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老剃头匠(90多岁的老剃头匠让人敬佩的一生)
真实的老剃头匠(90多岁的老剃头匠让人敬佩的一生)巷子里邻居和他热情打着招呼,问他去哪,他说去德胜门有事。并用长毛巾包裹好摆钟推着小三轮出门了。起床后他发现摆钟停摆,指针停在了五点五十五分。他拿起了桌上杯子里的假牙熟练的放入口中,大衣口掏出梳子对着镜子整理着满头白发。
敬大爷是老北京城为数不多的传统老剃头匠
90多岁身体依然硬朗
清晨摆钟轰鸣
敬大爷起床开始了平凡的一天。
起床后他发现摆钟停摆,指针停在了五点五十五分。
他拿起了桌上杯子里的假牙熟练的放入口中,
大衣口掏出梳子对着镜子整理着满头白发。
并用长毛巾包裹好摆钟推着小三轮出门了。
巷子里邻居和他热情打着招呼,问他去哪,他说去德胜门有事。
路上他偶遇自己的老主顾爆肚张大爷,这位就是电影开头轻松享受剃头服务的张大爷。
望着敬大爷远去的身影,
张大爷自豪的对自己儿子说:“像敬大爷这么大岁数了,九十多了,腿脚多利落啊 嘿”
儿子:“爸 敬大爷给您理多少年发了”
“二十多年了 那会还没你呢”
“嘿 你什么脑子啊 我今年都五十多了”儿子又道
敬大爷拎着摆钟来到钟表维修店,
学徒模样的店员拆开钟表后被一边老板支开,
摆弄了下钟表客气的对敬大爷标明了自己的立场:“你看啊 您这钟可是有年头了 都快成老古董了 到现在还能走 就已经是很不错了 要我说嘛 慢就慢点儿 就怕修了给您修不好 再给您老弄坏了 要么 大爷 您这钟啊 哪天它彻底不走了 停掉了 我呀 准保给您修 修不好不要钱 您看怎么样”
说着老板还不忘向大爷推荐他的电子表
见敬大爷无言拒绝离开后老板叮嘱学徒店员“以后别什么都拆 ”
而他自己却摆弄着玻璃柜上的老摆钟。
离开德胜门钟表店敬大爷来到老顾客米大爷家为他剃头。
一进门他就闻到一股不好的味道,原来米大爷还直愣愣坐在床上盯着墙上自己黑白照片发呆。
敬大爷关切的问候米大爷一个人得多活动点
米大爷笑着说“一个人不爱动弹”并招呼敬大爷坐下。
日常问候后镜头给到了在米大爷桌子上吃东西的小黑猫。
敬大爷继续关切的说:别尽躺着 得活动活动 你该吃就吃 该喝就喝 你别找人家讨厌”
“ 咱们都这岁数了 有一天没一天了 谁看咱们 ”
“没人看你就没人看你 你别显得自个儿窝嚷”
“是 是” 突然出来米大爷儿子声音,原来他是过来送白菜和煤的,
他要出差,走二十多天 。让他有什么事往家打电话。
敬大爷开始了熟悉的剃头工作,由上至下剃头刮胡须下巴涂润滑膏,
敬大爷家突然出现了几个测量房屋地基尺寸的人,
见他回家客气的对他说明敬大爷儿子新建的房子拆迁补偿不算面积而且按规定得拆除。
他们此次过来就是核实的。敬大爷对此十分理解并大度表示拆就拆,
他没意见。蹲在墙角的敬大爷儿子听到他们对话脸露难色闷闷不乐
欲言又止。其中一人叫着让小刘在墙上写拆字,
但粗心的小刘却写了个折,敬大爷瞧见后叫住了小刘说他办事马马虎虎,
尴尬的小刘只能客气的说:得 我把这给您补上。
古城根下,敬大爷儿子在屋里絮叨着他生活窘迫和家人境况,
九十多岁的敬大爷善良的从床底拿出了纸盒掏出了一沓人民币交给了儿子,
儿子拿到钱后立马离开了敬大爷家。
入夜,取下假牙放入玻璃杯水中,
关掉台灯,钟摆指向十点十分敬大爷躺下睡了。
新的一天开始了,清晨什刹海边的中老年人开启了晨练。
伴着钟摆声,敬大爷醒了过来。望着日历上自己的记录事项,
今天是给老赵剃头的日子。和昨天一样他骑着自个的三轮出发了。
每次出门给人理发他都会绕道至古城底下“理发大师板寸王”摊子上瞧上一眼,
我想这是出于对同行及自己的致敬吧。
赵大爷邻居大妈热情的扶着敬大爷进了屋,
二人一起和赵大爷打了招呼。
中风未痊愈的赵大爷躺在床上,因为要剃头,
大妈搀扶赵大爷起床坐上轮椅好让敬大爷开始工作。
坐上轮椅的赵大爷再次和敬大爷寒暄了起来,敬大爷先拿梳子给自个利落的整理白发,
然后麻利的铺开工具,一手拿梳一手拿手推剪头器开始咔嚓咔嚓的剃头。
结束后大妈用沾着热气的毛巾给赵大爷敷脸,敬大爷见赵大爷干净后并要求给他放睡。
赵大爷不好意思的说让敬大爷受累了,这么大岁数不落忍啊。
大妈对放睡引起了好奇,赵大爷详细解释后敬大爷又开始了放睡。
“不要钱,送的就是交情”老北京的人情味在敬大爷和他的老主顾之间一直持续维持的,
这也是整部电影最点睛之笔。
赵大爷向大爷介绍了敬大爷的过去辉煌历史并提到敬大爷还给傅作义和著名京剧演员剃过头。老北京这些有钱有名有权的人敬大爷都打过交道。
除了这些已经不在的名人,仅仅是剃头刮脸老街坊就有四百多人。
放睡结束后赵大爷让敬大爷自己去抽屉拿钱,
并嘱咐他挑张大的。
敬大爷拉开抽屉看着一堆的人民币,笑着说这都是都你儿子孝敬你的?
自己还是只拿五块钱。
赵大爷气不打一处来:“给俩臭钱那算什么 都快俩月了 连个照面都不打 孝敬 就这俩钱就把我糊弄着啦 他们是惦记我这房子呢”
赵大爷向请敬大爷作证 他要到法院去证明把房子归属权给一直照顾他的街坊大妈
出了赵大爷家敬大爷和三位老朋友一起玩上了麻将。
有钱又幽默的是一旁的电视播放着性感的比基尼选美大赛。
这略显滑稽的一幕让人不禁感慨:男人至死是少年!!
牌桌上热热闹闹的聊天开始了。
电影开始前的爆肚张大爷说:“鼓楼的爆肚刘啊走了,走一礼拜了。年轻的时候我跟鼓楼上跟爆肚刘一起练过摊儿 人说走就走了”
“都走了 做爆肚生意的百年老店全北京剩下没几家了”
“房子一拆啊都得走”
“那可不行啊 这是咱们中华传统的美食 您这房子可不能随便拆” “政府要拆我也没办法”
“您得让他给您安排好 还要原来的老地方”
“张师傅 您要不搬 我们也不搬 您可是咱们大家伙的主心骨啊”
“咱不管那些事 有政府呢”
“是”
牌局结束后敬大爷再次绕道理发大师板寸王摊位上去了老米家为他剃头。
米大爷家大黑猫趴在窗户上直盯着窗外。
敬大爷在门外热情的向米大爷打招呼。听没声就推门而入。
屋里电视里正喜气洋洋的播放着北京奥运会倒计时1000天仪式。
米大爷走了,死在了家里,没人知道
敬大爷报了敬,然后独坐墙角抽烟。
一边抽烟一边看着医生抬走米大爷遗体,
敬大爷伤心沉默着。
一根烟结束后他拿起自己的剃头工具包放入三轮篮筐却发现米大爷家的黑猫喵喵叫的坐进了三轮车厢。
敬大爷两手抱起黑猫放在石凳离开了伤心之地。
可三轮没走多远他又听见了熟悉的猫叫声,
本能回头一看发现黑猫还是跑进了车厢这一次敬大爷没有再拒绝它然后接着驱车来到了之前牌局上提到的爆肚刘大爷家。
敬大爷看着临湖边的雅座上一对年轻的情侣发呆,
原来这是他老街坊主顾张大爷专门为他留的,几十年从来如此。孝顺热心的张大爷儿子见到敬大爷主动拉着敬大爷向情侣提出了让座的需求,但被拒绝。
一向通达的敬大爷识趣的张大爷儿子打包爆肚回家。一连经历二件不顺心的事,敬大爷回到家望着摆钟滴答滴答的钟声发呆。满头整洁的白发,一脸的皱纹,装着两颗有神的眼睛。十二点整,钟声再次响起,敬大爷吃起了打包的爆肚,黑猫闻香也走了过来,敬大爷停下了手中的筷子望向墙上的挂历,用笔把米大爷的名字画了一个圈。
突然居委会王主任来访,原来她来是通知敬大爷准备好一张照片以用来换第二代身份证。王主任说第二代身份证采用高科技防伪,有效期二十年。王主任走后,敬大爷独自对吃着猪肚的黑猫说:老伙计,有效期二十年啊。多么豁达的感慨,这句话真是五味杂陈。这伙计我觉得在敬大爷心里是对米大爷说的。
画面又来到爆肚张大爷家,敬大爷剃着头而一旁张大爷孙子却用画笔记录着这一幕。张大爷:“三年的剪子五年的刀” “我们学三年徒呢 是那么回事” “你听听跟你们上大学一个样” “过去没有电推子 有那玩意我心里闹得慌 像他们青年人吧 理发吧 用什么香波啊 剃须膏啊 我闻着那味就恶心得慌 像咱们老年人吧 剃头就用肥皂 过去叫胰子 那剃起来那叫舒服 嘿 那叫味正 像他们年轻人头发多 好剃点儿 像我这老年人吧 多快的刀子一下去也得留下几根 像敬大爷 刮脸舒服多了 提神 去火 年轻人享受不了这个 这叫传统文化 像敬大爷这种手艺人啊少多了 见不着了 ” “我算什么呀 爆肚张才是传统呢 北京独一份 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惺惺相惜的老大爷们啊。
剃完头后敬大爷来到了照相馆照相。他习惯性的拿出了准备好的梳子整理好满头白发。
照相结束后场景切回敬大爷家,又是四人麻将牌局,这回敬大爷家电视里播放的则是《教父》,是啊,这四位个个早已都是各自职业领域内的教父。岁月催人老,此时他们脸上只有平淡与洒脱。一切表现已如白板干净简单。聊天话题由敬大爷照相开始到米大爷前几天去世结束,引出了敬大爷最为直接的生死观:“人活着一辈子 走 得干干净净的 利利索索的”聊着米大爷意外不体面的去世,四人突然停止手中的麻将 。原来是电影中送别教父的钟声响起,四人触景生情痴痴的望着电视发呆一声长叹。
送走牌友,又是深夜,调完钟摆指针,放下假牙,敬大爷独坐床上发呆。滴答滴答钟声中,敬大爷从床底抽出了木箱翻开了相册,一边翻阅一边笑着说“这是谁呀 我怎么不认识了呀”
第二天清早他来到相馆取回了照片,屋里和儿子一起看着照片听着儿子吐槽不堪生活重压,通透的他从纸箱拿出一沓钞票递给儿子,让儿子自己买点好药,买点好吃好喝的给自己的媳妇儿媳。儿子接过钞票后就离开了。
又到了给赵大爷剃头的日子,敬大爷像往常一样在屋外叫着赵大爷名字打招呼,但没人回应。几次问候依然无人问答,敬大爷脸上紧张了起来,他害怕米大爷的事再次重演。还好邻居大妈闻声推开门说了声:知道就是您 “哦 老赵走了?” “走了 走了好几天了 享福去了 他儿子用小汽车把他接走了” “啊 这说人还在啊” “在 人一走 整个屋子都没人管了 里头的东西都发霉了 ”
离开赵大爷家敬大爷求爆肚张大爷让他孙子给自个画张像。张大爷爽快的答应了。为此敬大爷还来到服装店挑选中山装。说着赵大爷的儿子开着小汽车已经找上门来接他上自己家为他爸剃头。车上聊天过程小赵说出了接走赵大爷的原因以及对邻居大妈的反感。到家后整个剃头过程因为赵大爷儿媳妇的存在显得尴尬不自在,中风后赵大爷已经奄奄一息,不出意外这将会是他留存世上的最后一次剃头。本着几十年交情,敬大爷还是完成了自己的职责,然他能干干净净 利利索索的离开。
张大爷孙子来到敬大爷家为他画自画像。看着端坐着的敬大爷,小张说:“敬大爷你这张脸太丰富了 不是骗您 像您这种形象在我们学校当模特 一小时五十块钱比剃头强多了 ”敬大爷默不作声只是娴熟的拿出了梳子梳了梳头,用动作表达了自己对剃头的热爱。 同时没有敬大爷参与的四人麻将桌,四位大爷聊起起来:“老赵走了” “呦 这什么时候的事” “前儿个 ”...... 画画结束,敬大爷竟然收到了小张给他的五十元模特费。
然后敬大爷来到张大爷家为他剃头,两人聊天话题又提到了自己的葬礼,各自准备安排上以免给子女添麻烦,这是中国老人最后的体谅与善良。敬大爷听从了张大爷的建议在电话亭给殡仪馆打去了电话,面对对方絮叨的项目介绍,敬大爷放下了听筒默默离开了,搞笑的是电话亭对面一对热恋情侣正在激吻着,敬大爷听筒的工作人员还在一个劲的介绍着丧礼项目.....
因为殡仪馆工作人员提到要录一段500字的生平介绍,傍晚敬大爷拧开收音机按钮认真开始了自己的生平介绍。民国二年出生于北京的他,读私塾,念过百家姓 三字经 千字文 中庸 大学 论语 五经四书都念完。自认为不是读书的材料 又学武术闯荡江湖 也没成 又想学唱戏当武生 可是父母不答应 又学剃头 学徒三年 一进门给师傅师母倒尿盆 。其中特别回忆起给傅作义剃头的经历。自己有二个老伴一个儿子叫敬大为,是头一个老伴儿生的。说了一段儿子之后他果断结束了录音换上了京剧磁带。贪玩的黑猫一爪弄坏了刚刚的录音磁带。
清早 敬大爷大门口刚想出去给西边孙大爷剃头遇到了送来身份证的居委会主任。
告别主任,骑车的敬大爷觉得身体恍惚,他蠕动身子靠在了墙角熟练的拿着梳子整理了下头发然后睡了过去。我们都以为他醒不过来了,一阵静默后敬大爷在儿童的游戏声中醒了过来,他没有去西边孙大爷家而是来到了城墙下理发大师板寸王。坐上理发椅后,两位同行展开了有趣的对哈。画面一转 敬大爷的肖像照和寿衣摆放在柜台上,这意味着他已经为自己准备好了后事的物件。床上取暖的黑猫盯着发呆的敬大爷,整个屋子只有摆钟的打鸣的轰隆声。敬大爷再一次将指针往后调了五分钟放下假牙后睡下。天亮了,敬大爷没有像往常一样起床,我们都悬着心,他是不是走了?画面又一次静止,摆钟彻底停止工作,边上摆放着敬大爷的照片。还好敬大爷儿子突然出现在门外叫着“爸 爸 爸 爸 ” “谁啊” 啊啊啊,敬大爷醒来了,他没走。我们的心终于落地了。儿子关切的问他怎么了,原来表停了,他睡过头了。儿子过来是想通知他有重孙子了。他本能的拿出了床底的纸盒准备像上一次送出钞票,但这一次他儿子拒绝了,并表示他过来就是想告诉他一声。说着,他拿走了敬大爷的肖像照和寿衣,而敬大爷又一次用毛巾包裹摆钟踏着三轮穿行胡同去了德胜门上一次的钟表店......
电影在钟摆的又一次轰鸣声中结束了。这是导演暗示九十多岁敬大爷依然还在热情洋溢的活着。
戏如人生。纪录片《剃头匠》以主人公敬大爷的视角展开,平静直白的记录了他生活的日常,感人至深又充满力量。城市时代大步向前,但处于边缘的老人们依然自在逍遥的生活着,他们历经沧桑却仍然有爱,至死向我们展现着独特魅力。向敬大爷及所有老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