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洪水灾难(史上最具毁灭性洪灾)
世界十大洪水灾难(史上最具毁灭性洪灾)这年的水灾除了给武汉带来巨大的损失之外,苏北地区的灾情同样严重,由于没有拦洪蓄水的控制工程,放荡不羁的洪水冲垮了里运河堤防,使里下河地区尽成泽国,毁灭性的水灾使7.7万人丧生,千万亩农田绝收,大批灾民流离失所,造成了彻底的毁灭性破坏。当时的中央政府已认定此水灾为“国难”:政府以政令命令各机关救灾,严惩不救灾的官员,向行政院、监察院及各机关颁布了七条救灾紧急令。面对如此灾害,湖北及全国水灾急赈会武汉分会与各慈善团体举办事项甚多。尽管如此,终因灾区太广,灾民太多,灾情太重,无力应付。就武汉一隅而言,赫山、洪水饿死、病死的灾民都来不及掩埋,只好挖几个千人坑,层层堆埋。1931年特大洪灾时,时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全国救济水灾委员会主席的宋子文叹道:“如此水灾之大,所费金钱,纵无限量,所筑堤岸,纵极强固,亦无术抗此洪流。”这场波及全国的水灾,导致民国政府财政收入大减,加上应付赈灾支出,几乎拖垮民国政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水灾、旱灾多发的国家,在20世纪三十年代曾发生多场水灾。1931年全国范围的大洪水堪称是20世纪世界上最具毁灭性的水灾。这次水灾波及范围之光,史上罕见。南至百粤,北至关外,东抵苏北海岸,西达四川盆地,长江、黄河、淮河、珠江、闽江等各流域大小河川,尽告涨溢,泛滥无忌。尤以江、淮流域为甚。
据《中国近代十大灾荒》这本权威著作记载,这场水灾,先南后北,殃及中国大陆的23个省的672个县(市)。尤以长江、淮河流域的灾难深重,湘、鄂、赣、浙、皖、苏、鲁、豫8省合计受灾人口8000万,占当时人口的1/6,受灾农田面积3.5亿亩,占当时耕地面积的28%,全国死亡约400万人,经济损失达22.54亿元。
可以说,这场特大洪水危机,是20世纪中国水灾之最,三分二的中国被淹。比1998年的长江大水带来的损失与危害还要大。绝对是历史上最惨痛的地质气象灾害之一。
20世纪30年代的武汉是中国的第二大都会,其地位的重要和美国的芝加哥、英国的曼彻斯特、日本的大阪不相上下。而这次水灾把整个汉口、半个武昌和一部分汉阳,统统泡在水中,水深自数尺至丈余,最深处达15.8m。浸泡时间少则37日,多则133日之久。
面对如此灾害,湖北及全国水灾急赈会武汉分会与各慈善团体举办事项甚多。尽管如此,终因灾区太广,灾民太多,灾情太重,无力应付。就武汉一隅而言,赫山、洪水饿死、病死的灾民都来不及掩埋,只好挖几个千人坑,层层堆埋。
1931年特大洪灾时,时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全国救济水灾委员会主席的宋子文叹道:“如此水灾之大,所费金钱,纵无限量,所筑堤岸,纵极强固,亦无术抗此洪流。”这场波及全国的水灾,导致民国政府财政收入大减,加上应付赈灾支出,几乎拖垮民国政府。
大水灾之后,国民政府认识到这次水灾非同寻常,进行了较为积极有效的灾前动员。8月28日,蒋介石乘坐永绥号军舰抵达武汉巡视各个溃口,到30日发表《告鄂水灾被难同胞书》表示自责,31日又在湖北省政府训话,称“此次水灾惨重为历史上所未有,但一时代必经过巨灾始能太平”。
当时的中央政府已认定此水灾为“国难”:政府以政令命令各机关救灾,严惩不救灾的官员,向行政院、监察院及各机关颁布了七条救灾紧急令。
这年的水灾除了给武汉带来巨大的损失之外,苏北地区的灾情同样严重,由于没有拦洪蓄水的控制工程,放荡不羁的洪水冲垮了里运河堤防,使里下河地区尽成泽国,毁灭性的水灾使7.7万人丧生,千万亩农田绝收,大批灾民流离失所,造成了彻底的毁灭性破坏。
大水过后,南通、如皋两县对愿意回乡的灾民每人发一床棉被、一套棉衣、三十块钱安家费。由于里下河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这次灾民回去后的生活远远不及在避难地安宁,于是8万多灾民肯不要赈济也要留下来自食其力,这些人在此后的十多年间,都凭自己的努力和社会的包容、照顾,融合到当地环境中。
虽然当时的救灾工作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比如政府资金准备不足、机构缺陷等问题暴露了出来,但是这次水灾的救济有不少成功之处。如1931年水灾之后的1932年霍乱,便得到了及时控制,没有导致大规模死亡。
像暴雨、洪水等天灾有时确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有智慧的人类在天灾面前决不能任由肆虐,徒呼“无术”,完全可以把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