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管理学思想(曾国藩的管理学)
曾国藩的管理学思想(曾国藩的管理学)译意:不要因为别人小小的缺点就忽视他的优点,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意就忘记了别人的恩情。三、 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二、 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译意:当我们表扬、赞美别人的时候,应当在众人面前,公共场合上,而想对一个人提意见、或者批评、指正别人的时候,应当在私下里单独去沟通。启示:表扬和批评是管理中最常用的两种方法,也是管理者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领导艺术。每个人都想在众人面前被人肯定,受人赞美,这是人天生的心理反应,这种心理反应能使人产生轻松、愉悦之感,当员工做出了成绩,管理者应及时加以肯定和赞扬,积极的鼓励、促进和引导,使其再接再厉不断进步;批评是一种警醒性的引导,但是这种引导不像表扬那样令人舒畅,也不是人人都能“闻过则喜”,当员工有了缺点和错误,管理者也应及时指出加以批评,使其翻然醒悟,以免错上加错,甚至走向歧途,这时,就要讲究批评的艺术,最好不要公之于众,私下里做到把准火候、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政治家、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在那个风雨如晦、内忧外患的时代,曾国藩立于朝堂之上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最终独善其身,进退自如。初读《曾文正公集》,尚是沐冠之年,再读之,已至不惑,其中警言励句,枚不胜数,有些应用到管理中,亦未尝不可,诸君若能从中窥得一二,其不善莫大焉?
一、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译意:古往今来,对于一般的,没有才气的人,都是因为懒惰才导致失败,而那些有才的人呢,都是因为骄傲才导致失败。
启示:在这个世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庸人”,是“庸人”不可怕,只要我们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就能弥补我们天生的不足,走向成功;对于少数有才华的人,虽然可以凭才气走捷径,更容易成功,但也容易恃才傲物,固步自封,不肯向别人学习,不愿采纳别人的意见,最终,黯然收场。因此,在管理中,如果你自认是“庸人”,就应该虚心好学,以勤补拙;如果你自比为“才人”,就应该谦虚谨慎,低调行事。
二、 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
译意:当我们表扬、赞美别人的时候,应当在众人面前,公共场合上,而想对一个人提意见、或者批评、指正别人的时候,应当在私下里单独去沟通。
启示:表扬和批评是管理中最常用的两种方法,也是管理者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领导艺术。每个人都想在众人面前被人肯定,受人赞美,这是人天生的心理反应,这种心理反应能使人产生轻松、愉悦之感,当员工做出了成绩,管理者应及时加以肯定和赞扬,积极的鼓励、促进和引导,使其再接再厉不断进步;批评是一种警醒性的引导,但是这种引导不像表扬那样令人舒畅,也不是人人都能“闻过则喜”,当员工有了缺点和错误,管理者也应及时指出加以批评,使其翻然醒悟,以免错上加错,甚至走向歧途,这时,就要讲究批评的艺术,最好不要公之于众,私下里做到把准火候、对症下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三、 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译意:不要因为别人小小的缺点就忽视他的优点,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意就忘记了别人的恩情。
启示:著名管理学家彼得–杜拉克说过:“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善于用人之长”,当管理者发现员工的缺点时,不要“一叶蔽目”,认定其一无是处,要善于发现员工身上的“亮点”,把员工安排到“合适”的位置上,该当“梁头”当“梁头”,该当“椽子”当“椽子”,充分发挥其“亮点”;管理者也不要因为与员工有小小的矛盾,就忘记了多年的同事情谊,一个管理者最大的不幸和悲哀就是把“同事”管成了“对头”,把“故事”管成了“事故”,优秀的管理者必须具有较强的人际协调能力,要有大格局、大魄力、大境界。
四、 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译意:经常谈论别人缺点的人,内心其实是借此来掩饰自己的缺点;经常夸耀自己长处的人,内心其实是想嫉妒或者掩盖别人的长处罢了。
启示:在现实生活中,有个别管理者自己身上毛病一大堆,不敢去正视,不敢去改正,老是讲人家不行,老是把别人的缺点挂在嘴上,仿佛天底下就自己行,做出点成绩就沾沾自喜,无限夸大自己的长处,这是极其心虚的表现,这样的管理者缺乏最基本的素质和修养,不会有大的成功。
五、 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观密微,二者阙一不可。
译意:古今中外凡是成大事的人,一方面对事情发展具有整体的大局观,一方面又懂得把握事情局部的微妙细节,二者缺少哪一方面都不行。
启示:这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要具有把控大局的能力,“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另一方面,又要注意事情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变化,及时调整思路和部署。那种在工作中不敢管理、胆小怕事或者马大哈、当甩手掌柜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
六、 每逢大事有静气。
译意:当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或者突发事件的时候,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慌乱,不莽撞,不失礼节,从容不迫,有条不紊的处理。
启示:一个管理者最成熟的表现,就是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管理者在自己的管理生涯中,总会遇到很多棘手的、难缠的、千头万绪无法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管理者能否沉住气、扛住压、临危不乱又能做出正确的决策,这对管理者来说就是一场考验,事实证明,一般的管理者在这个时候往往都会做出错误的决断,如何在大事面前养好“静气”,是咱们管理者亟需思考的问题。
鄙人乃一介书生耳,在此煞有介事的谈论管理之道,终究是“纸上谈兵”,未免贻笑大方,诸君权当吾痴人呓语罢了。
作者电话:13854064199 原名:陈冲
作者简介:山东省文学院第二十届作家班学员,山东省散文协会会员,菏泽市作协会员,在省市级报刊发表作品一百余篇。
壹点号 律师陈晓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