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和文化遗产宣传活动(感受文化遗产魅力)
自然和文化遗产宣传活动(感受文化遗产魅力)“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文化薪火相传多点开花“这次系列活动,既是对全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一次成果展示,更是对文化遗产创新发展的一次实践深化。”秀洲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让秀洲的文化遗产更好“飞入寻常百姓家”,特意安排了非遗成果展、非遗购物节、文旅研学游、传习人故事会、文化遗产科普讲座等一批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文化体验活动,既增强了新生代文化消费者的体验热度,也为非遗的传承播种下薪火相传的种子。近年来,秀洲区不断加大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机制不断强化,挂牌成立了区文物局,出台了《嘉兴市秀洲区文化遗产保护“十四五”规划》等一系列新政策;阵地不断新增,建成了区非遗馆、区农民画馆、秀博园等一大批新阵地;队伍不断壮大,培育出74名各级非遗传承人、96名文保协管员等
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文化遗产是世界文明的源泉、是人类智慧的宝藏、是民族精神的财富、是连古通今的桥梁。今天是第十七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秀洲区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在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拉开帷幕。
领略文化遗产独特风采
幽雅清柔的王店米烧酒、色彩绚丽的秀洲农民画、活灵活现的洪合棕编、精美绝伦的红星刺绣……活动现场,琳琅满目的各色非遗商品匠心独运,涵盖衣食住行各个方面,让市民连连称赞。
“这次系列活动,既是对全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一次成果展示,更是对文化遗产创新发展的一次实践深化。”秀洲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让秀洲的文化遗产更好“飞入寻常百姓家”,特意安排了非遗成果展、非遗购物节、文旅研学游、传习人故事会、文化遗产科普讲座等一批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文化体验活动,既增强了新生代文化消费者的体验热度,也为非遗的传承播种下薪火相传的种子。
近年来,秀洲区不断加大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机制不断强化,挂牌成立了区文物局,出台了《嘉兴市秀洲区文化遗产保护“十四五”规划》等一系列新政策;阵地不断新增,建成了区非遗馆、区农民画馆、秀博园等一大批新阵地;队伍不断壮大,培育出74名各级非遗传承人、96名文保协管员等一大批骨干;品牌不断擦亮,形成了区级农民画、王江泾网船会、油车港香桥会、新塍元宵节、王店朱彝尊文化节等的文化遗产品牌矩阵。
为了让文化遗产更好融入现代生活、赋能产业发展,焕发新的活力,秀洲文化遗产领域的单位和个人长年累月地在默默奉献。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激励秀洲区文化遗产保护群体进一步奋发向上、开拓进取,活动现场为7个优秀非遗传承基地、1个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平台、11名优秀非遗传承人、10名优秀文保协管员、6名优秀文化遗产工作者和35名小小非遗传习人予以表彰。
文化薪火相传多点开花
“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为此,秀洲不断开展“秀洲非遗传习人”“非遗助力双减”“洲洲有非遗”系列培训等活动,将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让传承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积极组织“秀洲八景”等评选,使文化遗产赋能景区建设,为全域旅游目标达成添砖加瓦;精心打造区级非遗创新服务平台,推动传承人群体智慧与区域内产业发展的深度碰撞,为产业升级贡献力量。
活动当天,秀洲还发布了一条可以边玩边学的“守根护脉”秀洲区大运河文化遗产旅游线路。在这条线路上每一个节点都散发着文化遗产温暖的光,有的是网红打卡点,有的是美食目的地,有的是郊游好去处,且涵盖了秀洲两个区级非遗分馆和一个区非遗创新服务中心。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守根护脉”秀遗守护者志愿队,目前已招募了30多名志愿者。
“如果说区级非遗分馆是我们非遗工作的一种延伸,那么区非遗创新服务中心就是我们的一种大胆探索,旨在开拓一条服务非遗传承、赋能产业升级的路径。”秀洲区文旅局副局长沈佳红介绍,目前该中心落地在新塍镇康和桥村知青文化园,本身就是一种融入产业发展的尝试。
接下来,秀洲将进一步强化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增强文化遗产传承力度,推动实现文化遗产连接现代生活、赋能现代产业,绽放秀洲优秀传统文化的迷人光彩。
本文来自【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