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古代什么时候贴春联(春节家家户户门前可不贴春联)

古代什么时候贴春联(春节家家户户门前可不贴春联)和其他的亡国之君不同,这个孟昶,很善于治国,也很受人们爱戴。在五代十国的乱世,把蜀国治理的很好,但无奈遇上了更英武的北宋立国之君赵匡胤,遇上了大一统的前夜。据说后蜀灭亡之后,“昶之行,万民拥道,哭声动地,昶以袂掩面而哭。自二江至眉州,沿路百姓恸绝者数百人”。万民拥道,苦声动地,这样的礼遇,想必没有另外的亡国之君享受过。孟昶很善于治国,后蜀国与其并且五代十国的前蜀并不是先后继承关系。两国之间除了地盘差不多之外,其他并没多少关联。后蜀立国于公元933年,亡于966年,传两主。写出第一幅春联的后蜀后主孟昶,就是后蜀的第二任君主,也是最后一任。看风俗演义,挂桃符在东汉已是家家户户的风俗了。而且把源头追溯到上古,看来桃符基本上和春节一样,深耕在我们中国人的文化传统里。而且和鞭炮的起源一样,桃符也是春节的时候为了驱邪御凶。一开始,桃符就是在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在除夕的时候挂在门

贴春联相比是在现代文明冲击下,过春节保留下来的不多的一个习俗。春节在先古时候就有了,可贴春联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在又春联之前,大家过年时做些什么?【历史深处】回到历史原点,和大家一起去找寻答案。

(一)春联的前身桃符

桃符现在听的最多的是,那个道士在驱妖镇魔时,用的工具。一听桃符就有一种神秘色彩,可你要知道,在五代之前,家家户户贴的不是春联,而是挂的桃符。桃符是春联的前身。不过和我们联想的一样,春节家家户户挂桃符,也是为了驱邪。

古代什么时候贴春联(春节家家户户门前可不贴春联)(1)

图1、桃符里的神荼与郁垒

在东汉应劭写的《风俗演义》里有关于桃符最早的的记载。《风俗演义》是这样写的:“谨按《黄帝书》‘上古之时,有神荼与郁垒昆弟二人,性能执鬼。度朔山上有桃树,二人於树下简阅百鬼,无道理妄为人祸害,神荼与郁垒缚以苇索,执以食虎。於是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於门,皆追效於前事,冀以御凶也。’”

(二)第一幅春联的诞生

看风俗演义,挂桃符在东汉已是家家户户的风俗了。而且把源头追溯到上古,看来桃符基本上和春节一样,深耕在我们中国人的文化传统里。而且和鞭炮的起源一样,桃符也是春节的时候为了驱邪御凶。一开始,桃符就是在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在除夕的时候挂在门口,意在祈福灭祸。

可写春联、贴春联可没那么长的时间。第一幅春联的诞生,要到宋代初年,第一幅春联据说是五代十国中的一位亡国皇帝第写的——后蜀国的末代皇帝孟昶。在记载前后蜀国历史的《蜀梼杌》这样记载载:“蜀未归宋前一年岁除日,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古代什么时候贴春联(春节家家户户门前可不贴春联)(2)

图2、蜀梼杌

后蜀国与其并且五代十国的前蜀并不是先后继承关系。两国之间除了地盘差不多之外,其他并没多少关联。后蜀立国于公元933年,亡于966年,传两主。写出第一幅春联的后蜀后主孟昶,就是后蜀的第二任君主,也是最后一任。

和其他的亡国之君不同,这个孟昶,很善于治国,也很受人们爱戴。在五代十国的乱世,把蜀国治理的很好,但无奈遇上了更英武的北宋立国之君赵匡胤,遇上了大一统的前夜。据说后蜀灭亡之后,“昶之行,万民拥道,哭声动地,昶以袂掩面而哭。自二江至眉州,沿路百姓恸绝者数百人”。万民拥道,苦声动地,这样的礼遇,想必没有另外的亡国之君享受过。孟昶很善于治国,

第一幅春联诞生在后蜀灭国的前一年。这一年除夕,孟昶让学士辛寅逊在天子五门最里面那个门寝门的桃符版上提字。但这个学士写的让孟昶感觉不工整,孟昶就亲自写了历史上第一幅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古代什么时候贴春联(春节家家户户门前可不贴春联)(3)

自此以后,春联就开始逐步替代了桃符。相比桃符限定的主题,春联的发挥余地就大的多。加上中国传统就有文字对仗的传统,在此后的一千来年里,诞生了无数耳熟能详的对联。不知道所有的春联里,你最熟悉的是那一副?

春联背后的历史,这一期就介绍到这里。【历史深处】回到历史深处找寻和你感兴趣的历史信息,串联当下的我们和历史中的那些往事,让每一个我们看到那些我们不曾了解的过往!欢迎支持关注,多谢!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