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每日听一本书组织行为学(刷认知涨知识一本书了解我们每个人都切身相关的组织行为学)

每日听一本书组织行为学(刷认知涨知识一本书了解我们每个人都切身相关的组织行为学)家庭是一个组织,我们人人都身在其中,被家庭影响也影响着其他的家庭成员,彼此温暖,彼此成就。有人就有组织一个可以将身边志同道合的同志们更好的凝聚起来,更有向心力,有清晰的组织架构,有明确的组织目标的组织,让陈独秀和李大钊的思想得以落地,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组织,指的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编制起来的社会性系统。——《李育辉组织行为学讲义》有人的地方就有社会,而社会的根本是由大大小小的组织组成的。

这是宸妈2021年发布的第109篇原创内容

全文共计2571字,大约需要2-4分钟时间阅读

《觉醒年代》看到后面,陈独秀终于在无数次的尝试和探索中,确定了自己的信仰,开始明确想要将身边的这群人更好的团结起来,于是他对着李大钊说了一个词:“组织!”

每日听一本书组织行为学(刷认知涨知识一本书了解我们每个人都切身相关的组织行为学)(1)

《觉醒年代》剧照

一个可以将身边志同道合的同志们更好的凝聚起来,更有向心力,有清晰的组织架构,有明确的组织目标的组织,让陈独秀和李大钊的思想得以落地,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组织,指的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编制起来的社会性系统。——《李育辉组织行为学讲义》

有人的地方就有社会,而社会的根本是由大大小小的组织组成的。

每日听一本书组织行为学(刷认知涨知识一本书了解我们每个人都切身相关的组织行为学)(2)

有人就有组织

家庭是一个组织,我们人人都身在其中,被家庭影响也影响着其他的家庭成员,彼此温暖,彼此成就。

工作单位是另外一个组织,在这个组织里,有领导和被领导者,有决策人也有执行人,但是不管怎样,始终也是彼此影响,彼此成就的。

成也组织,败也组织。

我们每个人都嵌套在文化、社会、组织和家庭中,我们的每一次行为都蕴含了复杂的组合因素。探讨个体的行为是独特而迷人的,而探讨组织的行为则是更为有趣和意义深远的。——《李育辉组织行为学讲义》

每日听一本书组织行为学(刷认知涨知识一本书了解我们每个人都切身相关的组织行为学)(3)

《李育辉组织行为学讲义》封面

今年陆陆续续看了几本得到的书,每本都觉得受到一定的启发,果然生命不止学习不止,今天宸妈想说的这本书是《李育辉组织行为学讲义》。

李育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得到App课程“组织行为学”主理人。曾为中组部、中国银行、中建集团、华为、腾讯、壳牌等百余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咨询和培训服务,出版著作7部,发表期刊文章70余篇,并担任多个期刊审稿人,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熟悉前沿研究。她是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者、行动者更是传播者。

现代人,不论是打工人还是领导者,没有谁可以说自己可以完全单打独斗的生存。人只要脱离不了社会性,那么就必然脱离不了组织——所以我更赞同的一个观点是:与其逃避不如积极去了解和刷新认知解决问题。

每日听一本书组织行为学(刷认知涨知识一本书了解我们每个人都切身相关的组织行为学)(4)

《李育辉组织行为学讲义》目录

组织行为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日常不需要我们做太专业的深入探究,但是读一本了解基本组织逻辑和应用的书还是相当有必要的。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用实验数据说话的科学

2008年,美国银行管理层发现,电话客服部门的工作人员普遍效率低下,工作情绪不高,业务成交量大幅下降;与此同时,客服人员的业务水平也出现问题,常常无法及时解决客户的问题;客户的不满和抱怨与日俱增,大量客户随之流失,损失了不少的利益。

每日听一本书组织行为学(刷认知涨知识一本书了解我们每个人都切身相关的组织行为学)(5)

客服人员

著名组织行为学专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阿莱克斯·彭特兰去到现场,通过实验做了不同团队的数据对比,最后给出了两个解决方案:一是设置更多非正式交流的空间,比如茶水间;二是调整倒班时间,让更多人可以一起休息。

结果是最好的证明!就这样简单的两个方案,让美国银行每年节省了约1500万美元。而两个方案之所以这么见效,是基于这个原理:

组织行为学研究实验得出的行为共性和特性,通过强调系统性,最终改善组织关系,获得更好的组织收益。

每日听一本书组织行为学(刷认知涨知识一本书了解我们每个人都切身相关的组织行为学)(6)

茶水间的组织作用

客服人员在茶水间和一起休息的时间里,有了短暂的聊天时间,可以短暂的交流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获得彼此间有价值的经验;同时也能通过聊天及时的相互安慰消解掉工作中产生的负面情绪——交流经验 化解情绪→工作方法和动力!

就是这么神奇!

我们要知道,人的行为并不是随机发生的,都是有迹可循的。发现共性和特性,找到规律,自然就能更好的解释、预测、控制和引导人的行为了!

从茑屋书店来说工作重塑

随着时代的发展,崭新的新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入工作岗位,于是组织里有很多人发现,不同年龄段的职场人对于工作认同、职业期待、职业规划都有了完全不同的认知。

每日听一本书组织行为学(刷认知涨知识一本书了解我们每个人都切身相关的组织行为学)(7)

年轻人的离职时间

领英发布的数据显示:70后第一份工作平均超过4年,80后是3年半,90后只有19个月,95后更短,平均会在工作7个月后选择辞职。

对于企业而言,最难最想要的,也是把优秀的人才留住,可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当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职场精英要离职时,怎么留?

每日听一本书组织行为学(刷认知涨知识一本书了解我们每个人都切身相关的组织行为学)(8)

西安茑屋书店

日本的茑屋书店是很多年轻人去日本旅游时的打卡地,各地的茑屋书店都有不同的设计,东京的代官山分店更是被评为全球最美的20家书店之一。作为一家设计取胜的书店可以说茑屋书店的成功离不开背后优秀的设计师。

可是在日本企业的高离职率下,茑屋书店却像一支逆风的鸽子而不同。茑屋书店成功的激励和留住优秀设计师的秘密是通过工作重塑

首先,茑屋规定,每个设计方案需要给团队带来进步。如果一个方案照搬已有的思路,不能给团队带来进步,即便可以盈利,也不能通过。

每日听一本书组织行为学(刷认知涨知识一本书了解我们每个人都切身相关的组织行为学)(9)

设计思维

其次,邀请其他领域的顶尖人士参与到设计工作中来。可能参与音乐区设计的员工,自己曾经举办过几百场音乐会;参与旅游区设计的员工,是游历过上百个国家的背包客。你愿意不知道和下一秒和你合作的同事是哪路神仙!越是优秀的人,越是在乎自己和谁共事,越是在乎自己能不能从其他人身上学到东西。

最后,茑屋鼓励员工走出公司,走向世界。

茑屋通过自己的三条组织管理方法,鼓励员工在工作中遇到未知,感受到成长,在工作中完成职场的重塑,这样的团队,当然很多人会选择留下来。

领导与被领导

工作这么多年,实际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在进行着团队的思考。读这本《李育辉组织行为学讲义》让我读到了我长期以来思考的关于团队、关于组织,关于个人的很多认知,受益匪浅。

每日听一本书组织行为学(刷认知涨知识一本书了解我们每个人都切身相关的组织行为学)(10)

认知刷新

什么样的领导者是更容易受到员工拥戴的?

心理学中有一个“缺陷效应”,太完美的领导者和有无伤大雅小小缺陷的领导者相比,后者往往更受到员工的拥戴。

在组织行为学中这一点同样适用。

一个成熟的领导想要获取团队认同首先需要考虑新生代员工的成长和性格;其次要让追随者觉得自己很厉害,最后可以有技巧的适当暴露自己的缺陷。

每日听一本书组织行为学(刷认知涨知识一本书了解我们每个人都切身相关的组织行为学)(11)

领导的艺术

无印良品的掌门人松井忠三曾经说过,如果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让人看到领导者有点难堪的背影,那才是领导艺术的魅力。

仔细想想,你认同的那位领导,是不是恰好也是具备这几点共性呢?

这本《李育辉组织行为学讲义》是我认为非常适合组织行为学入门者阅读的一本认知类书籍,可读性非常强。

李育辉在这本书中非常娴熟的运用了大量的案例来将原本空泛乏味的理论知识讲得很透彻,不枯燥、不高谈阔论,落地性很强,无论你是组织的哪个组成部分,都可以学到你想要学到的关于组织的知识。推荐!

我是宸妈,2020年读书160本、一周至少读3本书的读书人。关注青少年教养和自我终身学习,分享我的读书、教育和心理知识。喜欢我的原创文字欢迎点赞、转发和评论!转载请联系本人,谢谢!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