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埋藏在地下青石大古香炉被盗:宣德古香炉的失而复得

埋藏在地下青石大古香炉被盗:宣德古香炉的失而复得在查访过程中,在案发前一天最后接触到香炉的教众沙成祥回忆起当时的一个细节:在抽完一支烟后,郑宫让甄向阳去找教长王绍清,请他将教众召集起来进行查访。之所以点郑宫的将,是因为郑宫和这对宣德炉有很深的“缘分”。因为这对香炉分别在1961年和1967年两次被盗,都是郑宫带人迅速抓获了盗窃犯追回了香炉。尤其是1967年的第二次被盗,郑宫是从“牛棚”里被提溜出来办的案子,当时一名叫甄向阳的12岁回族少年自愿为郑宫跑前跑后,为找到香炉的下落出了大力。如今13年过去,25岁的甄向阳已经是郑州市公安局的一名年轻刑警,也因为这个缘分,被郑宫选为贴身助手。由于清真寺的人流量极大,现场往来人员众多,所以已经被完全破坏,只知道盗贼是撬坏了沐浴房窗户的窗栏后翻窗进入,打开存放香炉的卧柜,拿走了这一大一小、刻有“大明宣德五年监督工部官臣吴邦佐造”字样的香炉。其余的指纹和鞋印什么的痕迹证据根本无从查起,这个案子棘手了。宣

#头条创作挑战赛#

文中的部分人名为化名

埋藏在地下青石大古香炉被盗:宣德古香炉的失而复得(1)

郑州北大清真寺正门(建于雍正3年,公元1725年)

1980年10月21日,郑州市公安局向阳分局接到报案,位于北大街的北大清真寺里的两只铸造于宣德5年(公元1430年,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时的年号)的古香炉不翼而飞。由于这对宣德炉不仅是珍贵的文物,同时也是当地回民群众心目中的圣物,是无价之宝,信教群众要求尽快寻回香炉的呼声很高。故而此事惊动了河南省委省政府和郑州市委市政府,在省市两级领导的直接过问下,河南省公安厅指示郑州市公安局迅速组织侦破组专办此案,郑州市公安局局长临阵点将,任命老侦查员出身的刑警队长郑宫担任侦破组组长。

之所以点郑宫的将,是因为郑宫和这对宣德炉有很深的“缘分”。因为这对香炉分别在1961年和1967年两次被盗,都是郑宫带人迅速抓获了盗窃犯追回了香炉。尤其是1967年的第二次被盗,郑宫是从“牛棚”里被提溜出来办的案子,当时一名叫甄向阳的12岁回族少年自愿为郑宫跑前跑后,为找到香炉的下落出了大力。如今13年过去,25岁的甄向阳已经是郑州市公安局的一名年轻刑警,也因为这个缘分,被郑宫选为贴身助手。

由于清真寺的人流量极大,现场往来人员众多,所以已经被完全破坏,只知道盗贼是撬坏了沐浴房窗户的窗栏后翻窗进入,打开存放香炉的卧柜,拿走了这一大一小、刻有“大明宣德五年监督工部官臣吴邦佐造”字样的香炉。其余的指纹和鞋印什么的痕迹证据根本无从查起,这个案子棘手了。

埋藏在地下青石大古香炉被盗:宣德古香炉的失而复得(2)

宣德是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时的年号

在抽完一支烟后,郑宫让甄向阳去找教长王绍清,请他将教众召集起来进行查访。

在查访过程中,在案发前一天最后接触到香炉的教众沙成祥回忆起当时的一个细节:

案发前一天刚好是个礼拜日(1980年10月20日),那天下午我们做完礼拜,我把香炉从大殿抱回沐浴房,正往卧柜里放的时候,背后突然有人问:‘这里有几个香炉?’我没在意,顺口回答:‘就这两个宝贝,都放在这里。’说到这我觉得我多嘴了,赶忙转身一看,问话的人已经不见了,好奇怪呀,听声音倒是很熟,但想不起是谁。当晚我怕出问题,离开的时候还特意把沐浴房的门窗检查了一遍,还加上了一把大铁锁,没想到啊——这该死的贼。

埋藏在地下青石大古香炉被盗:宣德古香炉的失而复得(3)

郑州北大清真寺大殿,重建于光绪33年(1907年)

埋藏在地下青石大古香炉被盗:宣德古香炉的失而复得(4)

北大清真寺大殿内部的礼拜区

“这声音是年纪大的声还是年纪轻的声?”

“挺年轻的。”

……

通过群众查访,郑宫认为罪犯有较大可能是个身强力壮,身手矫健的年轻人。其作案手法熟练,不留痕迹,说明很熟悉清真寺地形,还是个有前科的惯犯。而且在偷盗香炉到手后不可能长时间地捂在手里,一定会尽快脱手,所以需要提前控制销赃渠道。且他能一个人偷盗作案,但肯定一个人搞不定销赃,因此必然还有其他同伙。

在琢磨了一整夜后,郑宫制定了下一步侦查方案:多管齐下,一方面在郑州市市内排查到过北大清真寺、近期经济情况不佳、有过盗窃前科,案发后举动反常甚至干脆人间蒸发的年轻男子。通过特情力量在文物买卖的地下市场物建特情人员,摸清香炉的去向。根据文物贩子固有的销赃渠道和出境路线,联系福建、广东、云南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请求加强出境口岸的边检排查力度,严防文物出境。

通过两个个月的发动群众的广泛排摸,一条又一条的线索被汇集到市局,广大群众、尤其是回民群众积极检举揭发,半个月下来一共提供了两百多个符合排查条件的嫌疑对象。郑宫带着侦破组的同志们一个接一个地逐个核实过筛,做到不漏一人,过筛一个排除一个,至案发后五个月,将嫌疑人的范围圈定在郑州东站搬运队三队的工人穆双喜、叶振才、遆治成;郑州汽车制造厂工人刘少良、郑州钢厂工人张文斌和郑州塑料厂工人陈宝生这几个人的身上。理由如下:

埋藏在地下青石大古香炉被盗:宣德古香炉的失而复得(5)

郑州东站老站房

穆双喜、叶振才、遆治成在搬运队一贯不务正业,浑水摸鱼,经常利用装卸货物的便利搞一些小偷小摸,被他们“截胡”过的货物光查出来的就有各种果品、罐头、烟酒等物,但因为每次所拿的数额都不多,达不到刑事处罚的标准,所以就算被抓到也是没收违法所得然后交给郑州东站保卫科批评教育外加罚款了事。穆双喜曾经声称“小打小闹不过瘾,要弄就弄一票大的”。

埋藏在地下青石大古香炉被盗:宣德古香炉的失而复得(6)

老照片,郑州东站搬运队职工

此外,穆双喜曾经向搬运队里的回族工友打听过北大清真寺里有什么“好东西”,有没有“金子”做的东西。案发后的几天,遆治成曾经在地下古董市场打听有谁收“旧货”(当年地下古董买卖的“行话”),郑宫安排在市场里的特情打听到案发一个星期后,有人给遆治成介绍了一个来自封丘县的买主,他们约在建中街的一个绰号叫“大毛”的中间人的家碰头,应该是在谈“买卖”,至于到底是不是在谈香炉,“大毛”的嘴很严,打听不出来。但是在两个多月后,特情意外地探听到一条消息:刘少良在1981年3月初去了趟封丘县,回来的时候抱着个“宝贝”回来,东西被布包裹着,但从尺寸上看和被盗的小号香炉差不太多。

3月29日,张文斌借口治病跟厂里请假一周,陈宝生在同一天借口探亲也请假一周,两人带着用布包裹的物品直奔火车站,去向不明。

埋藏在地下青石大古香炉被盗:宣德古香炉的失而复得(7)

80年代初的郑州火车站

郑宫综合上述线索,大胆做出了一个判断:应该是穆双喜潜入清真寺实施了偷窃,然后伙同叶振才、遆治成寻找买家,然后将其中的一只小香炉卖到了丰城县,结果不知道什么原因这只小香炉又被倒手卖回到了郑州,落到刘少良、张文斌和陈宝生三人的手中,张文斌和陈宝生此次南下,大概率是前往广东或者福建,寻找香港、澳门、台湾或者海外的买家将香炉出手。

经郑州火车站售票员回忆,和陈宝生、张文斌外貌特征类似的男青年买的是前往广州的票,而广州正好是最主要的文物走私“出口”。此时此刻是3月31日,距离他们出发去广州仅过了两天不到,时间应该赶得上。于是,郑宫立即电告广州市公安局,请求他们对陈宝生和张文斌事实布控,他们可能会在广州进行非法文物交易。由于在案发后不久郑宫已经事先知会过广州市公安局,因此广州方面在接到郑宫的协查请求后很快就将警力撒了出去,在之前排摸出来的文物中间人中筛选可能和陈宝生与张文斌接触的怀疑对象。

在广州那边的音讯还没传来前,郑宫得到了一个意外之喜:穆双喜在4月5日因为盗窃铁路物资(进口的收音机和收录机)被当场擒获,这次因为偷盗数额较大,郑州东站保卫科直接将人扭送至公安局。在随后的审讯中,穆双喜对自己偷盗铁路物资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但拒不承认自己偷盗北大清真寺的宣德炉,要他松口,只有找到切实的证据让他无话可说。

4月7日下午,广州警方就通过特情查到了陈宝生、张文斌此时住在广交会招待所,随身携带的就是一只小的宣德香炉,已经联系好了香港的买家代理人,在14时左右在广交会招待所验看了香炉,谈妥了价格(50万元),打算在18时30分在距离白云机场(旧)往广州市区方向2公里的一片丛林中接头交易。

广州市公安局刑警队立即派人事先布下天罗地网,果然在18时34分将准备交易的张文斌、陈宝生等人团团包围,张文斌还试图逃跑,冷不防被一个斜刺里冲出的侦查员绊了一跤,一个嘴啃泥磕掉了两颗门牙,当场缴获宣德炉一只。张文斌和陈宝生承认宣德炉是从封丘县的饭馆老板兼文物贩子封学堂手里以7.5万元买来的,中间人有两个,一个就是家住在建中街的“大毛”,封丘县的中间人是一个姓吕的人,他额外给了“大毛”和吕某各200元的“跑腿钱”,并供出了刘少良与他俩是合谋。

埋藏在地下青石大古香炉被盗:宣德古香炉的失而复得(8)

本案插图

4月8日上午,郑宫接到了广州市公安局打来的电话,得知了张文斌、陈宝生落网,并追回一只宣德炉的消息,大喜过望,立即派甄向阳带人乘飞机直飞广州,协同广州公安的同行们突审罪犯,然后把人带回郑州。

……

4月9日夜,一架三叉戟客机从广州飞抵郑州,甄向阳等人将张文斌、陈宝生押回郑州,张文斌、陈宝生两人也算“开了洋荤”,生平第一次坐了趟飞机,不过甄向阳也只比他们多坐了一趟而已。

埋藏在地下青石大古香炉被盗:宣德古香炉的失而复得(9)

中国民航“三叉戟”客机

根据甄向阳在广州突审的结果,郑宫当夜带人赶往封丘县,在封丘县公安局的协助下抓获了封学堂和吕某;4月10日一早,侦破组全面收网,叶振才、遆治成、刘少良束手就擒。他们对各自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此时此刻,穆双喜再也无法强撑,只好交代了自己盗窃北大清真寺宣德香炉的罪行。

1981年10月20日夜23时左右,穆双喜只身来到北大清真寺沐浴房窗外,先是猫着腰蹲在窗下用耳朵贴着墙听动静,确定没有人后又用石块敲打了两下窗子,依然没有动静。于是就戴上手套,用蛮力将窗栏撬开,纵身跳钻入内,凭着白天摸进清真寺踩点的记忆摸到卧柜处将柜门打开,将一大一小两只宣德炉摞在一起后原路离开清真寺——一路回到自己位于郑州市法院东街19号的家中。

得手后,他将大的宣德炉埋在自家床下的土层中,只拿出小炉和叶振才、遆治成商量怎么出手,最后由遆治成牵头,叶振才出面,“大毛”和吕某居中将小香炉以2.5万元的价格卖给了封丘县的文物贩子封学堂。随后这只宣德炉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几经抬价,以7.5万的价格卖给了刘少良;刘少良得手后和张文斌、陈宝生商量寻找香港买家,找到人后由陈宝生和张文斌携香炉南下广州,在河南省外贸局驻广州办事处干事张某的安排下住进了广交会招待所(张、陈二人给了张某500元“好处费”)。起先和港商在深圳接头验货谈价钱,但价格没谈拢,交易吹了;两人又在广州找了买家。然而此时他们的行踪已经被广州市公安局掌控,最终在4月7日交易的时候被抓获。

根据穆双喜的交代,侦破组挖开他家床底的土层,那只重达37斤的大香炉赫然躺在三尺深的土坑中。

……

1981年5月23日清晨,一大一小两只宣德炉由向阳分局的民警们抬着送回到北大清真寺门前,此时聚集在此处的两百多名穆斯林群众燃放鞭炮夹道欢迎失踪了七个多月的圣物的回归,一个古稀之年的回族老奶奶摸着香炉喃喃自语:“感谢真主,失去的宝贝又找回来了。”她的孙女心直口快:“奶奶,是警察叔叔抓住了盗宝的坏蛋,才保住了宝炉,您应该感谢警察叔叔。”

当甄向阳指挥人将两只宣德炉被抬进清真寺后,教长王绍清送上一面锦旗“人民卫士显神通,保护文物立新功!”并拉着郑宫的手说:“郑同志,又让你费心受累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