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乡村振兴之走进大山(廉妹儿看乡村振兴④)

乡村振兴之走进大山(廉妹儿看乡村振兴④)从“荒土”变“花海”,问花村成为乡村振兴“网红”地。为助力青城山镇乡村振兴“多点开花”,该镇纪委持续通过坝坝会、“廉企清风行”活动、“监督一点通”平台等渠道主动收集企业发展难题和群众意见建议,围绕产业发展、政策帮扶、项目管理、富民增收等方面,着力破解影响营商环境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着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全力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提供坚强保障。问花村注重资源利用的集约性,激发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有效促进农民增收。许多农户都按照统一的风格对房子进行了翻新,建成后交由问花村集中运营管理。在园区内务工的村民每天就有200名左右,目前人均年收入能增加8000余元。梳理地方文化脉络,打造了杨氏酒庄、周粉世家、川西民俗文化三大主题林盘聚落,展现川西建筑风格和生活特色,坚持不搞大拆大建,有效利用土地整理后遗留的农房进行改造,保留项目区内原生竹林、水系、乔木等

乡村振兴之走进大山(廉妹儿看乡村振兴④)(1)

“蓦地诗心到海棠,问花开未晓来忙。村童熟睡不知唤,惟有流莺语似簧。”借宋朝白玉蟾的这首《问花》诗句,来描绘都江堰市青城山下“问花村”里千姿百态的梅花和竞相绽放的海棠,再合适不过。而社区群众也依托赏花产业,通过资源的整合开发走上了致富路。

乡村振兴之走进大山(廉妹儿看乡村振兴④)(2)

乡村振兴之走进大山(廉妹儿看乡村振兴④)(3)

问花村不是一个行政村,而是一个以梅花、海棠为核心竞争力的川西田园风情式木本观花生态文化产业园,是青城山镇着力打造的具有龙头示范作用的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项目。

乡村振兴之走进大山(廉妹儿看乡村振兴④)(4)

它地处青城山镇大通社区,位于都江堰市西南方,北望青城山,南与崇州市街子古镇交壤,紧邻新S106线和成青旅游快速通道,区位条件十分优越。

乡村振兴之走进大山(廉妹儿看乡村振兴④)(5)

乡村振兴之走进大山(廉妹儿看乡村振兴④)(6)

问花村已建成海棠主题园林1048亩、梅花园800亩、紫薇园200亩、海棠精品园区300亩,通过整田、护林、理水、改院、植业、绿道等基础性工作,形成集四季花海、乡村民宿、高端医养、文化创意、农林体验为一体的问花村林盘生态圈。

乡村振兴之走进大山(廉妹儿看乡村振兴④)(7)

乡村振兴之走进大山(廉妹儿看乡村振兴④)(8)

梳理地方文化脉络,打造了杨氏酒庄、周粉世家、川西民俗文化三大主题林盘聚落,展现川西建筑风格和生活特色,坚持不搞大拆大建,有效利用土地整理后遗留的农房进行改造,保留项目区内原生竹林、水系、乔木等林盘要素,还利用原有灌溉渠系,营造水润天府意境。

乡村振兴之走进大山(廉妹儿看乡村振兴④)(9)

乡村振兴之走进大山(廉妹儿看乡村振兴④)(10)

巧构“问花村情人梅”文化IP,在发展婚庆文化产业的同时,问花村在园外配套万亩林地,按“公司 合作社 农户”的模式发展梅花苗木、盆景和果梅产业,催生梅花苗木、乌梅丸、话梅、乌梅、酵素梅、酸梅汁、酸梅粉、酸梅汤、梅肉、梅子月饼、梅子酒等系列文创产品。

乡村振兴之走进大山(廉妹儿看乡村振兴④)(11)

作为都江堰市乡村振兴重要产业项目,问花村以“公司 村组 农户”的模式,采用林盘 文创、林盘 康养、林盘 旅游的方式开辟出一条“土地资源优化整合,农村劳动力有效利用,生态建设与农村经济融合发展”的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

乡村振兴之走进大山(廉妹儿看乡村振兴④)(12)

乡村振兴之走进大山(廉妹儿看乡村振兴④)(13)

问花村注重资源利用的集约性,激发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有效促进农民增收。许多农户都按照统一的风格对房子进行了翻新,建成后交由问花村集中运营管理。在园区内务工的村民每天就有200名左右,目前人均年收入能增加8000余元。

乡村振兴之走进大山(廉妹儿看乡村振兴④)(14)

乡村振兴之走进大山(廉妹儿看乡村振兴④)(15)

从“荒土”变“花海”,问花村成为乡村振兴“网红”地。为助力青城山镇乡村振兴“多点开花”,该镇纪委持续通过坝坝会、“廉企清风行”活动、“监督一点通”平台等渠道主动收集企业发展难题和群众意见建议,围绕产业发展、政策帮扶、项目管理、富民增收等方面,着力破解影响营商环境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着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全力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提供坚强保障。

乡村振兴之走进大山(廉妹儿看乡村振兴④)(16)

下一步,该镇纪委将聚焦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围绕奋力构建“五大新城”战略,紧盯耕地保护和水环境治理,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做实监督,让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