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不可告人的成功秘诀(曾国藩大智慧少举事)
曾国藩不可告人的成功秘诀(曾国藩大智慧少举事)明明什么资本都没有,却什么都想要。有时候,心想事不成的缘由就是因为我们心太杂,事太多。下午要偷懒打会游戏,看看网盘里的资源,惦记着晚上的饭局...晚上觥筹交错,吹牛扯淡,勾兑点利益和关系,再去唱唱歌、泡泡脚,回家就半夜了,嗯,再琢磨琢磨明天和谁谁谁进行未尽的安排,然后,看会手机睡觉。梦里还有光怪陆离的欲望没有满足。
现代人最大的烦恼之一就是事太多。
早晨睁开眼有手机,微信群、朋友圈要刷一遍,国家大事、明星八卦、社会热点等都要一一审阅、点评。
上午要工作,老板的任务,同事的业绩,操心着工资和福利,别人的新车和姑娘的大腿...
中午准备换个口味,最好是眯一会。
下午要偷懒打会游戏,看看网盘里的资源,惦记着晚上的饭局...
晚上觥筹交错,吹牛扯淡,勾兑点利益和关系,再去唱唱歌、泡泡脚,回家就半夜了,嗯,再琢磨琢磨明天和谁谁谁进行未尽的安排,然后,看会手机睡觉。
梦里还有光怪陆离的欲望没有满足。
有时候,心想事不成的缘由就是因为我们心太杂,事太多。
明明什么资本都没有,却什么都想要。
想要君子的风范,却不想要君子的规范,挂着君子之名,行着小人之实。
孔夫子说,“小人闲居为不善”,小人要是没有事干,不去无事生非,那也就不是小人了。
没事找事,本就是小人的习性。
“人非有品不能闲”,人要是不把人定下来,让心静下来,事就不会少,而事不少,则是非自然是少不了。
是非一多,就有恩怨情仇,因果就建立起来了,人生只能是被劫波裹挟着走。
如此自然也就没有功夫去做些真正重要的事。
做人有两大重要的任务,一是成就自己,一是成就他人。
许多人终其一生,都完不成一项任务。
买房买车算有存款,是不少人的奋斗目标,实现了就算是成功——你真的是误会了成功的内涵。
心态决定姿态,姿态决定生态。
所谓成功,是你的人格修养的境界提升,而物质只是它的附属品。
曾国藩建立湘军平乱的时候,他弟弟助力颇多,在弟弟建立功勋,衣锦还乡之后,曾国藩给弟弟写信,告诉他三个戒律:
“早起;日日不断之功;少举事。”
早起很好理解,曾国藩对家风首先要求的就是一个“勤”字,而“日日不断之功”则是持之以恒的道理,至于“少举事”,则透露了曾国藩的人生大智慧。
少举事,就是少是非,少沾染因果,哪怕是好事。
曾国藩是了解自己兄弟的脾性,喜欢出风头,明明是立了大功,发了大财,如果不回老家显摆显摆,心里肯定是不舒服。
但曾国藩就是让他不出风头,哪怕是捐桥修路这样的好事,也是分散精力,得不偿失的。
因为以曾家的名望地位,凡做一事,必然是应者云集,其中不知有多少趋炎附势、蝇营狗苟之辈,里面难免会有些龌龊、人情和麻烦。
所以,“善欲人见非真善也”,不是要你不做好事,而是要分清主次,修身为本,做好事也要悄悄的做。
古往今来,凡是俗事缠身的人,几乎没有成就大事业的,这就是分不清轻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再一个,忙于俗务的人难免会有头晕脑胀的时候,做出糊涂事来,因此曾国藩说,“凡将举事,必先平意清神,清神意平,物乃可正。”
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
这是明朝苍雪大师的诗句。
实际上,人在一个人安静独处的时候,妄念纷飞,脑子里是如戏场一样热闹喧哗的,还不如找个事情做舒服。
俗人最怕就是寂寞和孤独,非得有个事情攀缘着,他的精神才有个寄托。
所以禅宗祖师说,“佛是无事的闲人。”
小孩子大都喜欢凑热闹,有变化,事情多,但成年人应该明白,唯有先专注一事才会有成就,这才是立身之本。
少举事,是最简易的修行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