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到底如何正确学会调漂(分类调漂法一一一易学)
新手到底如何正确学会调漂(分类调漂法一一一易学)因此 我首先提出的分类调漂法。所以 漂尾的形状 是我们调漂最大的重点和难点。因为漂尾的形状决定了漂的灵敏度,观漂的清晰度以及与饵重的关系。多数台钓初学者 包括已钓了几年鱼的朋友 为了掌握调漂技术 自制调漂桶 详细观察 现场实验 深入思考 有时夜不能寐。有时对一些新现象找不到原因 甚至走入死胡同 钻进牛角尖里出不来。有时出现上推浮漂不长目 下拉浮漂不降目 钓了半天没有鱼口 原来还没有钓到底。同一个线组 同一只漂 挂蚯蚓鱼口漂象清晰 挂搓饵见不到鱼口 如果不及时调整浮漂与双钩的距离 必钓鱼或空军定是必然。为什么?归根到底是对浮漂识识不足 对不同的浮漂和不同的钓饵如何调漂没有掌握到本质规律。对调漂的认识要通过现象看本质 不管浮漂是什么材质?什么形状?钓友要看的是看得清漂相 以此来判断鱼是否在吃饵料及吃饵程度。能让我们观察到的只有带饵入水后露出水面的几目漂尾。
孟氏作文,必出真品。每篇钓鱼文章,都是切身体验和感悟。不拼凑、不抄袭、不滥竽充数、不道听途说,宁缺毋滥。
一年学钓鱼 两年学开饵 三年学调漂 五年学钓底。
这是所有学台钓人的心 也是学台钓必须经历的过程。
是否会调漂是衡量钓鱼人能力和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多数台钓初学者 包括已钓了几年鱼的朋友 为了掌握调漂技术 自制调漂桶 详细观察 现场实验 深入思考 有时夜不能寐。有时对一些新现象找不到原因 甚至走入死胡同 钻进牛角尖里出不来。有时出现上推浮漂不长目 下拉浮漂不降目 钓了半天没有鱼口 原来还没有钓到底。同一个线组 同一只漂 挂蚯蚓鱼口漂象清晰 挂搓饵见不到鱼口 如果不及时调整浮漂与双钩的距离 必钓鱼或空军定是必然。为什么?归根到底是对浮漂识识不足 对不同的浮漂和不同的钓饵如何调漂没有掌握到本质规律。
对调漂的认识要通过现象看本质 不管浮漂是什么材质?什么形状?钓友要看的是看得清漂相 以此来判断鱼是否在吃饵料及吃饵程度。
能让我们观察到的只有带饵入水后露出水面的几目漂尾。
所以 漂尾的形状 是我们调漂最大的重点和难点。因为漂尾的形状决定了漂的灵敏度,观漂的清晰度以及与饵重的关系。
因此 我首先提出的分类调漂法。
浮漂漂尾分类:细尾,正常尾,加粗尾。
饵料分类为:轻饵,中饵,重饵。
细尾浮漂
正常尾浮漂
加粗尾浮漂
蚯蚓
红虫
小麦粒
拉饵
玉米粒
螺丝
一 漂尾分类表
漂尾三种分类
二 饵料分类表。饵料分类为:轻饵,中饵,重饵。
饵料三种分类
三类漂尾和三类饵料组合后的调钓方式:
一 细尾漂调钓:不管轻饵,中饵,重饵均可采用调5目钓3目或调3目钓2目 这是最优化的选择.。钓目范围:10目一一1目。
二 正常尾浮漂调钓:
1 轻饵 采用调3目钓2.5目 (2.5目是一般情况下。双钩挂轻饵只能下压0.5目 所以钓2.5目是底线 这里特别强调的是 已经使用过的线组 在不同的水域必须先找到底 再作钓 否则可能出现钓不到底的情况。不能钓2.4目,2.3目,钓2目,钓1目) 这是最优化的选择。钓目范围:10目一一2.5目。
2 中饵 采用调5目钓3目或调3目钓2目 这是最优化的选择。钓目范围:10目一一1目。
3 重饵 的调钓方式和中饵基本相同。。
三 加粗尾浮漂调钓(这里面分两种情况。一是部分加粗尾,二是全目加粗尾)
(一)部分加粗尾(加粗目是1目,2目,3目或其它目数)
1 轻饵:调至加粗目 调几钓几。例如:加粗目是2目 那么调2目钓2目。这里特别强调的是 已经使用过的线组 在不同的水域必须先找到底 再作钓 否则可能出现钓不到底的情况。钓目范围:10目一一加粗目
2 中饵:调5目钓至加粗目。这里特别强调的是 已经使用过的线组 在不同的水域必须先找到底 再作钓 否则可能出现钓不到底的情况。10目一一至加粗目。
3 重饵:大体与中饵调钓一样 但钓目稍有区别 范围:10目一一1目。
(二)全目加粗尾
1 轻饵 调几钓几 最优化选择调2目钓2目。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已经使用过的线组。在不同的水域必须先找到底 再作钓 否则可能出现钓不到底的情况。钓目范围:10目一一调目。
2 中饵 调3目钓2目是最优化选择 但有一个先决条件 双饵料重量至少能下压一目。钓目范围:10目一一调目(或比调目少1目)。
3 重饵 调5钓3是最优化选择。钓目范围是10一一1目。
列表如下
三类漂尾三种饵料的调钓方法
分类调钓法
浮漂的调钓顺序方法如下:
一 挂双钩线组重铅找底(其它视频有) 浮漂露出漂尖 标记好最上面太空豆的位置 从铅皮座到漂尖即是水的深度。
二 下拉浮漂 下拉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浮漂长十下钩子线长十20CM。
三 剪铅皮调至所需要的调目。
四 钓目按照前面所讲的不同漂尾和不同饵料留好钓目。
特别强调的是已经调好的线组 如果用正常尾和加粗尾挂轻饵和中饵再次作钓时一定要先找好底 以免造成钓不到底的情况出现。
关于网上很多大v讨论的调5钓3作钓时 上钩到底没有?铅皮座是什么状态?等等.....每一次视频观看都有几十万次 讨论评价几千条。许多初学者越看越糊涂。也有的视频讲解浮漂调钓法不全面,不系统,不清晰,甚至还有知识性错误 使人误入歧途难于掌握。
物体的重力 力的平衡 阿基米德定律 是破解浮漂本身和调钓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必须掌握的知识。
钩重,钩距,饵重,浮漂漂尾粗细变化是造成我们对浮漂认知“迷局”的因素。
吃铅量,浮漂身形,浮漂漂尾粗细,主子线粗细,鱼钩的品名和大小是线组相对灵敏度的重要指标。
漂脚长短,浮漂形状,漂尾长短粗细决定是钓浅水,钓浮,钓行程,钓定层,钓远,快速到底钓等等。不同的浮漂 在具有共同点的基础上 还有各自的特异之处。
浮标真的有灵魂 读懂了一支浮漂 他真的能告诉你很多鱼情,水情,水底地形环境
浮漂的故事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