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国际游学好在了哪里(游学以色列)
以色列国际游学好在了哪里(游学以色列)Jerusalem接待我们的是一位正在电台服役的女兵,她十分年轻,充满活力,英文流利,身上扛着一把应该巨重的巡逻枪,带着我们周围逛。据她介绍,她们一般会在服完兵役之后才去上大学。大概介绍了一下电台各部门的工作,谈到自己有栏目,常常感到身上所肩负的责任感,话语权和影响力与自己年龄不是很匹配,让她觉得不可思议。本想在这样地道的集市里掏一些宝贝带回家,但是以色列的纪念品的大多是十字架,七烛台等和各个宗教相关的圣物,游客们如果不信教,恐怕都不会很感兴趣。值得买的反而是具有本地特色的消耗品,比如水果,橄榄油等食品,还有出自死海的护肤品。想买纪念品的话,就更别指望那种有旅行团专门停靠的营业网点了,看着清一色的流水线产物,堆积如山的塑料和木头,粗糙的涂料和雕刻,实在让人在纪念意义与审美和实用价值之中摇摆不定。离开集市,前往参观以色列军方电台,电台处于一栋窄窄的楼房里,位置有些隐蔽,在外部也看不出什么线索
游学以色列
Tel Aviv
周日清晨,安息日刚刚过去,卡梅尔市场又开始准备营业了。我们来得早,店主们还在忙着搭建店铺和摆放商品。
卡梅尔市场 (the Shuk Hacarmel) 据说是特拉维夫最大,最能代表中东特色的集市。售卖的商品丰富多元,从服装,纪念品,到蔬菜水果和各种香料,各种颜色、声音和气味在这里碰撞,开门营业还不到半小时,集市已变得熙熙攘攘。
本想在这样地道的集市里掏一些宝贝带回家,但是以色列的纪念品的大多是十字架,七烛台等和各个宗教相关的圣物,游客们如果不信教,恐怕都不会很感兴趣。值得买的反而是具有本地特色的消耗品,比如水果,橄榄油等食品,还有出自死海的护肤品。
想买纪念品的话,就更别指望那种有旅行团专门停靠的营业网点了,看着清一色的流水线产物,堆积如山的塑料和木头,粗糙的涂料和雕刻,实在让人在纪念意义与审美和实用价值之中摇摆不定。
离开集市,前往参观以色列军方电台,电台处于一栋窄窄的楼房里,位置有些隐蔽,在外部也看不出什么线索,全部标示也只有入口上方一个小小的标志,这样简单的设计和安排反而增加了几分神秘感,让人期待起门背后的世界。
接待我们的是一位正在电台服役的女兵,她十分年轻,充满活力,英文流利,身上扛着一把应该巨重的巡逻枪,带着我们周围逛。据她介绍,她们一般会在服完兵役之后才去上大学。大概介绍了一下电台各部门的工作,谈到自己有栏目,常常感到身上所肩负的责任感,话语权和影响力与自己年龄不是很匹配,让她觉得不可思议。
Jerusalem
离开特拉维夫,来到期待已久的,被视为世界中心的圣城耶路撒冷。整座城遍布着风格与色调统一的土黄色建筑体,一砖一瓦都透露出一股古老、庄严和神秘的气息。
耶路撒冷的旧城里坐落着西墙,圣墓教堂,苦路等圣地,虽然为了去这些地方,我们每天在旧城里四通八达的小巷中穿梭,但其实并没有足够的时间让我们好好逛一逛。
从橄榄山上眺望耶路撒冷旧城
旧城城内仿佛是另一个世界,平日十分繁华热闹,充斥着各路人物,贩卖着各种商品,有祈祷披肩,香料,陶瓷,纪念品和首饰,还有炸豆丸子,皮塔饼、鲜榨石榴汁等小吃。
旧城里的伊斯兰区
每天都有许多人来圣墓教堂朝圣和参观,在狭小的空间里,大家都能自觉地保持安静,有序地排队和前进,有时还会对讲话大声的人边做手势边“嘘”他一声。
从各地远道而来的信徒,跪坐在涂膏礼之石边上,拿出预备好的精油和布料在上面不断擦拭,希望以此获得一点弥留的痕迹。我想不管是不是基督徒,来到这里大概都会肃然起敬吧。
圣墓教堂外观
一天之中,不同的声音不断在旧城交汇,那边基督徒在圣墓教堂朝圣,走苦路,这边犹太人在西墙祷告,另一边的清真寺也传来呼唤声。
西墙 /哭墙
过了西墙的安检后,发现男女要分开祈祷,进来之后瞬间到气氛与刚刚在外面广场时很不一样,安静严肃了许多,大家都在认真祷告。可以看到墙体的缝隙塞满了人们祈祷写下的纸条,因为不想打扰到她们,所以并没有靠近。
西墙旁的书架
Masada
临近死海,位于朱迪亚沙漠东侧的马萨达是一处天然堡垒,也是世界遗产之一。
公元前37年到公园前31年,马萨达成为希律王抵御敌人入侵的避难所和冬季行宫,在此修建了宫殿、库房、蓄水池和炮塔城墙。
The Dead Sea
到了去死海飘浮当天,我还在纠结要不要下水。事先做好了两手准备,带上了酒店的毛巾和更换的衣服,还带了一份以色列日报做道具,万事俱备,只差泳衣。当天又快被昂贵的泳装劝退的我,最终还是决定要下水。结果真的是,真香。
当时是一月初,耶路撒冷只有七,八摄氏度,白天还下着小雨,非常冷。还好死海因为有四百多米的海拔差,再加上高密度的盐分加持,冬天也有摄氏20多度。因此只要不刮风,一年四季都可以下水。
在充分了解作用原理和操作规范之后,往水里一坐,向后一躺,就浮起来了,真的太神奇了!可岸边的死海泥很滑脚,我重重地摔了一下屁股,还好死海的水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刺痛伤口。
在死海的体验总体上很完美,不足之处就是时间太短了不够我们玩,而且上岸之后必须要用大量的水冲洗,可是又只有冷水,冷到我直发抖。(其实照片里我附近挺多人的,都粗糙地P掉了。)
最后,有机会去以色列的话,记得去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看看。那些人们真实存在过的每一个细节,会让人重新认识一段历史。了解他们从原本高雅和讲究的生活,到集中营和毒气室死亡终点的经过。定神看看那信件的字迹,怀表的雕刻,大卫之星上的血迹,从战场寄给孩子的贺卡...让人一时怔住,每一件展品背后,都是让人无法直视的悲痛。
Yad Vashem
纪念馆的希伯来名Yad Vashem,意为”保存他们的名字,使他们不被忘记。”
纪念馆的设计也很有深意:“历史馆长廊是向下倾斜,象征从光明进入黑暗;长廊在接近出口处又向上倾斜,象征终于迎来光明。”
观展结束,从展厅出口走出来是一个观景台,视野突然变得明朗开阔,透过苍翠茂密的数林望向远处,是一座复兴的希望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