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凝心聚力广西(广西一心向海逐梦)

凝心聚力广西(广西一心向海逐梦)有着西部唯一出海口的广西在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朝 北海就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之一。19世纪北海开埠 开始了历史上的第二次大开放。1919年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了在钦州规划“南方第二大港”的宏大构想。(小标题)持续延伸的向海之路“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 西部地区运距最短的出海口……虽然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让广西一直怀着一个联通内外、辐射西部的“门户梦”。从上世纪90年代的西南出海大通道建设到新世纪以来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搭建国际合作的“南宁渠道” 再到持续推进的北部湾开放开发 多年的持续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相比于各方的期待 差距也不可谓不大。在“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 中央明确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应运而生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则成为广西实现“三大定位”的最佳载体。这一次 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 广

凝心聚力广西(广西一心向海逐梦)(1)

这是正在作业的广西钦州港。新华社资料片

新华社北京8月29日电(记者刘伟、向志强、潘强)8月29日 《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广西:一心向海 逐梦“门户”》的报道。

沿海又沿边的广西 好事连连。26日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相关方案 广西与云南、黑龙江一道 成为我国首次在沿边设立自贸试验区的三省区。根据总体方案 广西将加速扩大开放 面向东盟塑造陆海开放全新格局。

此前 国家发改委发布《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 作为主通道出海口和国际门户港的广西无疑是亮眼的角色。

“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 西部地区运距最短的出海口……虽然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让广西一直怀着一个联通内外、辐射西部的“门户梦”。

从上世纪90年代的西南出海大通道建设到新世纪以来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搭建国际合作的“南宁渠道” 再到持续推进的北部湾开放开发 多年的持续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相比于各方的期待 差距也不可谓不大。

在“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 中央明确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应运而生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则成为广西实现“三大定位”的最佳载体。这一次 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 广西正趁势而上 努力百炼成钢 加快实现多年的“门户梦”。

(小标题)持续延伸的向海之路

有着西部唯一出海口的广西在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朝 北海就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之一。19世纪北海开埠 开始了历史上的第二次大开放。1919年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了在钦州规划“南方第二大港”的宏大构想。

新中国成立后 广西怀着对海洋的无限向往 开始了向海发展的艰苦创业之路:1968年 2000吨级的浮码头在防城港动工建设;1984年 北海成为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1992年 钦州干部群众自发捐款2000多万元 在荒芜的海滩边建起了两个万吨级码头。

把广西建设成为西南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 不仅是广西的梦想 也饱含着整个西部地区乃至国家的期许。

上世纪90年代 广西加快了面向东盟、服务大西南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北部湾沿海港口与西南腹地的交通连接得到强化。

新世纪以来 广西加快向海发展、对外开放步伐。2004年 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2007年 北海、钦州、防城三港合一组成广西北部湾港。2008年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港口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临港产业迅速崛起 服务国家战略的“南宁渠道”不断拓宽……围绕形成“沿海发展新一极”的远大目标持续发力 广西在区域经济和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十八大以来 在深化共建“一带一路”中 广西在国家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 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2015年 党中央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和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这一重要定位一举锚定了广西开放发展新航向 激活了广西改革创新动力 推动思想观念、发展战略、体制机制实现一系列变革性突破。

在这其中 最具战略意义的就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运营。这一新通道位于我国西部地区腹地 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 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 在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从倡议提出到前期调研再到班列开行、降费提效 其间西部陆海新通道几易其名 广西一直是最积极的倡导者和参与者。

几年来 广西与各方一道夯实合作机制、开展提效降费优服行动等举措 新通道运行效率不断提升 “朋友圈”迅速扩大。截至目前 新通道国内参与省区已扩大至13个 广西北部湾港开通外贸航线24条 吞吐量能力超过2.4亿吨 铁海联运班列已累计开行1000多班次。

广西沿海沿边口岸在新通道上的重要节点地位日益凸显。2018年 云贵川渝等西南四省企业经广西口岸实际进出境的货物价值416.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3.8% 一些西部省区市相继在北部湾布局临港工业园区、生产基地、码头等。

随着新通道的加速推进 一批钢铁、化工、能源、有色金属、电子、粮油等海内外企业加速落地 中粮、新加坡太平船务、斯道拉恩索、上海华谊等企业纷纷进驻 广西北部湾正成为产业新洼地 2018年北部湾六市地区生产总值9860.94亿元 占自治区的48%。

(小标题)成效大挑战也大

“建设自重庆经贵阳、南宁至北部湾出海口 自重庆经怀化、柳州至北部湾出海口 以及自成都经泸州(宜宾)、百色至北部湾出海口三条通路 共同形成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主通道”;“建设广西北部湾国际门户港 发挥海南洋浦的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作用 提升通道出海口功能”;“密切贵阳、南宁、昆明、遵义、柳州等西南地区重要节点城市和物流枢纽与主通道的联系”……《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对广西的定位非常清晰和精准。

随着规划的发布 广西的对外开放站在了一个新的关键节点上。相比于历史上任何阶段 当前无论是中国对外开放合作的大态势、新通道规划建设的层次和力度 还是多年经营后广西北部湾的自身发展基础 都已不可同日而语。从某种意义上说 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规划建设为广西实现梦寐已久的“门户梦”提供了绝佳的契机和平台。

尽管开局良好 但面临的考验仍然异常艰巨。一条新的国际贸易新通道的培育需要全链条多因素协同推进 基础设施滞后、班轮班列不密、货源不足、产业发展不均衡等诸多难题制约着新通道的建设。

几年前 “广西货不走广西港”的现象一度在广西引发热议。西部地区货物从广西出海的运距优势显而易见 近年来运价等也逐步下降 通关效率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 但由于航线少、航班不密等因素 导致货物通过北部湾出海时间较长且不好控制 不少货主仍倾向选择通过长江航运、陇海铁路等传统成熟线路出海 还有大量南下、北上的货物选择了珠三角和越南海防等港口。一家落户广西沿海的出口型公司负责人就表示 港口虽然近在咫尺 但航线班轮不够密 货物滞港时间相对较长 考虑到综合时间成本 他们只能把货物通过公路运到深圳出海。

而对照西路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宏大规划 目前西部参与省份在铁路、公路和港口等方面都存在“瓶颈”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亟待提速。以铁路为例 黔桂、南昆等线路运力趋于饱和 一些铁路需要扩能改造 一些线路有待“截弯取直”。南宁—河内铁路牵引定数逐段下降 国内省区至广西铁路基本为4000吨左右 南宁—崇左段2600吨 崇左—凭祥1400吨 凭祥—河内仅为1000吨 限制了跨境运量 需加快扩能改造。

新通道汇聚了大量物流 也对沿海口岸提出了更高要求。长期以来 广西口岸开放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设施相对滞后 通行能力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物流需求。一位西北业内人士表示 新通道还存在冷链设备不足、货场冷库较少等困难 满足不了西北洋葱、苹果等农产品冷链运输。上行的海鲜产品对于存储条件要求非常高 也存在分拨能力不强的情况。

而要想成为“门户” 不仅要畅通道 更要强产业、活贸易。从现实情况看 广西经济规模、发展质量特别是外向型经济不但不能同珠三角、长三角比肩 而且还落在不少省份后面。正因如此 广西港口发展一直没有走出“因为货源少 所以航线少班轮少;因为航线少班轮少 所以运价高、待船时间长;因为运价高、待船时间长 所以货源少”的怪圈。与此同时 广西与其他西部省区、东盟国家之间的产业协作同样有待提升 市场需求不足、上下行货物不均衡问题仍然突出。

(小标题)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快发展

此次发布的规划是从国家层面全面部署新通道建设的“路线图” 对新通道建设的体制机制、关键环节等做出了针对性很强的部署 但从规划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于广西而言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 首要是解放思想。日前 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呼吁动员要思想解放 决不能在千帆竞发的区域发展面前无动于衷、无所作为。思想解放就必须着力破除因循守旧、封闭狭隘、安于现状、畏首畏尾、等靠要等各种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和思维定式 凝聚抢抓机遇共识 以思想大解放推动事业大发展。

其次 在战术层面要围绕规划要求 立足当前发展实际 从以下几方面着重发力。

——更好地运用现有对话、合作协调机制 多方面多层次统筹协调解决制约新通道建设的难题。近年来 广西已构建起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为重点的各领域国际经贸合作交流平台体系 此次发布的规划明确了新通道建设的国际国内统筹协调机制 并分别明确中央层面的牵头部门和地方层面的牵头省份。广西应充分发挥现有各种平台机制作用 强化与相关国家、省份、部门的沟通协调 不断巩固共识与合力 降低运行成本、提升运营效能。

——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制度创新 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港口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推进海铁等多式联运改革 建立港口与沿海铁路一体化运作机制等 打造现代高效的港口和集疏运体系;积极对接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和RCEP 对标国际先进贸易投资规则 充分利用沿边金融改革、重点开放开发试验区、跨境合作区等既有创新平台 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充分利用国家赋予的政策优势 加快沿线产业发展与协作 为新通道提供充足货源。支持沿线国家互设产业园区 鼓励各省份建设临海、沿边产业园 加快发展“飞地经济” 打造国际产业合作集聚区;在通道沿线省份布局北部湾港无水港 在沿线国家建立海外仓、货物分拨中心 形成国际贸易支撑点;通过新通道带动国际贸易、跨境物流、电子商务、金融、船舶修造以及会展等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

——持续做大新通道物流规模。坚持把海铁联运作为陆海新通道优先发展方向 全力做大陆海新通道班列规模 形成多条稳定规模化运行的海铁联运班列线路 积极培育和开行冷链、汽车等特色班列。加密国际班轮航线 促进班列、班轮有效匹配 积极拓展北部湾港远洋航线。不断扩大跨境运输规模 加密跨境铁路班列 推动开行中国—越南跨境运输直通车。

——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集中力量破解运力“瓶颈”。抓住规划契机 加快北部湾港深水航道和智能化码头建设 全力打造中国沿海主要港口和集装箱干线港;推动黄桶-百色铁路、南宁国际铁路港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推动南昆二线百色-威舍段、黔桂铁路二线等一批重大跨省铁路项目纳入国家近期建设规划;加快建设南宁国际铁路口岸、凭祥口岸货运专用通道升级改造等。围绕枢纽节点打造一批具有多式联运功能的大型综合物流基地 支持在物流基地建设具有海关、检验检疫等功能的铁路口岸。

在这个过程中 广西既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韧劲 也要有“天工人巧日争新”的进取意识 通过持续改革创新更好地服务各方 也在成就他人中实现自己的梦想。(完)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