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at the zoo10分钟微课(第二十二期微课堂来喝水吧讲座回顾)

at the zoo10分钟微课(第二十二期微课堂来喝水吧讲座回顾)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从事八年绘本教学【分享嘉宾】黄磊 ★全球销量超300万册★《纽约时报》超级畅销书★荣获十余项国际图书大奖

今天童书分享汇带来的童书是《来喝水吧》

这本书里有整个世界 :

本书适读年龄:儿童以及认为自己是儿童的读者

★历经数年精心绘制

★全球销量超300万册

★《纽约时报》超级畅销书

★荣获十余项国际图书大奖

【分享嘉宾】黄磊

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从事八年绘本教学

国培巡回讲学讲师

在总参谋部教师绘本教学竞赛中获一等奖

现任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培训师

各位爱阅读的妈妈,下午好,非常高兴能和大家一起交流儿童绘本。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本我个人认为非常有内涵、值得大家反复阅读的好书——《来喝水吧》

相信大家都看过不少绘本,对绘本一点都不陌生。但是我们往往在看绘本的过程中,常常忽略掉一个最重要的信息。

绘本的灵魂工程师——作者。

读作者非常重要,你会发现很多信息。当然,读这本书也不例外。

首先,我们来认识作者。

这本书的作者,葛瑞米.贝斯,是全澳洲著名的儿童绘本作家。

at the zoo10分钟微课(第二十二期微课堂来喝水吧讲座回顾)(1)

是同一个作者哦

这是作者年轻时候的照片,现在他已经有五十多岁了。

至今为止,他只创作了11部作品,每一部都是经典。也因此,创造了单册绘本全球销量超过300万册的佳绩。

他非常喜欢旅行,旅行常常给他带来创作灵感。这一部作品,就是他在非洲肯尼亚旅行的时候创作的。

他有三个孩子。为什么着重强调这一点呢?

因为他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他了解孩子、懂得孩子的需求,所以才能创作出孩子们喜欢的好绘本。

了解完了作者,我们再来看绘本的内容。

《来喝水吧》到底讲述着一个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at the zoo10分钟微课(第二十二期微课堂来喝水吧讲座回顾)(2)

这是一个隐秘的水洼,随着季节的变化,这里的水时多时少。

所有的动物不约而同,全都来到了这里,只想把水喝饱。

谁来了呢?

at the zoo10分钟微课(第二十二期微课堂来喝水吧讲座回顾)(3)

at the zoo10分钟微课(第二十二期微课堂来喝水吧讲座回顾)(4)

at the zoo10分钟微课(第二十二期微课堂来喝水吧讲座回顾)(5)

at the zoo10分钟微课(第二十二期微课堂来喝水吧讲座回顾)(6)

at the zoo10分钟微课(第二十二期微课堂来喝水吧讲座回顾)(7)

at the zoo10分钟微课(第二十二期微课堂来喝水吧讲座回顾)(8)

at the zoo10分钟微课(第二十二期微课堂来喝水吧讲座回顾)(9)

at the zoo10分钟微课(第二十二期微课堂来喝水吧讲座回顾)(10)

at the zoo10分钟微课(第二十二期微课堂来喝水吧讲座回顾)(11)

at the zoo10分钟微课(第二十二期微课堂来喝水吧讲座回顾)(12)

at the zoo10分钟微课(第二十二期微课堂来喝水吧讲座回顾)(13)

at the zoo10分钟微课(第二十二期微课堂来喝水吧讲座回顾)(14)

at the zoo10分钟微课(第二十二期微课堂来喝水吧讲座回顾)(15)

at the zoo10分钟微课(第二十二期微课堂来喝水吧讲座回顾)(16)

绘本欣赏完了,大家在第一遍阅读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呢?

如果是成人看,可能首先会被画面中的主体动物所吸引,犀牛、老虎、巨嘴鸟…等等。

如果你更细心一点,可能会发现动物数量的变化是1~10的升序。

at the zoo10分钟微课(第二十二期微课堂来喝水吧讲座回顾)(17)

而水洼的水量则是随着动物的增多而慢慢减少的。

它是一本故事书,讲述了一个关于水和生命循环不息的大故事。

1-10动物数量增加

如果孩子们来看呢?

从他们的角度,可能会发现一些和我们不一样的小故事。

at the zoo10分钟微课(第二十二期微课堂来喝水吧讲座回顾)(18)

每一副画面中小青蛙的数量、形态、心情都是不一样的,你发现了吗?

水量充足的时候,小青蛙的神态是轻松而悠闲的,它们享受着充足的水资源带来的满足感。

at the zoo10分钟微课(第二十二期微课堂来喝水吧讲座回顾)(19)

当出现水位危机的时候,青蛙们开始焦虑而担忧。

at the zoo10分钟微课(第二十二期微课堂来喝水吧讲座回顾)(20)

最后留下的这只青蛙,不得不因为水的消失,拎着行李箱准备跑路了。

作者用这种有趣的、孩子们能够接受的方式传达着一个信息:水的重要性!

at the zoo10分钟微课(第二十二期微课堂来喝水吧讲座回顾)(21)

前段时间去参加一个绘本讲座,听到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如果一本绘本你没有看8遍10遍,就算白读。

作为一个爱绘本的人,我非常认同。确实,任何一个绘本,都不能只看一遍,否则你就只看到了百分之二十。

如果你带着孩子阅读第二遍,你会发现它是一本语文书。你发现书里的3种文字了吗?阿拉伯数字、英语和中文。

孩子虽然不需要去认识每一种文字,但他会对不同文字的表现形式感兴趣,能够进行初步感知,增加感性经验。

下次他再见到这几种文字的时候,一定会拉着你的手说:妈妈,我见过!

书里还有大量的词汇:量词、动物名词、形容喝水动作的词语和拟声词。

at the zoo10分钟微课(第二十二期微课堂来喝水吧讲座回顾)(22)

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丰富孩子的词汇量,为他们完整的语言表达和以后小学时期的书写做准备。

这本绘本的编辑老师非常用心,在配套的导读手册里还编写了好听的故事童谣。

at the zoo10分钟微课(第二十二期微课堂来喝水吧讲座回顾)(23)

童谣是发展孩子语言表达非常好的一种载体,因为它朗朗上口,节奏感十足。

孩子们在熟悉、理解了绘本内容后,我们可以和他们玩一玩这样的语言游戏。 阅读第三遍,我们来玩一个数字游戏。这本绘本中隐藏着许多我们很难发现的“谜”。

“谜”在哪里呢?让我们来一场神奇的发现之旅吧!

at the zoo10分钟微课(第二十二期微课堂来喝水吧讲座回顾)(24)

这个场景里,你发现了几只动物?

这个场景里,出现了21只动物。

让我们来揭晓答案。

at the zoo10分钟微课(第二十二期微课堂来喝水吧讲座回顾)(25)

第一页是有的,给大家一个提示,后面的需要大家自己去找哦

其实每一个场景中动物的数量加起来都是21,其中有10种动物隐藏在场景的各个地方。

大家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一玩这个游戏,比一比看谁找得多。不仅能够发展孩子的观察能力、认知能力,更能增进亲子感情。

at the zoo10分钟微课(第二十二期微课堂来喝水吧讲座回顾)(26)

每一个场景的上下窄幅中会出现10种动物的剪影,这10种动物就是隐藏动物的提示。你可以在这里找到隐藏动物的名称。

随着水资源的减少青蛙的数量也在递减…但是页面中所有动物相加的数量是相同的,体现生态平衡。所以说这也是一个有趣的数字游戏。另外,在导读手册里,你还可以进一步了解那些喝水的“主角”。

at the zoo10分钟微课(第二十二期微课堂来喝水吧讲座回顾)(27)

好的,再看一次,你发现他是一本地理书了吗?

at the zoo10分钟微课(第二十二期微课堂来喝水吧讲座回顾)(28)

猜猜这是哪里?其实作者已经给了我们提示。你发现后面远景的物体了吗?

at the zoo10分钟微课(第二十二期微课堂来喝水吧讲座回顾)(29)

它是非洲的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雪山

最能代表非洲地区的物体

还记得那只非常有礼貌的动物吗?“您先请。”“哦,不不,还是您先请”

那熊猫代表哪里呢?

好的,顺着刚才的思路想,熊猫那一张背后对应的物体是什么呢?

at the zoo10分钟微课(第二十二期微课堂来喝水吧讲座回顾)(30)

万里长城

世界十大奇迹之一——我们的骄傲

非洲大草原,印度泰姬陵,巴西基督山,美国红杉林,中国长城……

另外,在导读手册里,也对这十个区域做了普及,让孩子们能够更深入地进行了解。

场景中出现的代表性动植物和建筑,能让孩子们感受到不同地区的地貌和文化。

比如,如果不看这个绘本,我根本不知道有一个地方叫加拉帕戈斯群岛,也不会认识角马和红尾蚺。

当然,这些信息并不需要一次性给孩子,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他会慢慢关注到新的内容点。

这也是好绘本的价值,能够反反复复,一读再读。

再读一遍,请大家关注这张图片。

at the zoo10分钟微课(第二十二期微课堂来喝水吧讲座回顾)(31)

刚开始,我并没有什么感受和发现,只看到了枯树枝和干裂的土地。

但是如果你有一双智慧的眼睛,就能发现在这幅荒芜的场景中好像隐藏了些什么。

发现了吗?

at the zoo10分钟微课(第二十二期微课堂来喝水吧讲座回顾)(32)

有十种动物隐藏其中。雷蛇、海滨灰雀、罗德里格斯巨龟、原牛、渡渡鸟…这十种动物,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因为人类的大量捕杀和对环境的破坏而从此灭绝…

比如,我们最熟悉的两种动物。

at the zoo10分钟微课(第二十二期微课堂来喝水吧讲座回顾)(33)

at the zoo10分钟微课(第二十二期微课堂来喝水吧讲座回顾)(34)

at the zoo10分钟微课(第二十二期微课堂来喝水吧讲座回顾)(35)

看到这滴水,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没有固定答案,我们鼓励孩子自己感受,大胆表达。

比如,我曾经听到一位女孩儿说,它像眼泪。

最后,故事里说所有的动物都回来了。

at the zoo10分钟微课(第二十二期微课堂来喝水吧讲座回顾)(36)

左上角的那颗蓝色的球是什么?有没有发现它特别蓝,特别亮?它甚至映出了植物和巨嘴鸟的影子。

它更像一面镜子,仿佛在告诉我们:我们怎样对待地球,地球就会怎样对待我们

《来喝水吧》给与了我们3个命题。

一个永恒的哲学命题——水是生命之源。

一个永恒的科学命题——水是可以循环的。

一个永恒的环保命题——水是大自然的,它不一定需要我们,但我们需要它!

我们刚才读了多少遍呢?你读完了这个故事吗?不,你一定没发现,这本书里,其实还藏有更多的秘密!

比如:那一颗似“珍珠”的水滴里,藏了些什么呢?书里有一张完整的世界地图,你发现了吗?

这本绘本,文和图的作者都是葛瑞米.贝斯,他非常尊重自己的作品,因此他在每一幅画面中都留下了自己的签名,当然,这并不容易发现,去找找吧!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陪伴和聆听,辛苦了,谢谢!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