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编作品了解一下(竹编字画玫瑰你见过吗)
竹编作品了解一下(竹编字画玫瑰你见过吗)另外,还有用竹子制成的自行车摆件、融合了力学原理的竹制蜻蜓、蝴蝶和运动员摆件等。在华州竹艺社一楼展厅,随处可见竹编的工艺品,其中有用竹编做成的十二生肖图案,也有象征着永不凋零爱情的竹编玫瑰花,更有竹编制成的人物肖像、书画作品,还有可用于生活的竹篮、提盒、女式提包、手机挂件、水杯等。1958年,当地成立了有上百名员工的竹艺厂,曾为人民大会堂陕西厅制作了54套竹沙发,后来生产的竹门帘等还远销日本等。后来,华州竹编也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8年,华州区委、区政府倡议重组华州竹艺社,聘请获得“国际主编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陈云华为首席技术顾问,不断恢复华州竹编传统技艺,以弘扬华州历史文化、人文底蕴,传承“渭华起义”精神为主打产品,辅以传统山水花卉鸟兽等作品,创新将竹编工艺与瓷器等相结合的瓷器工艺作品,让华州竹编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要激发青少年对竹编的兴趣 还要助力乡村振兴
提起竹编,不少人都见过竹编的馍篮、门帘等,但竹编的字画、玫瑰花你见过吗?在华州竹艺社,竹编已经成为工艺品,华州竹编传承人和工艺师们,不断创新,把已经有三千多年历史的竹编,玩出了新的花样。
源远流长的华州竹编 传承与创新并重焕发新光彩
2月11日,在华州竹艺社,工艺美术师杨兰正坐在一个长条板凳旁,小心翼翼地进行一副大展宏图书法的编织。据了解,这种用竹丝编织平面书画的技艺,将我国的竹编文化推向了世界巅峰。
华州竹艺社工艺美术师宋琦介绍说,华州区南依秦岭、地市南高北低,良好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竹林的生长,自古就有“十里红杏、绿竹千顷”的美誉,因此竹编也是源远流长,从明朝起到民国,当地人把竹编作为家庭副业,制作竹床、竹椅等二三十种产品。
1958年,当地成立了有上百名员工的竹艺厂,曾为人民大会堂陕西厅制作了54套竹沙发,后来生产的竹门帘等还远销日本等。后来,华州竹编也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8年,华州区委、区政府倡议重组华州竹艺社,聘请获得“国际主编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陈云华为首席技术顾问,不断恢复华州竹编传统技艺,以弘扬华州历史文化、人文底蕴,传承“渭华起义”精神为主打产品,辅以传统山水花卉鸟兽等作品,创新将竹编工艺与瓷器等相结合的瓷器工艺作品,让华州竹编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
要激发青少年对竹编的兴趣 还要助力乡村振兴
在华州竹艺社一楼展厅,随处可见竹编的工艺品,其中有用竹编做成的十二生肖图案,也有象征着永不凋零爱情的竹编玫瑰花,更有竹编制成的人物肖像、书画作品,还有可用于生活的竹篮、提盒、女式提包、手机挂件、水杯等。
另外,还有用竹子制成的自行车摆件、融合了力学原理的竹制蜻蜓、蝴蝶和运动员摆件等。
华州竹艺社总经理宋益民就是华州竹编的非遗传承人。他不断学习,掌握了竹丝编织平面作品等技术。他还不断吸引年轻力量加入竹编传承队伍,通过走出去培训学习,回来持续创新丰富产品种类等方式,让华州竹编越来越红火。
王秋润是一名“80后”工艺美术师,经过几年的学习,加上不断摸索创新,她制作的竹编玫瑰花等作品,很受欢迎。
对于未来,宋益民说,创新是必由之路,但传承也不能忽视。要继续组织竹编非遗传承人走进西安、渭南和华州等地的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开展非遗竹编进校园活动,助力“双减”的同时,不断激发青少年对竹编的兴趣,为未来更好的传承打下基础。同时,还要继续开展好针对农村留守妇女等群体的竹编技能培训,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华商报记者 邢雪雪 编辑 郭乔娜 李悦 杨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