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宋徽宗曹评(清平乐狄青就是死在沙滩上的)
清平乐宋徽宗曹评(清平乐狄青就是死在沙滩上的)皇祐四年,狄青突然被推上前台,成了大宋圈里的主角。狄青。皇祐。就简单开说,如果皇祐之前那些大神是都是“前浪”,那么皇祐之后的浪就都是“后浪”。群浪争流之际,其中涌现了一头“巨浪”。
大宋圈里也有“前浪”和“后浪”。
我上次写文说,庆历新政是给庆历君子们拆了的,这次改革才改了一年,就彻底失败了。
清平乐——你们“男神”毁了的大宋朝
可能是仁宗也觉着这次改革失败得有点太尬了,于是他迅速改元。
皇祐。
就简单开说,如果皇祐之前那些大神是都是“前浪”,那么皇祐之后的浪就都是“后浪”。
群浪争流之际,其中涌现了一头“巨浪”。
狄青。
皇祐四年,狄青突然被推上前台,成了大宋圈里的主角。
他被加以枢密副使加宣徽南院使、荆湖南北路宣抚使、提举广南东西路经制盗贼事,
blablabla官衔很长。
就是一个活儿:剿总总司令。
他还被授予了大宋圈武将从未有过的权力:
“便宜行事”
他一次给发了这么大委任状,是因为广西的侬智高兴兵作乱。
侬军袭掠如火,不到半个月,攻破岭南重镇邕州(今广西南宁),之后接连攻克横、贵、龚、藤、浔、梧、封、康、端、英、韶、昭等十余州,准备攻入湖南、湖北。
而大宋圈里,青黄不接,一片凄凉。
去找韩琦,他在河北很忙,找庞籍,他在中央也很忙,找范仲淹吧,他挂了,种世衡也挂了。
前浪们不是垂垂老矣,就是风流云散,天下兴亡,只能靠狄青的这个后浪了。
二狄青浪起来,就特别猛。
大军南征,直抵广西。
他先是兵发宾州,直逼昆仑关,突然又好自弄暇,给士兵们一人发了一堆零花钱,让他们在宾州逍遥快活,与民同乐。
那天正好是上元节,狄青又在军营广开宴席,大奏管弦,欢饮通宵达旦。
宾州一片火树银花张灯结彩之时,狄青突然辞席而去,不告而别。
夜深露重,二更天,他已经横刀在腰,遍身甲胄,和一队精中选精的彪悍部曲直扑昆仑关。
其实侬智高就只是蛮子。
他之前只是广源州的一个少民领袖,因为自己的部族被交趾国勒索太甚,他屡求北宋庇佑,北宋置之不理,他一怒之下才兴兵起义。
他能祸祸这么大,完全是因为大宋承平太久了,实在太水了,于是他就飞上浪尖了。
他根本没意识到昆仑关是广西的门户,堵死昆仑关,广西就别有一乾坤,所以他对昆仑关并不重视。
狄青轻而易举摘下昆仑关,等于把侬智高堵在了西垂。
昆仑一破,大军动如脱兔,十天之内,狄青已经逼近邕州。
正月十八,五万叛军和狄青主力决战邕州城北。
侬智高军滕牌弯刀,呼啸跳跃,大宋西军,铁甲横槊,持重稳健。
两军一场好杀,打到天摇地动,柴尽山空。
最终狄青险胜。
侬智高逃去大理投靠段王爷了。
这场混乱的叛乱的迅速平定了。
然后狄青的悲剧迅速就来了。
三大宋圈里的规矩是重文轻武,武将再怎么牛逼都有一个天花板,枢密院。
所谓宋时,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就是因为统兵之权虽然在将,可发兵之权在枢密院。
图中:范仲淹,贾昌朝,韩琦均为知枢密院
如果没有枢密院的命令,武将一动都不能动。
而狄青平定侬智高之后,宋仁宗太高兴了,于是决定给狄青升枢密使,加同平章事。
这啥意思,就是枢密院活儿狄青可以兼了,宰相的活儿也兼了,身兼军政两大权,出将入相,人生圆满了!
大宋自真宗之后就没有这么牛逼的武人,一下子群议沸腾——
首先是平章事庞籍出来反对:
曹彬平定江南,灭了南唐,擒获李煜,功莫大焉。他想当枢密使,太祖不许,如果武将做了枢密使,假使再立战功,还能拿什么封赏他们?”
接着是知制诰刘敞,他说:
“狄青一人大权独揽,整个荆湖、广南地区兵力都由他支配。有这样的资源,换谁都能打胜仗。轮到他,不是他厉害,只是他侥幸而已”
舆论风起云涌,一浪高过一浪。
又有一天晚上狄青帅府里焚烧纸钱,因为开封府禁止晚上烧纸,所以帅府里烧火特别引人注意。
民间传说,狄帅府昨夜平地起红光,将天际照得明亮如昼。
刘敞听到了,就阴阳怪气四处传:
“想当年朱全忠居住在午沟时,屋里时常出现怪光,狄青家里的怪火,跟朱全忠当年差不多呀。”
朱全忠就是朱温,篡唐的武人。
朱温就朱温,刘敞非要说个朱“全忠”,用来比拟狄青,满满都是讥讽。
这算是火攻,后面还有“水攻”。
当年五月,天降大雨,汴水暴涨。狄青和一些官员的府邸在汴河岸边,没于水中无法居住。仁宗体谅臣子,下令开放大相国寺,允许受灾官员暂时在此栖身。
这时又爆出一个诡异传言——
有人看见磅礴大雨中,狄青身着黄色衣褂,在大相国寺的正殿前踱来踱去。(出自宋史.狄青传)
淡黄色的袍子,蓬松的长发,枢密院使的身份,手握重兵的大将。
是不是特别像一个人?
宋太祖。
就是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一条杆棒等身齐,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的宋太祖。
这一下言官们要爆了。
太祖爷积累了这么多斗争经验,难道是奉送给狄青这样的武人做礼物的呢?
绝对不行!
太祖这个前浪,才是大宋圈唯一排空去的“巨浪”,绝不允许再有后浪了!!
四上一篇我提了一下欧阳修“盗甥”的八卦,很多人都不高兴,都说我这是用野史诽谤前贤。
那么今天我再说下欧阳修,在狄青死在沙滩时,他这个“前浪”干了什么。
提到欧阳修之前,我必须提一下秦桧。
就是整死岳飞的那个秦桧。
秦桧给岳飞定了谋逆大罪之后,告诉了韩世忠,韩世忠问,真有这事吗?
秦桧想了半天,说出了千古名句:
莫须有…(或者有)
韩世忠和岳飞的关系并不好,不过一瞬之间,他也被气到直接呛声:
相公!!“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所以我说韩世忠和秦桧还算个正经人。
一个正正经经做军阀,一个正正经经做流氓。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一点也不藏着掖着。
有些人就和他们不太一样。
当狄青的事儿闹得沸沸扬扬时,仁宗又再一次来咨询“稳重”的欧阳修。
欧阳修连上四道劄子,开始都是说狄青勇武过人,战功赫赫,体恤士卒种种好处。
然而最后突然一个反转:
“狄青既能以勇气服人,又会训练部队,恩抚将士,他在军队里号召力太大了。这就是隐患!”(《乞罢狄青枢密院之任》.欧阳修。)
这逻辑?
问题不在于狄青有问题,问题就在于狄青没有问题。
真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原来前浪就是这么对付后浪的。
所以,天下只有浪打浪,从来没有的浪推浪。
五狄青被这些前浪们一统组合拳,彻底打趴下。
至和二年,仁宗罢狄青枢密使,加同平章事,判陈州。
狄青心思太单纯,搞不懂那些文官那些弯弯绕绕,于是就跑去问文彦博,到底我为什么被罢了?
嗯,就是电视剧里的文彦博。那个和韩琦,富弼一起并称社稷重臣,威重八方的文彦博。
文彦博冷冷地说:不为什么。朝廷怀疑你。
狄青说:我是忠臣,我是站你们这边的啊!
文彦博又淡淡回答:太祖也是周世宗的忠臣。
太祖岂非周世宗之忠臣?
狄青愤懑之极,去陈州之后不到几个月,嘴生毒疮,生生抑郁而死。
令人起疑的是,在狄青被贬的同时,又一个前浪出现了,本来在河北的韩琦再次入朝,顶了狄青的位置,接任枢密使。
这让我产生一种错觉—
庞籍,张敞,欧阳修,文彦博,韩琦这些人联手策划了一次行动,代号就是——
“只教前浪压后浪,狄青死在沙滩上”
六狄青很诚实。
打下邕州时,士兵发现有一具尸体,身着黄袍,头戴金冠,大家都觉得这就是侬智高,鼓动狄青上报,让仁宗高兴高兴。
可是狄青坚决反对,他说:这可能是侬智高的金蝉脱壳之计,不可以此蒙蔽圣听。
他在枢密院时,脸上有刺青,和白净的士大夫们站在一起时有点扎眼。仁宗看了就跟他说:太医院有专门的药,可以帮你点掉。
狄青说:“陛下擢臣,不问门第,臣愿留下这黥字,使天下人得知,朝廷对贱儿一样会因功擢拔。”
狄青还很爱读书,也很愿意听前辈们的教导。比如范仲淹的话他就很爱听,范大爷跟他说:为将若不知天下古今之事,匹夫之勇耳。”又送他一本左氏春秋。
然后狄青就跟关二爷似的一直捧着读。
他这么天真,这么努力,或许是觉得真的有选择,在个“清平乐”的时代,武人也可以选择做郭子仪,也可以选择做李靖。出将入相,光耀门庭。
结果,前浪奔涌,大江东去了,没有卷起千堆雪,而是把英雄浪淘尽了。
我不能说他错了。一将成名万骨枯,人的路的都是自己选的,狄青至少选了自己路。
问题就是:有选择的自由,不代表你可以选择自由。
比如杨业,狄青,岳飞的菜单上根本就没有“自由”这一项,只有战死,冤死,战死,冤死,一二一开步走去死。
这就是他们命,一个时代,一群体的塑像。
你再看上文中提到的文彦博,他又是另一种命。这大爷历时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五朝,官至太师,太子少保。他熬死了狄青,韩琦,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章惇,活到九十二岁,身经百战,还是谈笑风生。
所以,人的命,除了个人努力,有时真的还要看看历史的进程。
所以呢
后浪,如果论命就耗不过前浪,还想别的,就真的太年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