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申论公文式的作文需要写论点吗(你写的申论大作文根本就没有论点)

申论公文式的作文需要写论点吗(你写的申论大作文根本就没有论点)(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语言流畅;要求:(1)中心明确,思想深刻;4.二统一。下面,一一阐述:2013年413联考申论:请以“新时代的工人力量”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50分)

【唐棣讲申论】申论大作文的第一要求是:观点鲜明。但很多同学写的申论大作文根本就没有论点,准确说是把主题当成论点。主题是:弘扬黄河精神,论点是:弘扬黄河精神;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论点也是:保护文化遗产。把主题和论点划等号,就是没有论点。很多同学写的大作文可以说是无论点、无结构、无论证的“三无产品”,还想得高分,简直就是痴心妄想。要想有论点,先要有角度,从主题到论点,中间的桥梁就是角度。

如何从角度到论点?有没有畅通的路径?有!而且有4种:

1.一对一;

2.一撕二;

3.一拆三;

4.二统一。

申论公文式的作文需要写论点吗(你写的申论大作文根本就没有论点)(1)

下面,一一阐述:

【一对一】简单点说就是,根据主题,选取一个角度,提出论点,围绕论点提出分论点进行论证。

2013年413联考申论:请以“新时代的工人力量”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1)中心明确,思想深刻;

(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语言流畅;

(3)总字数1000-1200字。

【简析】主题是“新时代的工人力量”。工人力量有很多,如:无私奉献,勤劳勇敢,刻苦专研,朴实乐观等等,类似于黄河精神。我们可以选取一个角度:创造力,由此切入:

新时代:中国制造→中国创造

新工人:生产线的螺丝钉→撬动地球的支点

新力量:技术工人→蓝领创新、创造力

加在一起就是:新时代,新工人,新力量。

提出论点:新时代需要新工人,新工人呼唤新力量。创造,给予工人力量,绘画时代色彩,扬起中国希望之帆。

申论公文式的作文需要写论点吗(你写的申论大作文根本就没有论点)(2)

【一撕二】一个主题由两部分组成,可以一撕为二,选取一半,狠狠地深挖下去,必能形成一篇符合要求的高质量文章。此类真题尤其多。

2013年国考申论省部级第五题:“给定资料6”中的题字“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能触发人们许多思考和感悟,请参考“给定资料”,以“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为题,写一篇文章。(35分)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

(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内容充实,语言畅达;

(4)800~1000字。

【简析】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块,弃物质文化遗产而去,只截取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材料里提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更为严重,深挖其中,提出论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势在必行。

2012年江苏申论第四题:通读“给定资料”之后,你对当代中国农村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一定有所感触。请你以“守望家园”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结合个人体会;观点鲜明,语言流畅,议论深刻,结构严谨;总字数800—1000字。

【简析】主题是“守望家园”。家园包括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材料里所给的都是物质家园的内容,但每一个物质家园的内容都能对应上一个精神家园的价值追求。可提出论点:“守望精神家园”。

【一拆三】一个主题之下,可以选取很多角度,选择一个角度“牵一发而动全身”,固然举重若轻,但若是选错,往往也会满盘皆输。慎重起见,可以多选几个角度。考虑到应试需要,一般三个角度为宜。

2016年国考地市级申论第四题:“给定资料4”中提到:“从某种意义上说,好的政策不仅仅是对公民意愿的满足,更是对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养。”请你从对这句话引发的思考说开去,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见解明确、深刻;

(2)思路明晰,语言流畅;

(3)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4) 总字数800~1000字。

【简析】好政策的“好”是个抽象的字眼,“公民理性、德性”也是抽象的词语,两者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将抽象的词语拆分成具体的内涵,角度就出来了,然后任选其三就可以成文。“好”可以拆分为,因势利导,与时俱进、合乎人情、合法合理、公开透明、落实到位等等;“公民理性、德性”,可以拆分为,独立思考、自我修养、恪守规则、诚实守信、法治思维、文明意识等等,选取组合论点分论点就呼之欲出,稍微规范表述,即见其形。

论点:打磨好政策,锻造公民精神品质,成就社会公德,培育现代意识。

分论点一:好政策合乎人情,使独立思考、自我修养成为精神寄托。

分论点二:好政策落实到位,使恪守规则、诚实守信成为价值追求。

分论点三:好政策合法合理,使法治思维、文明意识成为希望之光。

申论公文式的作文需要写论点吗(你写的申论大作文根本就没有论点)(3)

【二统一】这是近两年国考联考及地方省考的命题新趋势,题目给一段话或一句几句话,要求结合这句话和所给材料写一篇文章。而从这几句话里抽象出来的主题,往往是一组相互对立的概念,需要在二者之间搭桥,变对立为统一。看具体的题目:

2014年国考申论地市级第五题:加拿大女作家门罗曾经说过:“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请结合你对给定资料的思考和对这句话的领悟,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

(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想清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1000—1200字。

【简析】这句话反映出来的主题是:幸福和缺陷。幸福是好,缺陷是坏,二者是对立的,需要在幸福和缺陷之间搭桥,根据所给材料可以找到一个桥梁:价值观。通过“价值观”这一红娘搭线,幸福和缺陷这对冤家就欢喜起来了。论点可以是:以价值观牵引幸福,直面生活缺陷。

由此展开的分论点为:

1.刻意追求完美,只会让幸福不堪重负。

2.幸福可以允许生活缺陷,但不能容纳心理缺陷。

3.用价值观铺平幸福道路上的缺陷。

2015年国考省部级申论:“给定资料6”中划线句子写道:“‘科技的生命化’,已成为现实世界无法根除的特征。科技将具备人性。”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社会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见解明确、深刻;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明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1000—1200字。

【简析】这句话反映出来的主题是:科技和人性。科技是没生命的,人性是有生命的,有无是对立的,需要在科技和人性之间搭桥,根据所给材料可以找到一个桥梁:价值理性。通过“价值理性”这一中间人调和,科技和人性这对仇家就可以化敌为友。论点可以是:科技注入人性,从工具理性华丽转身价值理性,获得新的生命。

由此展开的分论点为:

1.人性赋予科技价值理性。

2.科技在单向度的轨道上狂奔,以致失控。

3.让科技散发人的理性光辉。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