼时杨绛正在清华读书,为了表示对丈夫的理解和支持,杨绛决定暂停学业,漂洋过海去做钱钟书的“陪读”。
杨绛生女儿时,医院提前为她挑选产科大夫。担心产妇丈夫有忌讳,特地征求钱钟书的意见。
医生问钱钟书:要女的?钱钟书摇摇头,回答:要最好的。
因为理解,钱钟书愿意为杨绛放下世俗的偏见;因为理解,杨绛愿意为钱钟书放弃自己的前程。
理解和包容,从来不是挂在嘴边,而是落实在实际的行动中。
不要以为亲人的付出是理所当然,更不要以为亲人的陪伴是天经地义。
凡事多替对方着想,不要为了一点小事苛责对方。即便是至亲,也要心怀感恩、长存敬意。
刘壮舆《漫浪野录》:苏子瞻泛爱天下士,无贤不肖,欢如也。
人生之美,在宥与爱。理解别人的不同,理解别人的不易,理解别人的付出,理解一起,就会原谅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