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文品读(构建诗意的精神家园)
经典诗文品读(构建诗意的精神家园)诗人不但写亲情、爱情、友情,他的目光还关注社会各阶层的人物,如放风筝的老人、女教师、智障者、装修工、修鞋的女人等等,蕴含着诗人悲天悯人的情怀。他写节气的变化,也写日常生活的见闻,如江南雪、迎春花市、窗台的菊、蜘蛛、蚂蚁、新买的苹果、操场上的猫等等,这些事物进入诗人的视野,他用充满灵动的语言去描述。在“红尘花瓣”一辑中,诗人对爱情的讴歌和赞美流淌在字里行间。如《今夜的雨是你为我送行的泪》,诗人写道:“上车的时候遇见一场阵雨/淋湿了我蓝色的衬衫/我想是不是你为我送行的泪”,诗人善于借景抒情,与“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有异曲同工之妙。在《红尘之外》一诗中,诗人写道:“红尘之外/定有许多/我所不知道的事情/在必经的路口/等我”,“一朵野花静静地开放/总比热闹非凡的花园/多一点宁静和芬芳”,这些诗句构建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既是诗人向往和追求的红尘之外的精神世界,也是读者羡慕的境界。在
构建诗意的精神家园
——读林萧诗集《红尘之外》
《红尘之外》是青年作家、诗人林萧的第二部诗集,全书分为“亲情时光”“走笔江南”“风吹人间”“第七朵花”“隐秘路径”“红尘花瓣”六辑。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红尘之外》洋溢着真挚、热烈的感情。诗人对亲人、朋友、恋人乃至世间万物都倾注了自己炽热的情感。
最打动我的是“亲情时光”一辑。在《回报》一诗中,诗人写道:“把我的好胃口/拿去好了/父亲的牙齿已全部凋零/生活的硬骨头,需要/用高压锅反复地蒸//把我的好睡眠/拿去好了/母亲的耳畔容不下一粒雨声/失眠的裂痕,需要/用阳光翻来覆去地缝//把所有的疼痛/留给我好了/父亲的风湿痛、关节炎/母亲的偏头痛、肩周炎/统统打包留下/这唯一的遗产/足够我咀嚼、折腾/用尽一生。”这首诗体现了思想美、情感美的诗歌特质。孝亲敬老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林萧在诗中很好地弘扬了这种优良传统,“把我的好胃口拿去给父亲”,“把我的好睡眠拿去给母亲”,“把所有的疼痛统统打包留给我”,这些诗句浅显易懂,情深意重,令读者在品味诗句的同时感受到心灵震动,激发感恩父母、关心父母、孝敬父母的同理心。这令我们想到一句古语“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告诫子女行孝要及时,趁父母健在时多些关爱,而不要等父母去世后才追悔莫及。
《栽乡愁的母亲》写道:“故园荒芜,失去土地多年的母亲/在城里唯一的爱好,栽葱也栽蒜”,“母亲说,葱和蒜同时栽下就有了伴/这些植物多像她远在乡下的姐妹/彼此不说一句话,却早已心意相通”,这些诗句表现了诗人对母亲日常生活的关心和体贴。
《父亲,我想偷走你身体里的锈》这首诗用精炼的语言勾勒了父亲一生的经历,赞扬了父亲年轻时强壮的体魄,“把我们兄妹三人从苦水里养大”,如今,父亲却被风湿和疼痛包围。诗人怀着一颗天真而又急切报答的心,他写道:“父亲,我多想偷走你身体里的锈/把它锤打成发光的银器与路口的拐杖”,这些诗句流淌着一个儿子对父亲深沉的爱。
《与女书——写给八岁女儿》,诗人用叙事的形式为读者展现了女儿从咿呀学语到八岁的成长经历。从诗中可知,诗人抛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善于引导孩子阅读、写作,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折射出诗人的教育理念。“爸爸唯一可以毫无保留教给你/且不用花一分钱的只有这些了。”诗人称赞女儿是“人间的小天使”,他忠告女儿“不一定要飞得多高多远多么完美/但一定要谨记,爱与宽容,永远是你飞翔的力。”这首长诗饱含着诗人对女儿浓烈的爱与殷切期望。
在“红尘花瓣”一辑中,诗人对爱情的讴歌和赞美流淌在字里行间。如《今夜的雨是你为我送行的泪》,诗人写道:“上车的时候遇见一场阵雨/淋湿了我蓝色的衬衫/我想是不是你为我送行的泪”,诗人善于借景抒情,与“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有异曲同工之妙。在《红尘之外》一诗中,诗人写道:“红尘之外/定有许多/我所不知道的事情/在必经的路口/等我”,“一朵野花静静地开放/总比热闹非凡的花园/多一点宁静和芬芳”,这些诗句构建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既是诗人向往和追求的红尘之外的精神世界,也是读者羡慕的境界。在《亲爱的》一诗中,诗人写道:“我想做一个冗长的梦/将世间所有的悲欢离合/统统抛在梦的门外”,这些诗句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美好的希冀。《我用平静的波澜爱你》写道:“我用平静的波澜爱你/我的心就是水中最纯净的一滴/阳光抚摸着大地/我化作你睫毛上透明的露珠/黑夜弥漫了你的双眼/我是你梦境中轻轻的呼吸”,这些诗句把爱情写得纯净、透明、美丽。《这个夜晚属于我和你》写道:“你的气质多么迷人/远远地便闻到了/你身上散发的香气/芬芳弥漫着/房子的每一个角落”,整首诗没有一个“爱”字,却把抽象的爱情写得唯美浪漫,动人心魄,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人不但写亲情、爱情、友情,他的目光还关注社会各阶层的人物,如放风筝的老人、女教师、智障者、装修工、修鞋的女人等等,蕴含着诗人悲天悯人的情怀。他写节气的变化,也写日常生活的见闻,如江南雪、迎春花市、窗台的菊、蜘蛛、蚂蚁、新买的苹果、操场上的猫等等,这些事物进入诗人的视野,他用充满灵动的语言去描述。
诗人关注民生民情,具有忧国忧民的情怀。如《预约一个春天》写道:“如果可以/我想在预约口罩的同时/预约一个健康的春天/无须姹紫嫣红,以及/过多形容词和动词的点缀/有阳光和爱人的拥抱就好”。“预约一个健康的春天”,这是多么大胆而富有诗意的想象,诗人渴望疫情早日结束,爱国爱民之情跃然纸上。
总的来说,《红尘之外》是一本以情动人的诗集,诗人以朴实的文笔、浓烈的感情构建了一个美丽的精神家园。品读这本诗集,能获得心灵的洗礼和情感的升华。
作者简介:邓带友,女,笔名清清泉水,清远市作家协会会员,清远市评论家协会会员,清远诗社社员。在《诗词》《清远日报》《飞霞》等报刊发表作品多篇。
【林萧简介】林萧,80后青年作家、诗人、媒体人,湖南永州人,现居广东清远。作品散见《人民日报》《诗刊》《文艺报》《中国青年作家报》《星星诗刊》《青年作家》《诗潮》《散文诗》等多家报刊,入围第四届、第五届中国青年诗人奖。著有诗集《红尘之外》《朋友别哭》、长篇小说《苦夏》、评论集《评心而论》等,荣获冰心儿童文学奖、第二届雁翼诗歌奖等奖项。
壹点号林萧文苑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