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战争年代最应该做什么(他们在战场上这样过春节)

战争年代最应该做什么(他们在战场上这样过春节)……或是执行任务、坚守战位仍然在奋战着或是站岗执勤、目光如炬或是护边巡逻、守土卫疆

来源:中国军网微信·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战争年代最应该做什么(他们在战场上这样过春节)(1)

今天是大年初四

年味儿正浓

许多兵哥哥们

仍然在奋战着

或是站岗执勤、目光如炬

或是护边巡逻、守土卫疆

或是执行任务、坚守战位

……

战争年代最应该做什么(他们在战场上这样过春节)(2)

和平年代

他们默默奉献

在我们看得见或

看不见的地方

悄悄守护着我们的

安宁与幸福

战争年代最应该做什么(他们在战场上这样过春节)(3)

穿过时光的回廊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战士们是怎样过年的呢?

他们又留下了哪些

令人难忘的历史瞬间

今天

我们一起来看看

……

大柏地战斗

除夕打欠条吃年饭

初一设口袋阵“包饺子”

战争年代最应该做什么(他们在战场上这样过春节)(4)

大柏地战斗遗址。

1929年的2月9日,正值农历除夕。但是在赣南的大柏地,一个叫前村的小山村却寂静无声,丝毫没有过年的味道。饱受兵匪祸害的村民们早早地就到山上躲了起来。

就在这天上午,一支队伍来到了这里。与以往不同,他们是从井冈山上下来的红军。

1929年1月14日,为了粉碎湘赣两省敌人对井冈山的第三次会剿,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向赣南地区转移。转战途中,红军遭遇敌人的围追堵截,损失惨重。

来到前村时,红军战士们只穿着两件单衣,饥肠辘辘。而国民党军第15旅刘士毅部正以两个团的兵力穷追不舍。

毛泽东、朱德等住进了村里的王家祠堂。他们找来军需处长范树德,让他一定要想办法搞到一些酒菜,让官兵们吃上一顿年饭。

当时这个村没人,老乡们备的年货也没来得及带走。红军就决定,以连队为伙食单位,先过秤算价再打欠条。

他们把老乡家的食物都收集起来,再杀上几头猪,备了些米酒,一直忙到下午才算吃上了一顿久违的丰盛饭菜。

战争年代最应该做什么(他们在战场上这样过春节)(5)

大柏地战斗遗址。

很多地方都有过年包饺子的习俗。在1929年的除夕夜,红军也开始为“包饺子”做准备了,他们要包的是尾随而来的国民党军。

大年初一,大柏地周围的山上响起了密集的枪炮声,穷追不舍的国民党军钻进了红军布下的口袋阵。大柏地两侧是山野丛林,山谷中的石板道是通往外界的唯一出路。

刘士毅部两个团被红军结结实实地给包了个饺子。红四军不仅得到了枪弹和银两的补充,还狠狠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陈毅元帅后来称此战为“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之战”。

仗是打完了,红军留下的那些欠条能兑现吗?村里的老百姓没人相信。这年春天,红四军从闽西回师赣南,再次路过大柏地。让乡亲们没想到的是,红军挨家挨户兑现了所有的欠款。

有的遗失了欠条,但只要能说出数目,红军照数付款。乡亲们说:“红军是说话算数的队伍!”

抗美援朝战争

拿锅碗瓢盆当乐器

用炮弹壳作擀面杖

战争年代最应该做什么(他们在战场上这样过春节)(6)

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入朝。资料图

1953年,抗美援朝进入第四个年头,停战谈判已断断续续地进行了16个月,交战双方在“三八线”附近地区仍处于相持状态。

还有1个星期就要过春节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7军第140师后方指挥部的王德民、杨兆富、尹纯志等几个干事决定组织一个小演唱队,欢度新春佳节。

一个由干事、文化教员、会计等十几名男女同志组成的演唱队很快成立了。可演唱队只有1架手风琴、1把胡琴和4个口琴。在战火纷飞的山沟里,大家就地取材,酒瓶、饭锅、洗脸盆、饭碗都变成了“乐器”。

在朝鲜,文工团被称为“协奏团”。这支演唱队取名为“锅碗瓢盆协奏团”。

2月13日,农历大年三十。“锅碗瓢盆协奏团”获批前往十几里外的师前方指挥部注乙洞慰问演出。

王德民回忆:进入坑道和同志们互相问候一番,马上就要开饭了。伙房安置在山坡上的一片杉树林中,已有几人在等着打饭。

就在这时,哐的一声,一发炮弹打塌了杉树枝搭的棚子,一头扎进饭锅里。大家赶快卧倒,等了好半天也没爆炸,是个哑弹。高玉坤同志笑着说:“我们还没完成任务,马克思不同意我们到他那里去报到。”

战争年代最应该做什么(他们在战场上这样过春节)(7)

中国人民志愿军文艺工作者深入前沿阵地为英雄们演出。

演出安排在晚上。下午,炊事班特意准备了白面和肉馅,大家一齐动手包饺子。没有擀面杖,就用酒瓶子、炮弹壳代替。大家一边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一边把敌人打的炮弹当“爆竹”听。

晚上,“锅碗瓢盆协奏团”在师作战室旁边的一个“大厅”里演出。尽管演出的场地和器材都十分简陋,节目也不是很多,但个个精彩。

既有合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也有独唱朝鲜民歌《阿里郎》、苏联歌曲《喀秋莎》,还有广东民乐《步步高》等。台上演得格外卖力,台下笑语欢声,演出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将士正是以这样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迎来了最终的胜利。

边境自卫反击作战

战地春联,鼓舞士气

1985年,参加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的部队官兵要在前线过春节。此前,他们刚刚取得“1·15”大捷。战地春联给当时在前方做战地政治工作的张桂柏将军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他看到的联句,笔墨书写的只是一部分,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的就更多了。有的对联涂写在帐篷上,有的刻在石块上,还有的是用彩砾镶嵌的。

当兵图什么、扛枪做什么、打仗为什么,在这些战地春联中可以找到战士们的答案。

“拳拳赤子心守护家国,殷殷战士情拱卫关山”

“精忠报国生而作人杰当有抱负,奋勇杀敌死亦为鬼雄别无遗憾”

“捍神圣国土显英雄本色,灭来犯之敌壮华夏神威”

“战沙场毋惜青春头颅,惩敌顽高扬国威军威”

……

参战官兵在祖国需要与个人愿望之间找到了实现理想的最佳阵地,春联正是他们爱国爱民、建功边疆的生动写照。

战争年代最应该做什么(他们在战场上这样过春节)(8)

边境自卫反击战中,战士们在自制的贴有“祖国在我心中”字样的红旗上签名,表达保卫祖国的决心。资料图

再看这些作战一线的联句:

“大洞小洞猫耳洞洞洞藏龙卧虎,步枪机枪冲锋枪枪枪怒火满膛”

“挥千炮炮炮长眼,发万弹弹弹生刺”

“破敌障当开路先锋,打头阵做无名勇士”

“驾铁骑执枪保边关,举钢盾飞矢破敌胆”

“电波哒哒望长空不愧千里眼,键铃嘀嘀贯四方当好顺风耳”

“车轮滚滚横神州东西,马达鸣鸣纵关山南北”

“时时想战友煎炒炖烩饭菜香,处处为同志锅碗瓢盆叮当响”

“战刀刺刀手术刀边疆闪铸天下英雄刀,战台擂台手术台白衣守固烽火台”

……

一字一句都洋溢着战士们在本职岗位上英勇战斗的热情与信心。

打得赢、战得胜方为根本,参战官兵写春联照样循此律。

“堂堂中华不可侮,巍巍长城不可破”;“祖国在我心中,阵地在我手中”。联语表明为谁去战、为何而战,告白出师有名、出师正义。

“迎新春甜中有苦苦中有甜一人辛苦万人甜,度佳节圆中有缺缺中有圆一家不圆万家圆”;“尽心尽力尽职尽责胜荣相随,有昼有夜有年有节日月为伴”。联语道出军人以使命为天职。

……

前线指战员的爱国热情一旦被激发出来,就会涌迸无穷智慧和力量。战地春联是他们英勇战斗的体现,更是他们力量与信仰的写照。

当我们愉快地

享受春节假期时

不要忘记

老一辈革命军人的

牺牲奉献

正是他们的

乐观拼搏、顽强奋战

才换来了如今的安稳生活

笑对艰难、英勇战斗

向老英雄们致敬!

(综合:中国军网微信、解放军报、中国军网、央视《军事报道》、光明日报、新华网 等)

中国军网微信·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