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新型磁动力电机(无需混动器的混动技术)

新型磁动力电机(无需混动器的混动技术)启动模式,定子磁场主动正转带动中转子正转。原地发电模式,中转子正转带动定子磁场被动正转发电。油动兼发电模式,中转子带动内转子正转且带动定子磁场被动正转发电。双动力模式,中转子带动内转子正转,定子磁场反转带动内转子正转。纯电动模式,定子磁场主动反转带动内转子正转。回收电模式,内转子正转带动定子磁场被动反转发电。新电机的控制电路控制定子电枢绕组和定子磁场,以中转子连接燃油机,以内转子连接传动轴,就形成了全自动混动系统。传统电机只有一个转子,双转子是电机研发的一个新方向。熟悉电机的朋友知道,大多数双转子电机不能实现三种转速稳定关联互动,无法作为混动器,稳定关联互动是非常难达到的运转性能。新发明电机具有双转子,我们创新了结构,改变了运行逻辑,从而实现三种转速稳定关联互动。如下图,图中,1橙色的是定子,2绿色的是中转子,3蓝色的是内转子。突破性在于,结构创新和运行逻辑创新导致定子磁场转速、中转子转速

以丰田的行星排混动系统THS为代表,传统的混动器是单个行星排,有三个端口。端口一连接燃油机,端口二连接电机,端口三连接传动轴输出混合动力。丰田混动优点是无需离合器切换,全自动混动,这是行星排三个端口互动的模式决定的;缺点是当不需要混动时三个端口不易解耦,不易脱开混动。

丰田混动技术专利具有较高的统治力,非常不易规避改进,其综合性能上很有优势。所以比亚迪和本田另起炉灶,走另一条研究路径,研究并列型混动。并列型混动很大程度上是并列动力和切换动力,而不是混合动力,综合性能上略低一点。

要打破丰田混动专利垄断,必须要突破行星排技术。以前大家的思路是,怎样用组合行星排来替代单个行星排,包括比亚迪也申请过类似专利。这绕开了单个行星排,但组合行星排比单个行星排增加了体积重量,增加了损耗,增加了成本,总是低了一头。我以前研究过用变形结构的非常规单个行星排作为混动器,算是一种研究路径,相比丰田混动器几乎无进步。

现在介绍一种釜底抽薪的混动技术路径:从双转子电机出发,新发明双转子电机兼作为混动器,实现无需独立混动器的全自动混动。

传统电机只有一个转子,双转子是电机研发的一个新方向。熟悉电机的朋友知道,大多数双转子电机不能实现三种转速稳定关联互动,无法作为混动器,稳定关联互动是非常难达到的运转性能。

新发明电机具有双转子,我们创新了结构,改变了运行逻辑,从而实现三种转速稳定关联互动。如下图,图中,1橙色的是定子,2绿色的是中转子,3蓝色的是内转子。

新型磁动力电机(无需混动器的混动技术)(1)

突破性在于,结构创新和运行逻辑创新导致定子磁场转速、中转子转速、内转子转速这三者发生关联互动,形成稳定的转速关系等式:中转子转速=定子磁场转速 内转子转速。这种等式所代表的运转性能非常关键!这三种转速稳定关联互动的模式与行星排混动器三个端口互动的模式非常接近,所以可作为混动器。

新电机的控制电路控制定子电枢绕组和定子磁场,以中转子连接燃油机,以内转子连接传动轴,就形成了全自动混动系统。

启动模式,定子磁场主动正转带动中转子正转。原地发电模式,中转子正转带动定子磁场被动正转发电。油动兼发电模式,中转子带动内转子正转且带动定子磁场被动正转发电。双动力模式,中转子带动内转子正转,定子磁场反转带动内转子正转。纯电动模式,定子磁场主动反转带动内转子正转。回收电模式,内转子正转带动定子磁场被动反转发电。

新双转子电机形成混动系统,不需要任何行星排,没有行星排的机械传动耗损,不需要行星排的润滑维护;不需要外接电机,新电机自带定子电枢绕组和定子磁场,混动器本身就是电机,电机本身就是混动器。无需独立的混动器,整个混动系统体积自重都减小很多。

相比丰田混动,新发明混动系统节约了行星排混动器,节约了重量体积,节约了制造和维护成本。相对比亚迪混动或本田混动,新发明无需离合器切换、节约了离合器,全自动混动综合效率更高。新混动电机还有切换变档成为混动兼变速电机的潜力。专利保护勿侵!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