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绝句春晓唐代孟浩然(春眠不觉晓日慕客愁新)
五言绝句春晓唐代孟浩然(春眠不觉晓日慕客愁新)夜间似觉得,风雨曾来袭。只听小窗外,鸟儿喳喳叫。春晓,春天的早晨。译:春天睡觉香,睡醒天已晓。
一,孟浩然《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
春晓,春天的早晨。
译:
春天睡觉香,睡醒天已晓。
只听小窗外,鸟儿喳喳叫。
夜间似觉得,风雨曾来袭。
不知园中花,又吹落多少。
评:
这首五绝,是孟浩然诗中知名度最高的一首,是古今的唐诗选本必选篇目,是小学语文教科书必选篇目。
小诗是暮春即景。春睡酣畅,醒来天已亮。四处鸟声悠扬,想来又是好春光。记得昨夜,听到风雨之声,不知花儿又被吹落了多少?诗中带有淡淡的惆怅,但一处伤春的心绪,却充满满春天的欢快和生机。作者从听觉落笔,避实就虚,空中传情,风神无限。末句设问,由回忆连接设想,在闲适中见空灵变化。清黄叔灿《唐诗笺注》评曰:诗到自然,无迹可寻。
二,《访袁拾遗不遇》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此地春?
注:拾遗,唐代官职。洛阳才子,典出晋潘岳《西征赋》:贾谊,洛阳之才子。江岭,江西南部的大庾岭。岭上多梅,又称梅岭。流人,被贬官流放的人。梅花早,大庾岭气候比中原温暖,梅花开得早。
译:
到洛阳,专程把才子袁拾遗拜访,
他竟然,被贬谪大庾岭遭到流放。
听说那里,气候温暖梅花开得早,
但怎能,比得上家乡美好的春光。
评:
诗人去洛访问友人,但因他已被远贬岭南而不遇,诗中抒发了遗撼的心情。
前二句扣题,首句写访友,次句写不遇。称袁拾遗为“才子”,暗用《西征赋》中的典故,将友人比作贾谊。洛阳是唐代的东都,而江岭是流放罪人的僻远之地。两句中“洛阳”与“江岭”,“才子”与“流人”作对比,表明了诗人心中的不平。三句写江岭,四句写洛阳,以诘问形式表明诗人遗憾伤感之情。
全诗看似娓娓道来,实则一句一转。前二句用人品与遭遇对比,后二句以两地春光对比,将诗人复杂心情寄托在叙述之中,写得深沉含蓄,意味深长。
三,《宿建德江》
移舟近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可近人。
注:
建德江,新安江流经浙江建德境内的一段。烟渚,烟气笼罩的水中沙洲。
译:
小船缓缓靠岸,停泊烟渚旁边。
已经到了傍晚,心中客愁新添。
原野广阔空旷,远树与天相连。
月光映照江中,仿佛在人跟前。
评:
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之愁的小诗,被收入《唐诗三百首》。
“客愁”二字是一篇之眼。首句写景点题,次句借景抒情。三四句以景结情。诗人所写之景正寄寓着“客愁”,陪伴诗人的只有旷野一片,清江一脉,明月一轮,他内心的寂寞可想而知。
今人程千帆《古诗今选》评曰:后二句融景入情,遥天无际,前路茫茫,月影多情,慰人寂寞,互相激射。
附图:江月与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