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旧回忆:黄埔人 这次主角是你 快来晒出你的
黄埔旧回忆:黄埔人 这次主角是你 快来晒出你的这一个个不平凡的改变日新月异的模样也是广州开发区建区35周年这些年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有了
不知不觉间
2019已经过去三分之二了
国庆马上就到了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也是广州开发区建区35周年
这些年来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有了
日新月异的模样
这一个个不平凡的改变
被记录在一张张纸上
被刻画在一件件物品上
也载入了小伙伴们的心里
每个街坊都有独家的
“黄埔记忆”
那么,你是否愿意
把自己这份“珍宝”分享出来呢?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广州开发区建区35周年,充分展现和记录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广州开发区建区以来我区发展历程和人民群众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黄埔区国家档案馆、广州开发区城市建设和房地产档案馆拟联合以“新中国的黄埔记忆、开发区的蝶变之路”为主题,向社会各界征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广州开发区建区35周年以来具有重要价值的档案资料及实物。
▌征集范围
✦ 反映我区重要历史变迁的档案资料及实物
如老物件、老照片、手稿、图文影音和公司、商铺牌匾等实物资料,以及各个历史时期重大活动、重大事件的文字、图表、声像、实物等。
✦ 反映我区城乡建设的档案资料及实物
如城市变迁、经济繁荣、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及民生建设过程等档案资料及实物,特别是重大建设项目,以及城市景观、市政设施、交通运输、名胜古迹发生变迁,城市更新中的今昔对比照片、地图、航拍图、视频、实物等各种载体档案资料。
✦ 反映我区历史文化和社会风俗的档案资料及实物
如记录我区各个历史阶段面貌、反映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变化的档案资料及实物,包括各种版本的志书、年谱、族谱、家谱、民谚、民谣、票证、证章、商标、契约、图案、报纸等,以及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等。
✦ 反映我区名人名家的档案资料及实物
如关于黄埔籍历史名人或在我区工作、生活过的,具有较高声望的国内外知名人士,各行各业有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在工作、生活及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手稿、手迹、著述、信件、日记、印章等标志性档案资料及实物。
✦ 其它具有重要价值的档案资料及实物
▌征集要求
✦ 征集物品不限材质、造型、工艺、用途等,外观要完整,无明显缺损变形,非仿制品,能够反映时代印记和历史;
✦ 老照片要影像清晰,内容真实无涂改,原始照片或翻拍照片均可,尺寸不限,尽可能注明内容、时间地点、片中重要人物姓名及背景、拍摄者等简要情况;
✦ 实物资料应符合法律规定,不得侵犯他人权益(著作权、名誉权、肖像权等)。如发生侵权纠纷,责任由提供者承担。
▌征集方式及归属说明
✦ 本次征集活动本着自愿的原则,采取无偿捐赠的方式,活动后主办单位将向单位或个人颁发《捐赠收藏证书》;
✦ 对确有价值而本人不愿捐赠原件的,可向档案馆捐赠复制件;捐赠人不具备复制条件的,可由档案馆协助复制;
✦ 凡捐赠进黄埔区国家档案馆和广州开发区城市建设和房地产档案馆的档案,经专家鉴定后由黄埔区国家档案馆和广州开发区城市建设和房地产档案馆永久保存,其所有权归属国家;
✦ 凡向黄埔区国家档案馆和广州开发区城市建设和房地产档案馆捐赠档案资料的单位和个人,对其捐赠的档案资料服务享有优先权,并可对其档案资料中不宜向社会开放的部分提出限制利用的意见,档案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维护其合法权益。
▌征集方式及归属说明
本次征集活动将由主办单位邀请相关专家成立评定小组进行鉴定,凡符合档案资料征集范围的单位和个人,可以采取面谈、委托代理人、信函、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与档案馆联系。
征集时间:即日起至9月30日
投递方式
——实物这样投
来件请寄“广州市黄埔区国家档案馆”或“广州开发区城市建设和房地产档案馆”,并在信封上注明“档案资料及实物征集”字样。
邮寄地址:广州市黄埔区开萝大道6号
电话:020-82512175
邮编:510530
——数字产品这样投
数码照片请备注好照片的标题、拍摄时间、照片内容等相关介绍后,发至档案馆电子邮箱,并在主题中注明“档案资料及实物征集”字样。
贵重物件或不便携带的物件,也可先将物件拍照并备注好物件名称、用途、价值等相关情况后发至电子邮箱,经档案馆确认后,再协商进馆事宜。
——联系方式
黄埔区国家档案馆
020—82111165
hpdaj@hp.gov.cn
广州开发区城市建设和房地产档案馆
020—82113466
87549694@qq.com
这一份献给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广州开发区建区35周年的生日礼物
你是否也想参与其中呢?
那就拿出自己的“珍宝”
与小伙伴们一起分享吧!
素材来源丨区档案馆、区城建档案馆
编辑丨一韦
转载请注明丨广州黄埔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