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蒙古旃檀佛像(罕见完美品相元大都绿度母像)

蒙古旃檀佛像(罕见完美品相元大都绿度母像)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忽必烈邀请西藏萨迦第五祖八思巴到大都,封他为国师,授以玉印,标志着藏传佛教正式传入大都。从此直到元朝灭亡 (1368年)藏传佛教在大都的传播从未间断,影响始终很盛。从史料记载看,藏传佛教造像艺术受到元廷的高度重视,为了给新传入内地的藏传佛教及其寺庙塑像,朝廷特别在“诸色人匠总管府”下设立了 “梵像提举司”,专门负责塑造藏传佛教寺庙所需的各种神像。在这个机构里,集中了当时汉藏塑造佛像的名家高手,著名的尼泊尔艺术大师阿尼哥开始就是供职于此。阿尼哥多才多艺,在塑像方面,以其擅长的“西天梵相”名满天下。2纽约拍卖会,2008年3月21日,Lot616。成交价:104.9万美元。34.6cm.参阅:1香港拍卖会,2020年10月5日, Lot117。成交价:412.5万港元。

蒙古旃檀佛像(罕见完美品相元大都绿度母像)(1)

Lot 2458

元(大都风格)

铜鎏金绿度母像

34.6cm.

参阅:

蒙古旃檀佛像(罕见完美品相元大都绿度母像)(2)

1香港拍卖会,2020年10月5日, Lot117。成交价:412.5万港元。

蒙古旃檀佛像(罕见完美品相元大都绿度母像)(3)

2纽约拍卖会,2008年3月21日,Lot616。成交价:104.9万美元。

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忽必烈邀请西藏萨迦第五祖八思巴到大都,封他为国师,授以玉印,标志着藏传佛教正式传入大都。从此直到元朝灭亡 (1368年)藏传佛教在大都的传播从未间断,影响始终很盛。从史料记载看,藏传佛教造像艺术受到元廷的高度重视,为了给新传入内地的藏传佛教及其寺庙塑像,朝廷特别在“诸色人匠总管府”下设立了 “梵像提举司”,专门负责塑造藏传佛教寺庙所需的各种神像。在这个机构里,集中了当时汉藏塑造佛像的名家高手,著名的尼泊尔艺术大师阿尼哥开始就是供职于此。阿尼哥多才多艺,在塑像方面,以其擅长的“西天梵相”名满天下。

在元廷供职期间,阿尼哥不仅将优秀的造像技艺带进中原,同时广收门徒传授技艺,《元史》有云:“有刘元者,尝从阿尼哥学西天梵相,亦称绝艺。 ”西天梵相,并非单指尼泊尔风格佛像,而是指尼泊尔、克什米尔、印度等外域造像样式进入中国后,经与藏区造像、汉地造像的不断融合,从而形成的另外一种全新的造像样式。近年来,带有“西天梵相”艺术特征的元代佛教艺术作品时有出现,也引发了更多的学者对这类造像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探讨,并产生了“元宫廷风格造像”这一专有称谓,流传更广,亦有称“元大都风格造像“。

元大都风格造像,传世作品不多,流通领域中也比较罕见,每每出现均成市场焦点。如邦瀚斯香港2020.10.5,“印度、喜马拉雅及东南亚艺术精品”专场,一尊14cm高的元大都铜鎏金观音像,即以412.5万港元成交;佳士得纽约2008.3.21“印度及东南亚艺术精品”专场,一尊高31cm的铜鎏金莲花手观音像,在原座已失的情况下,以104.9万美元成交。嘉德本场这尊元大都绿度母像,品相堪称完美,更是身价倍增。

蒙古旃檀佛像(罕见完美品相元大都绿度母像)(4)

度母头戴五叶花冠,顶束葫芦型发髻,髻顶和髻周围有宝珠为饰。余发垂肩,双耳坠大圆环耳珰。面圆而宽,双目垂俯,神态宁静安详。肩宽胸厚,女性特征刻画十分含蓄。上身袒露,胸前饰项圈、璎珞和长链,双肩披大帔帛,穿臂垂至莲台上;下身着长裙,腰间束宝带,腰后垂坠华丽的连珠璎珞;裙褶自然流畅,尽显织物丝滑垂坠之感;脚踝及脚背一周有连珠线镶饰的珠串;手腕、手臂处亦有钏镯宝珠装饰。

周身并无镶嵌,全部珠宝饰物皆为铸刻,却仍难掩其庄严与华贵气质。度母呈游戏坐姿,左腿横盘,右腿下踏踩小莲花;左手半举捻莲茎,右手置右膝结施与印同捻莲茎,应在肩侧绽放的莲花已憾失。莲座造型规范,上下边缘各饰一周连珠纹,莲瓣宽大饱满,形制美观大方,上下对称分布,绕莲座一周。表面鎏金抢眼,品相完好。整体造型优美,形象生动,胎体厚重,具有元代宫廷造像的风格特点,且体量大,工艺讲究,十分难得。

蒙古旃檀佛像(罕见完美品相元大都绿度母像)(5)

虽整体风格更多地借鉴了尼泊尔造像,但仔细观察本尊,仍可发现一些不同之处:一是相较于尼泊尔造像明显变宽的脸型,眉梢也不再上挑,眼窝不再深陷,五官仍略带甜美之风,但因脸型和细处的变化,样貌明显汉化了;二是衣着,肩披汉式云肩,且在衣纹的表现上,也不再采用承袭自印度萨尔纳特近裸式手法,衣裙虽不至于厚重,但衣褶也明显增多。这均反映了元代时期,尼泊尔艺术、藏传佛教艺术与汉族艺术相互交融的时代特点。

蒙古旃檀佛像(罕见完美品相元大都绿度母像)(6)

提到元大都造像,我们不得不提起最著名的一尊,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像底板上,书写有资助人与铸年的元大都鎏金铜文殊菩萨像,为我们确定风格与年份提供了确实可靠的依据;另外在Robert R. Bigler的《永乐之前》一书中,亦收录了一尊元代藏汉风格绿度母像,与嘉德本场这一尊颇为相似,可作参考。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