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五十六章解析及感悟(你也能看懂道德经)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解析及感悟(你也能看懂道德经)喝珍珠奶茶的时候,吸管被珍珠堵住了,吸不上来,吹一下再吸,就通畅了。要合拢嘴巴,先要张开嘴巴。咀嚼食物的时候是闭着嘴巴的,但在此之前需要张开嘴巴,把食物送入嘴中。柔弱最终能够战胜刚强。鱼不可脱离水,国家的权力不可以脱离老百姓。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解译:将要收缩它,必先扩张它;将要削弱它,必先强化它;将要废弃它,必先抬举它;将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这是“微妙的智慧”。
柔弱最终能够战胜刚强。
鱼不可脱离水,国家的权力不可以脱离老百姓。
详解: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要合拢嘴巴,先要张开嘴巴。咀嚼食物的时候是闭着嘴巴的,但在此之前需要张开嘴巴,把食物送入嘴中。
喝珍珠奶茶的时候,吸管被珍珠堵住了,吸不上来,吹一下再吸,就通畅了。
运用到军事上面,想要撤退的时候,先摆出一副进攻的姿态(或者先打出一波攻势),让敌人不敢轻举妄动,然后悄然撤退。
(以上例子只是道理的某种呈现,并不能代表道理的全部,下同。)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欲使人灭亡,必先使人疯狂。物壮则老,物极必反。
扎破牛皮只有一个小洞,而吹破牛皮则是大面积破败。
同理,扎破金融泡沫没有吹破金融泡沫的毁灭性大。
再比如,美国向很多国家出售武器装备,这些国家看似变得强大了,但久而久之形成依赖,本国的军火工业总也发展不起来,越是发展不起来就会越依赖美国,美国的地位也就越稳固。这是“将欲弱之,必固强之”的另一种表现。
将欲废之,必固举之;
比如有些鸟类想吃坚果,但啄不开坚果外壳,它们会叼着坚果上升到一定高度,然后将其丢在石头上,以此来破开外壳。
同样的道理运用到人类社会中,相当于把德行和能力不足的人推上高位,等他露出破绽,等他出错,然后就废了他,自己取而代之。
比如公司内有人与你不对付,他资历威望比你高,但能力远不如你。有个大项目你俩都想做,你知道以他的能力一定搞不定,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先让给他做,把他推举上去,等到他搞砸了,摔了跟头,你再接手就顺理成章了。(这个只是举例,不鼓励把《道德经》用于勾心斗角的小道。)
溜须拍马、阿谀奉承让人内心飘飘然,这个时候就要警惕,这不是抬举,而是废弛。
鸟吃坚果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这个道理在现代社会处处都有体现。比如电商购物一轮又一轮的活动、福利、红包等等,最后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再比如赌场上,往往是先给你尝点甜头,让你赢点小钱,等你赌上瘾了,就让你血本无归。
养鸡养鸭先得让鸡鸭吃饱,先“与之”,等到它们长大了,每天生蛋,就能“取之”了。
薅羊毛
是谓“微明”。
以上的道理都需要长远的眼光和长久的耐心,非一时一刻所能成功,很多人被眼前的得失所惑,难以看清,所以是“微明”。
柔弱胜刚强。
柔弱胜刚强,重在时间的积累。
水柔弱而石头刚强,水滴石穿。
舌头柔弱而牙齿刚强,人老后牙齿会一颗颗掉落,而舌头一直都在。
舌头与牙齿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水是老百姓,鱼是君主,鱼不光体外环绕的是水,体内大部分也是水,鱼不可脱离水。
“国之利器”指统治阶层,统治阶层脱离人民,就好像鱼失去水分。“示人”的意思是置于高处,让人看到。统治阶层如果高高在上,让人仰望,则是“示人”。如果与人民同在,混在一起,则是不示人。
这一句寓意国家的权利源于人民,不能脱离人民而单独存在,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也可理解成国家的刑罚不能轻易用来吓唬人。)
鱼与水
总结:这一章的道理主要讲治国,也可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由张到歙,由强到弱,由举到废,由与到取,事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连续渐变的,重在时间的积累。
往往柔弱比刚强更加持久,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鱼在水中方能驰骋,脱离水会变成咸鱼,国之利器脱离人民就会变成真正的孤家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