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为了胜利泪水为信仰而流:光荣与梦想:因为信仰

为了胜利泪水为信仰而流:光荣与梦想:因为信仰对于红色主旋律剧而言,最怕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假感情”——观众看了剧之后觉得不真实、不信服,甚至内心毫无波动。 比如第一个故事“中共一大召开”,了解史实的人都知道,最先一大召开地是选的上海,但因为开会中途被巡捕房密探闯入打断,之后为了不暴露目标才临时换地,去了嘉兴南湖。在电视剧中,导演拍到这段的时候不是硬凹,而是真的有理由有依据地逐步发展过来的——陈独秀提出是时候要规范共产党员的行为,所以才决定召开中共一大,而初次选址在上海,是因为觉得法租界安全,且正好其中一位代表的亲戚家刚好就有这样一套可被用的房子。甚至到后面为什么再选址定了嘉兴南湖,也是因为“近且偏”,再加上游船时空间封闭不容易暴露。 随着书信旁白缓缓道来,镜头移到老年毛泽东梳头,拿着梳子,打开那个装有过去老照片的箱子。之后毛泽东脑海中的画面闪回,过去与现今交加,在逐渐增大的音乐声烘托下,一句高喊着的“共和万岁”将故事又引回到1919

随着7月临近,市面上的红色剧火热“开战”。除了最近因为压中高考作文题而狂上热搜的《觉醒年代》,光是56月,就连着官宣开播了不下5部国剧,《大浪淘沙》、《叛逆者》、《理想照耀中国》、《百炼成钢》等等。

  • 被片名耽误的主旋律剧

一开始看到这部剧,犹豫了好久,因为片名真的太正。而按以往的看片经历,过正往往就无聊。

但还好,《光荣与梦想》没让人失望,反而越看下去就越能感受到惊喜。不同于其他几部正剧,《光荣与梦想》时间横跨长,从最早的中共一大“党的诞生”一直到建国初期的“抗美援朝”,交叉讲述了这三十多年间大量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虽然人物事件繁杂,但电视剧拍出来却一点不乱,以小见大,以少显多

开篇镜头直接拉回1982年,工人们去修葺杨开慧故居,意外发现了之前从未被看到的一些文件书信——“天阴起朔风,浓寒入肌骨。念兹远行人,平波突起伏。足疾已否痊,寒衣是否备......”。没有选择平铺历史事件或背景资料,《光荣与梦想》就简单地用一首杨开慧的《偶感》当做旁白,来开启这个“宏大”的故事。

为了胜利泪水为信仰而流:光荣与梦想:因为信仰(1)

随着书信旁白缓缓道来,镜头移到老年毛泽东梳头,拿着梳子,打开那个装有过去老照片的箱子。之后毛泽东脑海中的画面闪回,过去与现今交加,在逐渐增大的音乐声烘托下,一句高喊着的“共和万岁”将故事又引回到1919年

为了胜利泪水为信仰而流:光荣与梦想:因为信仰(2)

之后故事的进展节奏也毫不拖沓,没有过多花里胡哨的修饰,而是直接切入正题。中共一大波折召开,孙中山被陈炯明背叛后南下,李大钊孙中山领袖会面,工人大罢工,国共第一次合作,黄埔军校建校,412事变......每件事都按照时间顺序逐一有序地展现给我们。

为了胜利泪水为信仰而流:光荣与梦想:因为信仰(3)

但值得一提的是,导演在给我们传述这些史实时,并不是纯粹枯燥地讲历史,而是通过里面的人物和剧情“顺势而提”。

比如第一个故事“中共一大召开”,了解史实的人都知道,最先一大召开地是选的上海,但因为开会中途被巡捕房密探闯入打断,之后为了不暴露目标才临时换地,去了嘉兴南湖。在电视剧中,导演拍到这段的时候不是硬凹,而是真的有理由有依据地逐步发展过来的——陈独秀提出是时候要规范共产党员的行为,所以才决定召开中共一大,而初次选址在上海,是因为觉得法租界安全,且正好其中一位代表的亲戚家刚好就有这样一套可被用的房子。甚至到后面为什么再选址定了嘉兴南湖,也是因为“近且偏”,再加上游船时空间封闭不容易暴露。

为了胜利泪水为信仰而流:光荣与梦想:因为信仰(4)

  • 感情真挚,深入人心

对于红色主旋律剧而言,最怕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假感情”——观众看了剧之后觉得不真实、不信服,甚至内心毫无波动。

《光荣与梦想》这部剧在这点上无疑是做得到位的,起码播到现在,它的每段故事都是立得住脚的,“大事情不虚,小事情不过度纠结”,整个剧情走向都是符合每个历史人物的性格和心理逻辑的。

剧里有很多特别让人印象深刻的画面,其中最触动的是第一次中共合作破裂后,黄埔军校军官”逼迫“第一军共产党员学生们做艰难的抉择时的镜头

“愿意留在第一军和陆军军官学校的,必须退出中国共产党。”

为了胜利泪水为信仰而流:光荣与梦想:因为信仰(5)

“愿意保留共产党党籍的,必须退出第一军和陆军军官学校”。

为了胜利泪水为信仰而流:光荣与梦想:因为信仰(6)

不止是镜头,这段画面的台词都很有意思。导演把故意将做选择的地方设置在了黄埔军校的长廊十字口,而且安排了一堆国民党的同学站在侧面观望,颇有几分审判前的凝视感。之后,台词也直接点明,留在共产党向左走,愿意退出的向右走。也就是说,如果你要想呆在共产党,那就出去。

为了胜利泪水为信仰而流:光荣与梦想:因为信仰(7)

而之后,紧接着出场的陈赓和宋希濂更是将整个剧情值拉满。宋希濂从进黄埔军校后就一直跟在陈庚身边,而陈庚,也一直把宋希濂当成自己的好弟弟,有什么都想着他,想带着他。两人拿着各自的行李箱,走到长廊尽头站立。

为了胜利泪水为信仰而流:光荣与梦想:因为信仰(8)

面对钱老师各种“诱惑”,留下了至少是团长,我给你说说还能当师长。但陈赓完全没波动,咧开嘴笑笑,“您在课上不是讲过吗?咱们干革命,不图当官”。之后毅然转身,拎着行李就要走。

为了胜利泪水为信仰而流:光荣与梦想:因为信仰(9)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家好兄弟宋希濂停住了。

为了胜利泪水为信仰而流:光荣与梦想:因为信仰(10)

毫无疑问,陈赓毅然向左转的时候,绝对没想过宋希濂会停在原地,也没想过自家兄弟会选择放弃共产党。他缓缓回过头,一脸不可置信,最后只能说出那句“你别走错路”。

为了胜利泪水为信仰而流:光荣与梦想:因为信仰(11)

宋希濂挣扎着,终于侧过头看向自己的老大哥陈赓,陈赓也抬头凝视着希濂。或许这是两人最后一次注视了,最后一次相望,也是最后一次当兄弟。

不管是陈赓还是宋希濂,他们都清楚地明白,今天的选择绝对不是一个单纯的离别,而是因为信仰不同而终将要奔赴不同人生的重要分岔口。选错了,一辈子的路都走不对了。

为了胜利泪水为信仰而流:光荣与梦想:因为信仰(12)

小时候不懂信仰,也无法理解那些无畏之情,但现在,看着剧,看着过去的那些历史那些人,愈发深刻理解了信仰与坚定的意义。

就像剧中叶挺在独立团被强推着去当“炮灰”打头阵的时候,他清楚地明白,自己两千兵相比那堆北洋军阀微不足道,甚至就算赢了,成功的功劳也会被人领走。但他义无反顾,因为要顾全大局,“为了北伐战争的大局,独立团宁愿战斗到最后一兵一卒,在所不惜”。

为了胜利泪水为信仰而流:光荣与梦想:因为信仰(13)

百年征程,永葆初心,永存光荣与梦想。

文 /旧樗 图 / 源自网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