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为什么不从云南取经(西游记里有四大部洲)
西游记为什么不从云南取经(西游记里有四大部洲)其实在如来佛祖,让观音菩萨去东土寻找取经人之前,说的那一段话中,就已经暗藏了一些玄机。当时佛祖是这样形容东胜神州的:接下来,就逐个分析一下其中的利害关系,以及那些不为人知的因素。在原著中写得很清楚,唐僧取经的出发点,就是南赡部洲的东土大唐,至于终点,就是西牛贺州的灵山雷音寺。而且到最后,经书也只是送到了东土大唐,根本没有送到其他两个地方。然而,不管是如来佛祖还是观音菩萨,他们一直都口口声声说要普度众生,难到其他两大部洲的百姓,就不属于天下众生了吗?更何况佛家一直都讲究众生平等,但是他却只把佛法传给南赡部洲,而不给其他两洲,这样的做法真的是平等吗!还是说如来佛祖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有着其他不为人知的难言之隐呢!答案应该是倾向于后者的,因为《西游记》里的佛家,既然作为一个教派,那肯定是希望信徒越多越好。也就是说如果在正常情况下,他们是没有理由放弃任何一个地方的。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如来佛祖不肯
文/小胖品西游
(《西游记》系列解读第一期)
《西游记》里世界格局的分布,可谓是非常巧妙,分别按照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构造了四大部洲。也就是在开篇时所写到的东胜神洲,北俱芦洲,南赡部洲,还有西牛贺洲。但整部书的绝大部分笔墨,却都局限在南赡部洲和西牛贺洲这两个地方。
因为《西游记》的故事主线就是唐僧取经,而唐僧取经的活动区域,也正是前面提到的这两大部洲。不过这也就引出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天下明明有四大部洲,可是如来佛祖,却为何只把佛法传到南赡部洲,而不传给其他两大部洲呢!
在原著中写得很清楚,唐僧取经的出发点,就是南赡部洲的东土大唐,至于终点,就是西牛贺州的灵山雷音寺。而且到最后,经书也只是送到了东土大唐,根本没有送到其他两个地方。然而,不管是如来佛祖还是观音菩萨,他们一直都口口声声说要普度众生,难到其他两大部洲的百姓,就不属于天下众生了吗?
更何况佛家一直都讲究众生平等,但是他却只把佛法传给南赡部洲,而不给其他两洲,这样的做法真的是平等吗!还是说如来佛祖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有着其他不为人知的难言之隐呢!
答案应该是倾向于后者的,因为《西游记》里的佛家,既然作为一个教派,那肯定是希望信徒越多越好。也就是说如果在正常情况下,他们是没有理由放弃任何一个地方的。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如来佛祖不肯将佛法,传到东胜神洲和北俱芦洲,而偏偏只给了南赡部洲!
接下来,就逐个分析一下其中的利害关系,以及那些不为人知的因素。
其实在如来佛祖,让观音菩萨去东土寻找取经人之前,说的那一段话中,就已经暗藏了一些玄机。当时佛祖是这样形容东胜神州的:
“东胜神洲者,敬天礼地,心爽气平。”
也就是说那里的人们,最敬畏的是天与地。而天则是玉皇大帝的象征,因为他是至高无上的三界之主,端坐九霄之上,人们敬天就等于是敬他。那么这样就可以认为,东胜神州的人,信奉的就是玉皇大帝。同时这也就是如来佛祖,不向东胜神州传播佛法的原因。
因为众所周知,佛家能有今日的局面,其实都是在玉皇大帝的扶持之下,才达到这一步的。试想,如果玉皇大帝当初,没有给佛家降服孙悟空,在三界中扬名立万的机会。佛祖又如何能够,在安天大会上得到三界的认可。
兰盆会
若是没有这个前提,之后的兰盆会也就无法举行,那么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取经计划。因为西天取经的计划,就是从兰盆会开始着手布局的,比如唐僧就是在兰盆会之后被贬下凡的,这也就象征着佛法东渡的开端。所以说佛家能够逐渐昌盛,其实都是玉皇大帝在背后支持。包括取经的时候,玉帝曾经承诺观音菩萨,叫天天应,让六丁六甲四值功曹,时刻伴随唐僧左右,保护他的安全。这就可以看出玉帝对于佛家,是开了很多绿灯的。
但也正因如此,佛祖才不能对东胜神州下手。因为他也知道,佛家能有今天,其实都得仰仗玉帝。而东胜神州的人又都是玉皇大帝的信徒,如果他将佛法传到那里,不就等于是在跟玉皇大帝抢人吗!虽说玉帝掌管三界,或许并不在乎信徒的多少,但是他作为一个帝王,又有谁能够真正猜透他的心思呢!
所以如来佛祖对待这个地方,那你对他也就不得不敬而远之。万一要是真把玉帝给惹火了的话,那么佛家的未来也就没有了。因为玉皇大帝身为三界之主,既然能够把佛家捧起来,自然也能够把它打回原形,甚至是更严重的后果。
总而言之,佛祖不把佛法传到东胜神州的原因,就是因为那里的人是玉皇大帝的信徒,他无论如何,也不敢赌上佛家的未来,去虎口夺食。
佛法为何不传入北俱芦洲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在佛祖的话中也同样有迹可循:
“北巨芦洲者,虽好杀生,只因糊口,性拙情疏,无多作践。”
从这番话里就可以推断出,北俱芦洲的人,那应该都是以杀生为业,才能养家糊口。说白了,也就是以打猎之类的活动为生。而且他们的生活方式也非常简单,或者说他们并没有发展出,太高的文明程度。因为性拙劣情疏,就说明他们的生活状况不太好,没有太多的精力去思考人生,平时也只能养家糊口罢了。说的再明白一些,就是那里的人们,似乎还都处在一种比较原始的生活状态之下,很有可能连字都不认识。那么以这样的情况,他们又怎么能理解得了高深的佛法呢!
最重要的是,就在佛家有一条非常严明的禁律,就是禁止杀生。那可是人家北俱芦洲的百姓,又是以杀生为业,唯一的生活来源就是靠打猎。如果禁止他们杀生,不就等于要让他们活活饿死嘛!
佛教
但是反观佛家,估计也不可能因为他们改变宗旨,放开杀生这条戒律。那么结果也就只能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因为两者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冲突,如果接受佛法他们就得饿死,而在生命和佛法之间,恐怕他们会很坚定地选择前者。
更何况在北俱芦洲,还有一个身份地位和实力都非常强大的人物。那就是《西游记》中提到的真武大帝,又称九天荡魔祖师。
原著中有原文如下:
“我当年威镇北方,统摄真武之位,剪伐天下妖邪,乃奉玉帝敕旨。后又披发跣足,踏腾蛇神龟,领五雷神将、巨虬狮子、猛兽毒龙,收降东北方黑气妖氛,乃奉元始天尊符召。今日静享武当山,安逸太和殿,一向海岳平宁,乾坤清泰。”
这是真武大帝像孙悟空的自述,大概意思就是说,他当年曾经亲自斩妖除魔,平定北方,因此才成就了真武大帝之位。换句话说,那里就是他的大本营,现在他虽然在南赡部洲安享太平,但是北俱芦洲依然是他的势力范围。如果佛家想要染指北俱芦洲的话,恐怕他会第一个不答应。
真武大帝
然而面对如此强大的人物,估计如来佛祖也得掂量一下。因为这个真武大帝,可是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对抗北方所有妖魔的恐怖存在。虽然原著中没有透露他的真正实力,但估计也不会在如来佛祖之下。
由此可见,佛法在北俱芦洲那边根本就是行不通的。因为不管是那里人们的文化程度,还是生活方式,都与佛家的思想格格不入。而且还有真武大帝,这个异常强大的潜在对手。所以说如来佛祖,不将佛法传往北俱芦洲,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
如来佛祖选择南赡部洲的原因其实关于将佛法传去南赡部洲的原因,如来佛祖是这样说的:
“那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
不过事实上应该并非像他说的这样,因为当时的东土大唐,正值贞观年间,乃是千百年不遇的太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经济繁荣富足,国家也是文明昌盛。根本就不存在如来佛祖所说的贪淫乐祸,遍地杀伐。也就是说他的这些说法,其实都只不过是传法的借口,那么他真正的目的和出发点又是什么呢!
本四大部洲图片来源网络
其实这就涉及到了,南赡部洲所在的地理位置,因为这个因素,可以给佛教带来十分巨大的影响。因为如果将《西游记》里的四大部洲,画成一个平面图的话,处在南赡部洲的东土大唐,正好在四大部洲最靠中心的位置,尤其是长安,基本上就是中心点。而灵山,则处在西牛贺洲西部边缘的位置。
如果从东土大唐走到灵山,除了在南赡部洲走的那一段路程之外,其实大部分行程,都在西牛贺洲的地界。这样一来,唐僧取经就要走过大半个西牛贺州,这也是如来佛祖的高明打算之一。因为这样他就可以通过取经团队,把走过的每一处地方,都来一次彻底的大清洗。
比如乌鸡国,车迟国,女儿国,还有凤仙郡,这些国度和地域都在犀牛贺州之内。但是这些地方的民众,却都不信奉佛家,反而有些人还信奉道家。尤其是车迟国,被三个道士完全掌握在手中,连国王都对他们言听计从。
其实如果说他们只是单纯的不信奉佛家,倒也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但问题是他们一旦信奉道家,不就等于是在挖佛家的墙角吗!佛家自己的地盘上,却被外来势力插了一脚,这样的情况是一种非常不好的局面。
可是以如来佛祖或者观音菩萨的身份,倘若直接去干涉这些事情的话,不仅会有失身份,而且还极有可能引起道家的神仙们,跟他们形成大规模对抗。可即便他们不能插手,但事情还是必须要解决的,所以也就只有借助孙悟空他们的能力,去改变这些人的信仰。因为他们虽然都是取经人,是佛家的弟子,不过却只是几个行脚僧,不会引起太大的波澜,同时又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这实在是一部非常高明的棋。
还有就是上文提到的,东土大唐的长安,处在《西游记》世界的最中心点。这一点,也是十分有利于佛法日后传播的。因为如果把佛法比作是光源的话,那么放在中央,就可以向四面八方覆盖,迅速传遍能够传到的地方。可如果是在边缘地区传播的话,它的覆盖面就会小上很多,甚至只能沿着一条线,向内传播。也就是说,把佛法传入东土大唐,其实是一步非常高瞻远瞩的战略计划。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加速佛法的扩散,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普度天下的效果。
而且东土大唐的人,又处在真正的太平盛世,不管是文化素质还是生活水平,都处在《西游记》中的最高水准,跟北俱芦洲相比,简直就是两个极端。所以说,南赡部洲其实是最适合佛法传播的地方。因为人的生活水平一旦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越来越爱惜生命,都想着能够颐养天年,长命百岁。
而正好佛法又兼具这样的功能,就如佛祖所说:
“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
可见西牛贺州的大部分人,都能够达到长寿,固寿,这不正是东土大唐的百姓,所向往的境界嘛!有这个条件作为支撑,那么佛法在这里的传播,也就会变得更加容易。
总的来讲,无论是从战略眼光,还是受认可程度,以及对于佛家自身带来的好处来说,南赡部洲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因为通过把佛法传到那里,不仅可以让唐僧和孙悟空等人,在西天取经的过程中,为佛教扫清自己的地盘,巩固佛家的势力。而且还能在日后,打造出一个非常高效的传播平台,将佛法快速传遍天下。再加上这里的百姓,又特别容易接受佛法,所以如来佛祖,才会将佛法传至南赡部洲。这正是权衡利弊之后的结果,也是他为佛家规划未来,深谋远虑的体现。
佛祖
总结与感悟其实说到最后,不是如来佛祖不愿意把佛法,传到东胜神洲和北俱芦洲。而是因为现实的条件,根本就不允许他这样做。首先他得对不起玉皇大帝,那么也就必须放弃东胜神州。再者北俱芦洲的实际情况,确实也并不适合佛家发展,同时那里也是真武大帝的大本营,所以北俱芦洲也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而南赡部洲,则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讲,都很适合佛家在那里立足,而且对于日后的发展也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甚至还可以通过唐僧取经,完成西牛贺州内部的统一大业。所以佛家有足够充分的理由,选择南赡部洲作为传播佛法的对象。
如来佛祖这样的战略眼光,和高超的布局技巧,不管是放在什么地方,其实都有很大的借鉴价值。一个人想要在社会上立足,想要把人生过的精彩圆满,就很有必要学习这样的智慧。可见在解读名著的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希望这篇文章对你能够有所帮助,也感谢大家,长久以来的支持与关注,今后还有更多的心得与感悟和大家分享,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