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沧源佤族自治县脱贫攻坚文章(临沧市沧源县破解六大难题)

沧源佤族自治县脱贫攻坚文章(临沧市沧源县破解六大难题)累计选派1089名干部驻村、4072名干部挂包贫困户,1200名干部挂包非贫困户,实现了对67个贫困村和26个非贫困村辖区驻村挂包农户全覆盖。实施“123”模式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和战斗力。从农村致富带头人、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外出务工返乡人员、退伍军人等人群中遴选124名年轻党员、青年优秀入党积极分子进入村级班子工作,作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培养,使党的基层事业后继有人,推进当前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有效落实。深入开展“自强、诚信、感恩”和“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主题教育,从“算好惠民政策账、基础投入算账、产业发展账、个人贡献账”和对比改革开放前后我们“吃什么饭、走什么路、穿什么衣、住什么房”,在鲜明对比当中,激发贫困群众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热爱家乡的情怀,凝聚起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高度共识。同时,将50%以上的县级部门领导干部下派到基层开展遍访贫困村贫困户、提升人居环境行

一幢幢农村安居住房拔地而起、龙头企业带动“小产业”与“大市场”有机对接、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实现深度融合……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沧源佤族自治县努力破解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文化旅游、内生动力、基层办事能力、集体经济等六大制约发展难题,闯出了一条边疆直过民族地区摆脱绝对贫困的成功路子,阔步迈向筑梦新时代的康庄大道。

沧源佤族自治县脱贫攻坚文章(临沧市沧源县破解六大难题)(1)

沧源县闯出了一条边疆直过民族地区摆脱绝对贫困的成功路子,阔步迈向筑梦新时代的康庄大道。

沧源县坚持把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作为边疆民族直过区实现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目标的先决条件。累计投入脱贫攻坚资金32.78亿元,2014年以来,累计完成危房改造21477户,实施建制村通硬化路717.77公里,实现全部硬化通畅,自然村实现全部通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121件,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实施农村电网改造94个项目,实现了自然村100%通动力电。特别是佤山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成,沧源县实现了由闭塞边疆到开放前沿的华丽转变。

沧源佤族自治县脱贫攻坚文章(临沧市沧源县破解六大难题)(2)

沧源县闯出了一条边疆直过民族地区摆脱绝对贫困的成功路子,阔步迈向筑梦新时代的康庄大道。

创新模式推进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以24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让每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至少加入到一个专业合作社中,采取“公司 专业合作社 基地 贫困户”等模式,构建县、乡、村三级合作社的产业布局体系。目前,全县特色产业基地面积达213.98万亩,贫困户人均产业基地面积14.58亩。全县甘蔗、茶业、烤烟等主导产业均实现有龙头企业带动。辣椒、沃柑等以乡(镇)为发展单元的产业蓬勃发展,蜜蜂养殖、草果种植等以村为发展单元的产业有合作社对接市场。2018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10元,贫困群众收入问题从算账式向记账式转变。

随着中国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中国佤族新米节、沧源国际佤族音乐节等节庆活动的成功举办,沧源县逐渐探索出了一条依托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推进脱贫攻坚的经济转型升级道路。建成了勐卡傣族风情村、芒黑古村落、嘎多月亮古寨等一批传统村落,翁丁原始部落、崖画谷等3个4A级景区创建工作有力推进,《族印.司岗里》大型佤族歌舞剧向世人全景展示了佤族繁衍生息的传奇脉络。佤族文化由群众“自娱自乐”变身为沧源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靓丽名片。

沧源佤族自治县脱贫攻坚文章(临沧市沧源县破解六大难题)(3)

沧源县闯出了一条边疆直过民族地区摆脱绝对贫困的成功路子,阔步迈向筑梦新时代的康庄大道。

深入开展“自强、诚信、感恩”和“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主题教育,从“算好惠民政策账、基础投入算账、产业发展账、个人贡献账”和对比改革开放前后我们“吃什么饭、走什么路、穿什么衣、住什么房”,在鲜明对比当中,激发贫困群众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热爱家乡的情怀,凝聚起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高度共识。同时,将50%以上的县级部门领导干部下派到基层开展遍访贫困村贫困户、提升人居环境行动等活动,与贫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从刷牙理发、洗衣叠被、家具摆放等最基本的生活常识入手,通过手把手交、面对面传,群众自我发展脱贫的意识明显增强,精神面貌实现根本转变,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鱼水一家亲”的氛围更加浓厚。

累计选派1089名干部驻村、4072名干部挂包贫困户,1200名干部挂包非贫困户,实现了对67个贫困村和26个非贫困村辖区驻村挂包农户全覆盖。实施“123”模式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和战斗力。从农村致富带头人、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外出务工返乡人员、退伍军人等人群中遴选124名年轻党员、青年优秀入党积极分子进入村级班子工作,作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培养,使党的基层事业后继有人,推进当前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沧源佤族自治县脱贫攻坚文章(临沧市沧源县破解六大难题)(4)

沧源县闯出了一条边疆直过民族地区摆脱绝对贫困的成功路子,阔步迈向筑梦新时代的康庄大道。

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基层、打基础的重要抓手,有效调动了村组干部发展集体经济和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采取盘活山林土地等集体资源增收一批、用活结余资本入股分红一批、整合项目资金与专业合作社或大户合作分享收益一批、以每个建制村10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为依托发展实体产业增收一批等方式抓好集体经济收入。目前,全县消除了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全县93个建制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均达5万元以上,总量达857.51万元。

云南网记者 黄翘楚 李春林 通讯员 王邦玲 关汪武 摄影报道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