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山东省韩建夫(韩建夫平凡中创造)

山东省韩建夫(韩建夫平凡中创造)年轻的韩建夫突然明白要想做好工作不能只有一腔热血,还要有扎实的功底。刚到维保岗位时,每当车间设备出现问题,韩建夫总是第一个冲上去,但时常会碰一鼻子灰,操作工对他的热情并不买账,争分夺秒的生产车间,更需要一个技术精湛的“老师傅”快速解决问题。3月23日,走进机器轰鸣的卷烟生产一线,全国劳动模范、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昌卷烟厂卷包部高级工程师韩建夫告诉记者,由他牵头的中支烟设备效能提升、条烟缓存装置等革新项目正全力推动实施,不久将应用到生产中。进入2021年后,韩建夫觉得肩上的责任更大了、企业谋划的创新视野更宽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大学毕业分配到许昌卷烟厂后,韩建夫没有选择进机关,而是到车间当了一名烟机操作工、维修工。为什么选择与机器为伴?“因为我从小就喜欢拆装家用电器,家里的收音机、自行车、电视机我全都拆过,拆开研究结构原理,再原样装回去,这个过程非常有趣……”谈起自己的兴趣,韩建夫笑着

来源:东方烟草报

山东省韩建夫(韩建夫平凡中创造)(1)

周 桦作

劳模感言

每一份非凡的成就,无不要立足于平凡的岗位和工作;每一段不凡的人生,无不要有平凡的日积月累。为梦想去奋斗,把每一项平凡工作做好、把每一件日常小事做好,是成就不凡人生的必经之路,也是所有奋斗者的无悔追求。

3月23日,走进机器轰鸣的卷烟生产一线,全国劳动模范、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昌卷烟厂卷包部高级工程师韩建夫告诉记者,由他牵头的中支烟设备效能提升、条烟缓存装置等革新项目正全力推动实施,不久将应用到生产中。

进入2021年后,韩建夫觉得肩上的责任更大了、企业谋划的创新视野更宽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大学毕业分配到许昌卷烟厂后,韩建夫没有选择进机关,而是到车间当了一名烟机操作工、维修工。为什么选择与机器为伴?“因为我从小就喜欢拆装家用电器,家里的收音机、自行车、电视机我全都拆过,拆开研究结构原理,再原样装回去,这个过程非常有趣……”谈起自己的兴趣,韩建夫笑着说道。

刚到维保岗位时,每当车间设备出现问题,韩建夫总是第一个冲上去,但时常会碰一鼻子灰,操作工对他的热情并不买账,争分夺秒的生产车间,更需要一个技术精湛的“老师傅”快速解决问题。

年轻的韩建夫突然明白要想做好工作不能只有一腔热血,还要有扎实的功底。

从此,韩建夫刻苦学习,短短一年时间里,相继完成了《机械设计原理》《机电一体化》《机械制图》《计算机辅助绘图》《材料与工艺》等课程的自主学习。他积极参加各种竞赛锤炼自己——2004年,在“中华杯”首届全国烟草行业烟机设备维修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了GDX2包装组第五名;2005年,代表许昌卷烟厂出战“帝豪杯”河南省烟草行业烟机设备维修职业技能竞赛,夺得GDX2包装组第一名;2006年,又在“红塔杯”第二届全国烟草行业烟机设备维修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GDX2包装组第六名。

靠着自主学习和实战锤炼,韩建夫从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逐步成长为高级技师。他还通过学习,先后拿到了焊工证、高级电工证等技能证书。慢慢地,韩建夫逐渐成长为技术“大咖”。

2011年,韩建夫仅用两周时间就完成了“ZB45包装机组小盒异型包装技术改造”项目的安装调试,突破了设备部分零部件不能单独更换的技术壁垒,通过技术推广应用,累计节约设备改造资金5000余万元。

2013年,“黄金叶”(百年浓香)投产,侧翻盖包装设计让这款新产品的包装只能以手工方式进行,100多名工人连轴转,日产量也不过十几箱。为了保障市场供应,韩建夫带领技术团队攻关,一举破解了由二五平包向十包侧直立包装方式转变这一技术难关,实现了新产品小包透明纸、条包及条包透明纸包装全部自动化,日产可达70箱,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2016年7月,河南中烟推出短支新品“黄金叶”(乐途),并指定许昌卷烟厂生产。接到自主改造设备的任务后,在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的前提下,韩建夫和团队成员设计图纸、改造零部件、安装调试,仅用两个多月,就完成了设备技术改造。

2017年、2018年,韩建夫带领团队又先后完成一组短支硬盒包装设备和一组双十中支硬盒包装设备的自主改造,节约资金1200余万元。这些技术创新成果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生产结构升级。

凭借着对技术革新的热爱,韩建夫圆满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任务,也收获了一项又一项荣誉。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烟草技术能手”“中原大工匠”“河南省百名技术英杰”……一路走来,韩建夫成为企业倚重、社会尊重的创新骨干人才。

“科研路上没有独行者。”尽管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和荣誉,但韩建夫认为,只有百花争艳、百舸争流,才能实现高质量的自主创新。

2013年,在多方支持和帮助下,许昌卷烟厂创建了“韩建夫劳模工作室”。

依托劳模工作室,韩建夫以“我敢创新、我能创新、我会创新”为宗旨,打造了集“实验与实训、理论与实操、教学与实习”于一体的科研基地,更借助直播和“流动课堂”等途径,为青年人提供了科研交流的平台。

多年来,韩建夫劳模工作室共培养出高级技师4人、技师11人、高级工26名,获得专利授权62项,取得技术创新成果15项,技术革新成果122项,成为企业青年人才成长的“孵化器”。(张百厚 王弥霄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