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高支模方案先画图还是先计算(12米高支模详细计算书)

高支模方案先画图还是先计算(12米高支模详细计算书)7、《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4、《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板模板高支模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T/CECS 699-2020

2、《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

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4、《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7、《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

一、工程属性

新浇混凝土楼板名称

14号实验楼100厚板12米高

新浇混凝土楼板计算厚度(mm)

100

模板支架高度H(m)

12

模板支架纵向长度L(m)

12

模板支架横向长度B(m)

8

二、荷载设计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1k(kN/m2)

面板

0.1

面板及小梁

0.3

楼板模板

0.5

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2k(kN/m3)

24

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3)

1.1

施工荷载标准值Q1k(kN/m2)

2.5

模板支拆环境不考虑风荷载

三、模板体系设计

结构重要性系数γ0

1.1

脚手架安全等级

I级

主梁布置方向

平行立杆纵向方向

立杆纵向间距la(mm)

900

立杆横向间距lb(mm)

900

步距h(mm)

1200

小梁间距l(mm)

400

小梁最大悬挑长度l1(mm)

150

主梁最大悬挑长度l2(mm)

100

设计简图如下:

高支模方案先画图还是先计算(12米高支模详细计算书)(1)

模板设计平面图

高支模方案先画图还是先计算(12米高支模详细计算书)(2)

模板设计剖面图(模板支架纵向)

高支模方案先画图还是先计算(12米高支模详细计算书)(3)

模板设计剖面图(模板支架横向)

四、面板验算

面板类型

覆面木胶合板

面板厚度t(mm)

13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5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4

面板弹性模量E(N/mm2)

10000

面板计算方式

简支梁

楼板面板应搁置在梁侧模板上,本例以简支梁,取1m单位宽度计算。

W=bh2/6=1000×13×13/6=28166.667mm3,I=bh3/12=1000×13×13×13/12=183083.333mm4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q1=γ0×[1.3×(G1k (G2k G3k)×h) 1.5×Q1k]×b=1.1×[1.3×(0.1 (24 1.1)×0.1) 1.5×2.5]×1=7.857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q=(γG(G1k (G2k G3k)×h))×b =(1×(0.1 (24 1.1)×0.1))×1=2.61kN/m

计算简图如下:

高支模方案先画图还是先计算(12米高支模详细计算书)(4)

1、强度验算

Mmax=q1l2/8=7.857×0.42/8=0.157kN·m

σ=Mmax/W=0.157×106/28166.667=5.579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max=5ql4/(384EI)=5×2.61×4004/(384×10000×183083.333)=0.475mm

ν=0.475mm≤[ν]=L/400=400/400=1mm

满足要求!

五、小梁验算

小梁类型

方木

小梁截面类型(mm)

50×100

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5.444

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782

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

83.333

小梁弹性模量E(N/mm2)

9350

小梁截面惯性矩I(cm4)

416.667

小梁计算方式

二等跨连续梁

q1=γ0×[1.3×(G1k (G2k G3k)×h) 1.5×Q1k]×b=1.1×[1.3×(0.3 (24 1.1)×0.1) 1.5×2.5]×0.4=3.257kN/m

因此,q1静=γ0×1.3×(G1k (G2k G3k)×h)×b=1.1×1.3×(0.3 (24 1.1)×0.1)×0.4=1.607kN/m

q1活=γ0×1.5×Q1k×b=1.1×1.5×2.5×0.4=1.65kN/m

计算简图如下:

高支模方案先画图还是先计算(12米高支模详细计算书)(5)

高支模方案先画图还是先计算(12米高支模详细计算书)(6)

1、强度验算

M1=0.125q1静L2 0.125q1活L2=0.125×1.607×0.92 0.125×1.65×0.92=0.33kN·m

M2=q1L12/2=3.257×0.152/2=0.037kN·m

Mmax=max[M1,M2]=max[0.33,0.037]=0.33kN·m

σ=Mmax/W=0.33×106/83333=3.958N/mm2≤[f]=15.444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V1=0.625q1静L 0.625q1活L=0.625×1.607×0.9 0.625×1.65×0.9=1.832kN

V2=q1L1=3.257×0.15=0.489kN

Vmax=max[V1,V2]=max[1.832,0.489]=1.832kN

τmax=3Vmax/(2bh0)=3×1.832×1000/(2×50×100)=0.55N/mm2≤[τ]=1.782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q=(γG(G1k (G2k G3k)×h))×b=(1×(0.3 (24 1.1)×0.1))×0.4=1.124kN/m

挠度 跨中νmax=0.521qL4/(100EI)=0.521×1.124×9004/(100×9350×416.667×104)=0.099mm≤[ν]=L/400=900/400=2.25mm;

悬臂端νmax=ql14/(8EI)=1.124×1504/(8×9350×416.667×104)=0.002mm≤[ν]=2×l1/400=2×150/400=0.75mm

满足要求!

高支模方案先画图还是先计算(12米高支模详细计算书)(7)

六、主梁验算

主梁类型

钢管

主梁截面类型(mm)

Ф48×3

主梁计算截面类型(mm)

Ф48×3

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25

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

4.49

主梁弹性模量E(N/mm2)

206000

主梁截面惯性矩I(cm4)

10.78

主梁计算方式

三等跨连续梁

可调托座内主梁根数

2

主梁受力不均匀系数

0.6

1、小梁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q1=γ0×[1.3×(G1k (G2k G3k)×h) 1.5×Q1k]×b=1.1×[1.3×(0.5 (24 1.1)×0.1) 1.5×2.5]×0.4=3.372kN/m

q1静=γ0×1.3×(G1k (G2k G3k)×h)×b=1.1×1.3×(0.5 (24 1.1)×0.1)×0.4=1.722kN/m

q1活=γ0×1.5×Q1k×b =1.1×1.5×2.5×0.4=1.65kN/m

q2=(γG(G1k (G2k G3k)×h))×b=(1×(0.5 (24 1.1)×0.1))×0.4=1.204kN/m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按二等跨连续梁,Rmax=1.25q1L=1.25×3.372×0.9=3.793kN

按二等跨连续梁按悬臂梁,R1=(0.375q1静 0.437q1活)L q1l1=(0.375×1.722 0.437×1.65)×0.9 3.372×0.15=1.736kN

主梁2根合并,其主梁受力不均匀系数=0.6

R=max[Rmax,R1]×0.6=2.276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按二等跨连续梁,R'max=1.25q2L=1.25×1.204×0.9=1.355kN

按二等跨连续梁悬臂梁,R'1=0.375q2L q2l1=0.375×1.204×0.9 1.204×0.15=0.587kN

R'=max[R'max,R'1]×0.6=0.813kN;

计算简图如下:

高支模方案先画图还是先计算(12米高支模详细计算书)(8)

主梁计算简图一

高支模方案先画图还是先计算(12米高支模详细计算书)(9)

主梁计算简图二

高支模方案先画图还是先计算(12米高支模详细计算书)(10)

2、抗弯验算

高支模方案先画图还是先计算(12米高支模详细计算书)(11)

主梁弯矩图一(kN·m)

高支模方案先画图还是先计算(12米高支模详细计算书)(12)

主梁弯矩图二(kN·m)

σ=Mmax/W=0.465×106/4490=103.455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3、抗剪验算

高支模方案先画图还是先计算(12米高支模详细计算书)(13)

主梁剪力图一(kN)

高支模方案先画图还是先计算(12米高支模详细计算书)(14)

主梁剪力图二(kN)

τmax=2Vmax/A=2×3.55×1000/424=16.745N/mm2≤[τ]=125N/mm2

满足要求!

4、挠度验算

高支模方案先画图还是先计算(12米高支模详细计算书)(15)

主梁变形图一(mm)

高支模方案先画图还是先计算(12米高支模详细计算书)(16)

主梁变形图二(mm)

跨中νmax=0.356mm≤[ν]=900/400=2.25mm

悬挑段νmax=0.132mm≤[ν]=2×100/400=0.5mm

满足要求!

5、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图一

支座反力依次为R1=4.058kN,R2=5.277kN,R3=5.595kN,R4=3.278kN

图二

支座反力依次为R1=3.658kN,R2=5.446kN,R3=5.446kN,R4=3.658kN

高支模方案先画图还是先计算(12米高支模详细计算书)(17)

七、可调托座验算

荷载传递至立杆方式

可调托座

可调托座承载力设计值[N](kN)

30

按上节计算可知,可调托座受力N=5.595/0.6=9.326kN≤[N]=30kN

满足要求!

八、立杆验算

剪刀撑设置

加强型

立杆顶部步距hd(mm)

750

架体是否按规范要求与既有结构进行可靠连接

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的长度a(mm)

200

顶部立杆计算长度系数μ1

2.149

非顶部立杆计算长度系数μ2

2.128

立杆钢管截面类型(mm)

Ф48×3

立杆钢管计算截面类型(mm)

Ф48×3

钢材等级

Q235

立杆截面面积A(mm2)

424

立杆截面回转半径i(mm)

15.9

立杆截面抵抗矩W(cm3)

4.49

抗压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支架自重标准值q(kN/m)

0.15

1、长细比验算

顶部立杆段:l01=kμ1(hd 2a)=1×2.149×(750 2×200)=2471mm

非顶部立杆段:l0=kμ2h =1×2.128×1200=2554mm

λ=max[l01,l0]/i=2554/15.9=160.629≤[λ]=210

满足要求!

2、立杆稳定性验算

顶部立杆段:l01=kμ1(hd 2a)=1.217×2.149×(750 2×200)=3008mm

非顶部立杆段:l0=kμ2h =1.217×2.128×1200=3108mm

λ=max[l01,l0]/i=3108/15.9=195.472

查表得,φ1=0.189

不考虑风荷载:

Nd=Max[R1 R2 R3 R4]/0.6 1.1×γG×q×H=Max[4.058 5.446 5.595 3.658]/0.6 1.1×1.3×0.15×12=11.9kN

fd=Nd/(φ1A)=11.9×103/(0.189×424)=148.498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九、高宽比验算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T/CECS 699-2020第6.9.7条,当满堂支撑架高宽比大于2时,满堂支撑架应在支架的四周和中部与结构柱进行刚性连接。在无结构柱部位应采取预埋钢管等措施与建筑结构进行刚性连接。支撑架高宽比不应大于3。

H/B=12/8=1.5≤2

满足要求!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