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向着阳光的诗句(行于夜晚心向阳光)
心向着阳光的诗句(行于夜晚心向阳光)开展,是省中人厚德载物的气量“省中未来的本部在富阳,守护富阳,省中人必须守土有责,也必然守土尽责!”医院院长高祥福在出征仪式上的讲话,简短却郑重。大年初三,寒雨“升级”为2022年的第一场春雪,“冷是真的冷,累也是真的累,但越是艰难,越要坚持,因为坚持就是胜利。”参加过五次出征的胡通林医师说,“只要需要我,我就会去。”奋斗,是时代的号角,2月6日,队伍中的许多“省中人”都靠着意志在支撑!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富阳战疫胜利,英雄凯旋,再现阳光。吴承亮说:“哪里会有疫情,我们无法预测,但防患于未然,有备而无患,省中立即组建应急队伍,随时准备驰援。”随后,医院发布征集令,组建围绕春节的应急队伍,保障部门立即充实应急与防控物资。一声令下,“省中人”纷纷放弃春节回家:500人的采集队不到12小时组建完毕,30人的检测队伍报名完毕,15名密接人员转运保障队随时候命,物资保障已充足,院内各项防控已加强……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通讯员 陈岩明 黄思佳
1月26日,虎年春节临近,随着萧山发现一例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滨江、富阳等地也先后报告多例阳性,杭州整体疫情防控形势陡然严峻。救治、封控、全员检测、密接人员转移……在广大“浙江人”齐心协力下,疫情防控措施迅速而果断,坚决且有效,让“你永远可以相信浙江”成为了浙江人的骄傲。作为中医人、“省中人”也值得自豪,因为在省中“五德精神”的指引下,也为之付出了努力与汗水,贡献了应有的杏林力量。
驰援,是省中人“举医为公的担当”
1月26日,医院党委召集防控领导小组召开紧急会议,研判将要面对的疫情防控形势,制定、部署防控工作。医院党委书记吴承亮强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浙江省中医院是浙江省首家省级公立医院,也是全省人民的中医院,疫情面前,驰援疫区,是省中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是医院举医为公的灵魂与使命。2021年12月,上虞疫情,“省中人”派出10人核酸检测队、4人国家中医救治医疗队,12人省级医疗队,201人核酸采样机动队。2022年1月初北仑疫情,“省中人”派出10人核酸检测队,130人核酸采样队;1月中旬,余杭区五常街道疫情再起,“省中人”派出70余人核酸采样队……
吴承亮说:“哪里会有疫情,我们无法预测,但防患于未然,有备而无患,省中立即组建应急队伍,随时准备驰援。”随后,医院发布征集令,组建围绕春节的应急队伍,保障部门立即充实应急与防控物资。一声令下,“省中人”纷纷放弃春节回家:500人的采集队不到12小时组建完毕,30人的检测队伍报名完毕,15名密接人员转运保障队随时候命,物资保障已充足,院内各项防控已加强……这是防控领导小组工作群里的汇报。
坚持,是省中人“百折不挠的奋斗”
从1月27日到1月30日,完成滨江驰援任务已是除夕,但富阳疫情防控却进入攻坚阶段。1月31日,省中医院接到“随时准备驰援”的命令。连日的战斗,已显疲惫,防控的形势,刻不容缓。大年初一(2月1日)的深夜,医院再次接到命令:2日凌晨三点半,组织300人规模支援富阳,负责62个点位的采集任务。深夜,集结的电话寥寥数语,集结的医务人员全部闻令而动,行于夜晚,心向阳光,寒冷的雨夜与燃烧的斗志形成了强烈反差。
“省中未来的本部在富阳,守护富阳,省中人必须守土有责,也必然守土尽责!”医院院长高祥福在出征仪式上的讲话,简短却郑重。大年初三,寒雨“升级”为2022年的第一场春雪,“冷是真的冷,累也是真的累,但越是艰难,越要坚持,因为坚持就是胜利。”参加过五次出征的胡通林医师说,“只要需要我,我就会去。”奋斗,是时代的号角,2月6日,队伍中的许多“省中人”都靠着意志在支撑!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富阳战疫胜利,英雄凯旋,再现阳光。
开展,是省中人厚德载物的气量
因疫情影响,各地要求在杭州地区的春节返乡人员必须要持有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一下子,湖滨、钱塘、西溪三院区核酸采样点爆满,队伍几乎长得望不到尽头。“增加采样人员,再开放检测窗口,检验人员24小时三班倒……”在驰援滨江、执行外出任务的同时,各院区内也进入“战时”状态,紧张而又有条不紊。
“我咨询下,你们医院还能测核酸吗?”“可以!”
“我请问下,橙码的人员能来就诊吗?”“可以!”
“我了解下,发热的病人你们这里能收吗?”“可以!”
“我是密接者,也是需要血透的病人,你们医院还能血透吗?”“可以!”……
期间,类似的电话每天不知道要接多少,但听到的几乎都是“可以的”“开展的”。春节前的一周,医院核酸采样点日均采样突破1万人次,最高达1.8万人次,同时每天接诊非绿码患者就诊10余人次,高效保障了周边部分密接或封控区的血透患者,满足了群众的需求。
留下,是省中人精益求精的执着
1月27日,省中人“10人核酸检测队”应急驰援萧山闻堰,先后在移动微生物检测车和国博“蓝鲸号”气膜实验室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1月29日当天的任务结束后,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负责人找到省中医院检测队队长陈婷婷,“看得出来,你们省中的队伍是训练有素,战斗力特别强的队伍,现在疫情防控已经进入决战阶段,春节期间你们能否留下?”“我是党员我留下!”“我年纪大我留下!”“我年纪轻体力好,我留下!”……队长的询问刚出口,所有队员都给出了“留下”的“充分理由”。
2月5日,大年初五,坚守十天后,他(她)们凯旋,这也是省中人对于技术“精益求精执着追求”的一次胜利。
分享,是省中人仁心无私的奉献
“做好全省中医医疗服务体系领头羊不动摇。”是省委、省政府对浙江省中医院的要求,也是医院自身发展的追求。自2020年初,武汉疫情发生以来,医院在国医大师葛琳仪教授领衔下,牵头制订浙江省新冠肺炎中医药推荐方案并不断改进和完善,承担浙江省科技厅新冠肺炎防治重大应急攻关项目,研发了一系列院内制剂和系列“省中1号方”……这些成果,许多都无偿与大家分享。
特别是预防新冠肺炎的院内制剂,除了2020年支援武汉、支援意大利,支援本省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公安干警以及社区防控人员等;2021年,医院还研制出针对“德尔塔”的“扶正御邪1号”,针对“奥密克戎”的“扶正御邪2号”在支援疫区采样、检测的同时,无偿支援他们中药制剂,为帮助各地更好更快的战胜疫情,奉献了省中人的一片冰心。
可以说,之江大地,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省中人”,哪里就有省中“五德精神”的闪耀。接下来,“省中人”还将积极服务于亚运会,用中医的力量,参与亚运保障,向世界展示中医药的神奇与魅力;奋力建设一流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为建设健康浙江、健康中国,促进共同富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