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前我把青春献给了祖国(天边边山巅巅十八岁的他们把青春献给祖国)
16年前我把青春献给了祖国(天边边山巅巅十八岁的他们把青春献给祖国)过几天就是小毛姐姐大婚的日子,他依旧不能回家,无法亲眼见证姐姐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有遗憾,但是不后悔!”小毛发给姐姐的信息是这样的,“我守卫的是天下所有‘姐姐’的幸福。”姐姐的回复也很快,“我得到的是天下所有‘兵弟弟’的祝福!”到了南京,毛新伟和家人离得“很近又很远”。从学校到家,坐2个小时高铁就能抵达,可一次中秋团圆,他却整整等了2年。刚过去不久的中秋节是小毛在陆军工程大学度过的第2个中秋,也是他入伍后第一次与父母共度中秋。美好的时光总是幸福又短暂,父母匆匆地来又匆匆离去,带走见证孩子成长的喜悦,留下激励小毛前进的动力。坐在教室里,毛新伟始终不能忘了父母挽着自己的手走在校园里的样子,“爸妈,我要做你们永远的骄傲!”小毛是地地道道的南方人,习惯了四季如春柔情似水的“南方姑娘”,一下子闯入充斥着沙尘暴的狂野“西北汉子”怀中,自然是撞了个灰头土脸。“生活关”是小毛遇到的第一关,各种水土不服如
他们从戈壁荒漠而来,脸上刻满风卷黄沙的印迹;他们从雪域高原而来,眉间雕刻千里冰封的孤寂;他们从边防一线而来,眼里写满保家卫国的坚毅。头枕边关月,心系天下安,18岁正是人生最美的花季,他们将最珍贵也仅有一次的青春献给了祖国的边疆,习惯了独守边关冷月的他们,面对繁花似锦的都市会不会慢慢迷失自我、忘记初心?
值此国庆佳节,陆军工程大学几名学员给出这样的答案。
“我守卫的是天下所有‘姐姐’的幸福”
“刚到新疆,放眼看去全是山,看不见远方。”回忆起新兵生活,学员毛新伟说得最多的就是“不适应”。
小毛是地地道道的南方人,习惯了四季如春柔情似水的“南方姑娘”,一下子闯入充斥着沙尘暴的狂野“西北汉子”怀中,自然是撞了个灰头土脸。“生活关”是小毛遇到的第一关,各种水土不服如期而至,就连“洗澡”这件事都让他欲哭无泪。高强度的训练让他汗水从头湿到脚,由于缺水常常洗不上澡,好不容易等到无比珍贵的洗澡机会,也无非是一盆水几人分着用,这段时间成了“爱干净”的小毛最难熬的日子,按他的话来说“一天24小时都觉得浑身上下都痒”。到了南京,“惜水如命”的习惯一点都没变,刷牙永远只用半杯水,洗脸水要拿来再泡泡脚,看到别人浪费水也会絮絮唠叨一番。
每逢佳节倍思亲,而对于远在边关海岛的战士来说,每一天都是思念亲人的“佳节”。入伍后,小毛最难过的是“想家关”。对于大多数新战士来说,参军入伍是第一次走出家门,离开家人,“想家”在所难免。边防战士尤为如此,他们离家更远,通信更难,遇到电话不通的时候,一封“慢悠悠”的书信得寄上十天半月,盼星星盼月亮的父母硬是将儿子的“新年好”等到了元宵后。“天很近,家很远”,夜晚的岗哨最孤独,浓浓的思念之情只能向一轮明月诉说。
逢年过节,千里探亲的连长“嫂子”成了大家最亲的人。“嫂子”看上去瘦瘦弱弱,可每次上山都强大得让人惊叹,大包小包背在肩上、挎在手上,脸上的笑让大家如沐春风。这个时候,“嫂子”总会给大家做一桌丰盛的菜,她说“家的味道”能冲淡思念,让人心里多几分踏实与安稳。连长总是一天到晚将“以连为家”挂在嘴边,小毛他们这群战士却爱说“来这的人,都是我们的家人!”
到了南京,毛新伟和家人离得“很近又很远”。从学校到家,坐2个小时高铁就能抵达,可一次中秋团圆,他却整整等了2年。刚过去不久的中秋节是小毛在陆军工程大学度过的第2个中秋,也是他入伍后第一次与父母共度中秋。美好的时光总是幸福又短暂,父母匆匆地来又匆匆离去,带走见证孩子成长的喜悦,留下激励小毛前进的动力。坐在教室里,毛新伟始终不能忘了父母挽着自己的手走在校园里的样子,“爸妈,我要做你们永远的骄傲!”
过几天就是小毛姐姐大婚的日子,他依旧不能回家,无法亲眼见证姐姐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有遗憾,但是不后悔!”小毛发给姐姐的信息是这样的,“我守卫的是天下所有‘姐姐’的幸福。”姐姐的回复也很快,“我得到的是天下所有‘兵弟弟’的祝福!”
“你替我守脚下疆土,我代你看山外世界”
“边巴,你看,这是六朝古都金陵的中秋夜景,月亮没有我们那边的大吧……”这个中秋节,是学员钦伟和战友边巴桑布他们离开家人的第五个年头,钦伟履行两人的“约定”发了一组南京的中秋图片过去。如今钦伟已经到了陆军工程大学学习,而边巴依然驻守在海拔4500米的哨所上。距离再远,联系再难,感情却愈久愈香。钦伟告诉记者,他们之间的友情无法用言语描述,也许只有亲身经历过那段艰难的岁月才能真正明白那份感情的真挚与纯粹。
说起那段艰难岁月,钦伟的眼里直冒光,似得到糖的孩童一般。然而,这和曾经初上阿里的他完全是两个样。
“天很低,地很大,人很少,房子也小,几座简陋的活动板房就是连队。”巨大的心理落差,恼人的高原反应和没有边际的孤独寂寥糅杂在一起,惆怅和失落似水草一般缠满了全身。钦伟说,那个时候“恨不得马上回家,一刻也不想多呆”。
越艰苦,越磨砺人。于边防战士而言,最难熬的莫过于孤独;而于钦伟而言,更多的是无助。钦伟所在的边防连,海拔在4500米以上,每年11月到次年5月都有大雪封山。“那是我度过最漫长、最寒冷的日子,也是最难忘、最温暖的时光。”在漫无边际的雪域高原,钦伟和边巴桑布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战友情。初上高原,钦伟还是低估了世界屋脊的威力,刺骨的寒冷根本不是他那几件衣服就能抵挡得了的。“家里寄来的衣服遥遥无期,是边巴给了我温暖。”边巴桑布是典型的藏族小伙,个子不高,皮肤黝黑,平时话很少,却是个十足的暖男。在那段与世隔绝的日子里,边巴成了钦伟的依靠。他们轮着穿一条棉裤,吃一桶泡面,用一部手机;他们一起上岗站哨,一起执勤巡逻,一起守卫国土;钦伟喜欢和边巴说山外精彩的世界,边巴就和钦伟讲山下阿妈的故事。
2017年8月,钦伟如愿考入了陆军工程大学,要离开阿里远赴南京。临行前,边巴和钦伟许诺,“替他守脚下的边疆”;钦伟和边巴约定,“代他看山外的世界”。
其实,钦伟一直有一个心愿没有告诉边巴,“毕业后再回阿里”。
“真正踏上边境线,只知道身后就是祖国”
“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我用生命捍卫守候,哪怕风似刀来山如铁,祖国山河一寸不能丢……”这是学员李春雨最喜欢的歌,透过激昂的旋律,中国军人的刚毅展露无疑。
从陕北到藏南,3000多公里的路程,过早地磨光了李春雨戍边卫国的激情,不约而来的高原反应更是彻底浇灭了他的一腔热血。谈起初到日喀则的样子,这个钢铁汉子依然心有余悸。
卓拉哨所,一个“挂在天上的哨所”,海拔4687米。“抬手就能够着天,这是真正的‘顶天立地’。”哨所里的老班长告诉李春雨,“把卓拉当成家”。到了大雪封山的日子,他才真切体会到其中深意。每逢大雪封山,哨所与世隔绝长达半年,漫无边际的喜马拉雅山,一眼望去除了雪还是雪,哨所成了天上的一座孤岛,倔强地挺立在寒风中。
“那个时候,心里全是家和亲人。”于李春雨而言,最难熬的不是恶劣的环境,而是抑制不住的思念。哨所单一枯燥的生活,一点点消磨李春雨的激情,直到那件事出现,又重新点燃了他内心的激情,让他坚信,“当初的选择没有错,这条路要一直向前走!”
2017年6月18日,刚参加完军考的李春雨来不及整理行装,就和战友一起上了“前线”。“等到真正踏上边境线的时候,已经容不得我胆怯,只知道身后就是祖国,肩上就是使命。”李春雨说,“大家都一样,真正到了祖国需要的时候,心里都是祖国。”直到从对讲机里听到自己考上军校的消息,他才来不及告别便背上被战友塞满的行囊,匆匆奔赴南京。
从日喀则到南京,三天三夜的车程,李春雨是最后一个抵达学校的。学员队领导非但没有责怪,还亲自去车站迎接,“一个学员哪来这么大的阵势?”班长傅易敏道出了其中缘由,“他是刚从洞朗下来的”。
2018年春节护校,三年没回过家的李春雨主动请缨。那边车水马龙、灯火阑珊,这边坚守岗位、汗流浃背,想起远方日夜盼他回家的父母,心里也有苦楚,却是一个小女孩让他一扫愁绪。“那是我收过的最美的礼物。”李春雨所说的,是站岗时一个女孩给他敬的一个“军礼”。从那之后,李春雨逢人就讲那次“最有意义的岗”。
如今,在陆军工程大学已是第三个年头,李春雨始终没有忘记远方的战友还驻守在边疆一线,也始终没忘了肩上那沉甸甸的责任。他将责任化为动力,一心扑在了学习训练上:训练尖兵、优秀学员、全军建模一等奖,各种荣誉集一身,话却依旧不多,李春雨就这样默默地奋斗着、奔跑着。
在连队举办的交流会上,李春雨和大家介绍了挂在天上的“云端哨所”,他非常兴奋地邀请大家一起去欣赏祖国边疆的无限风景,同学们都说,“这是他说话最多的一次”。
初秋的下午,阳光正好,整齐的队列行走在校园里的大道上,透出法国梧桐穿进来的几缕阳光直直地照在他们身上,闪闪发光,一如倔强而又自信的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