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三清山和葛仙山道教(上饶天下SHOW之铅山县)

三清山和葛仙山道教(上饶天下SHOW之铅山县)葛仙山道教音乐2017年11月10日它,因江左著名高道葛玄而得名它,就是葛仙山葛仙山的道教文化源远流长

三清山和葛仙山道教(上饶天下SHOW之铅山县)(1)

(开栏的话)

为全面集中展示上饶市全域文化旅游资源,上饶文旅平台3月1日起推出“上饶天下SHOW——上饶市全域旅游宣传推广年”活动,以一月一县的频率,天天推送上饶市12个县(市、区)和三清山景区文旅资源。2023年5月为“上饶天下SHOW之铅山县文旅宣传月”,本月每天将推介上饶市铅山的文旅看点和热点。走遍千山,还是铅山,去铅山,品味江南山水的雄秀幽远,感受儒释道三教的历史标高,触摸传统商埠的昔日繁华!

它,是道教名山

有着“中华灵宝第一山”的称号

它,因江左著名高道葛玄而得名

它,就是葛仙山

葛仙山的道教文化源远流长

2017年11月10日

葛仙山道教音乐

入选江西省第五批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三清山和葛仙山道教(上饶天下SHOW之铅山县)(2)

道教圣地——葛仙山

三清山和葛仙山道教(上饶天下SHOW之铅山县)(3)

葛仙山接官亭

铅山县葛仙山,为著名的道教名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上饶市铅山县中部,系武夷山支脉。主峰葛仙峰海拔1096.3米,另有名峰紫云峰、香炉峰。

三清山和葛仙山道教(上饶天下SHOW之铅山县)(4)

葛仙山原名云岗山。相传,高道葛玄(东汉道教天师,被尊称为葛天师,为道教灵宝派祖师)曾在此炼丹传教,并得道升天。因此,此山遂被后人称为葛仙山,并成为闻名赣、皖、闽、浙四省的道教名山。至今,山上还有葛仙飞升台遗迹。

三清山和葛仙山道教(上饶天下SHOW之铅山县)(5)

葛仙山飞升台

葛仙山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古石印《葛仙山志》(残本),其中收录了唐诗人白居易的《葛仙山景杂咏》:

登临太极殿,紫烟入云霞。

极目三天观,阳村山落下。

白居易题诗的时间大致为唐元和十年至十三年(815—818)。其时,白居易被贬为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马,先后游览庐山、葛仙山等地。

三清山和葛仙山道教(上饶天下SHOW之铅山县)(6)

葛仙山慈济寺

葛玄在葛仙山修炼之事,历代郡县志均有记载。如明代万历四十六年(1618)《铅书》记载:“县治南七十里,曰葛仙山,其高三十有六,二十里,汉仙人葛玄之所筑也。爰有仙坛、香炉、水碙,皆铁冶。有仙井焉,有龙池焉,有上马石,下马石,息心石;有试剑石,字书精妙;有飞升台,悬峰凌虚;有鹤迹鹿蹄。”

三清山和葛仙山道教(上饶天下SHOW之铅山县)(7)

葛仙山试剑石 | 王霖 摄

至今,葛仙山上仍保留了众多关于葛仙的古迹,如“仙人足”“试剑石”“息心岩”“飞升台”“仙井”“龙舌池”“上马石”“下马石”等。

三清山和葛仙山道教(上饶天下SHOW之铅山县)(8)

大葛仙殿 | 吴人少白 摄

葛仙山最有名的道观是大葛仙殿。大葛仙殿俗称葛仙祠,依山筑殿,坐东北朝西南,有大葛仙殿(主殿)、老君殿、观音殿、三官殿、灵官殿、地母殿、玉皇阁等建筑。主殿大葛仙殿的殿门与大香炉、香炉峰(位于大葛仙殿西南约3500米处,海拔1037米)构成三点一线,建筑构思考究。

三清山和葛仙山道教(上饶天下SHOW之铅山县)(9)

航拍葛仙山

明万历年间《铅书》记载,“葛仙祠,在铅山县南西七十里葛仙山。……宋元佑七年,乡人立祠祀之。元至正间(1341—1368),增建太极观,中造仙翁像。”

三清山和葛仙山道教(上饶天下SHOW之铅山县)(10)

葛仙山雪景 | 傅荣华 摄

清同治版《铅山县志》记载,葛仙祠建于唐咸通年间(860—873),始称宗华观。宋治平二年(1065)被赐名玉虚观。宋元佑七年(1092),改名为大葛仙殿。后经又多次修葺。清嘉庆年间(1796—1820)毁于火,后修复。民国十七年(1928)又毁于火,次年再度重建。

葛仙祠西北方向的山坡上,是娘殿,祀葛玄之母。传说葛玄在葛仙山上修练,其母特地从江苏老家赶来探望,不意行至半山突然故去,未能见上儿子一面。因此,后人在葛母仙逝处筑殿祀之。

三清山和葛仙山道教(上饶天下SHOW之铅山县)(11)

香客在葛仙山祈福 | 红粉飞飞 摄

自宋代以来,葛仙山的香火一直旺盛。每年六月初一,葛仙山“开山门”;十月初一,“关山门”。这期间,四方信众络绎不绝。

历代登临葛仙山者,不乏文人名士,如诗人白居易、李商隐、韦应物等,名士王重阳、丘处机、张三丰等,及北宋丞相王安石、明代内阁首辅夏言。夏言来到葛仙山,就曾写下《沁园春·登葛仙山飞升台》,感叹“神游八检,不觉超凡”。

葛仙山道教音乐

三清山和葛仙山道教(上饶天下SHOW之铅山县)(12)

道教音乐演奏《小开门》 | 潘俊男 摄

葛仙山道教音乐又称法事音乐、道场音乐,开始于宋代,是葛仙山玉虚观进行斋醮仪式时,为神仙祝诞,祈求上天赐福,降妖驱魔以及超度亡灵等诸法事活动中使用的音乐。2017年,葛仙山道教音乐入选江西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宋末元初时期,名道雷思齐到葛仙山修炼,整理斋醮仪范,为葛仙山道教斋醮音乐正式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清山和葛仙山道教(上饶天下SHOW之铅山县)(13)

道教法事仪式 | 潘俊男 摄

清代康熙年间,葛仙山道士金熙进一步整理科仪道教音乐,吸取了许多民间戏曲曲调,融入道教音乐。除了打击乐器钟、磬、鼓等,还增加了吹管和弹拨乐器。并作诗:“仙坛遥搆碧霄中,我亦扶笻驭好风。携得香烟飞篆白,旋添活火煮丹红。千年宝剑玄关秘,一道灵泉石窍通;夜向息心台下坐,神光相搭老仙翁。”

三清山和葛仙山道教(上饶天下SHOW之铅山县)(14)

举行道教法事仪式 | 潘俊男 摄

到清末明初,葛仙山道人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葛仙山道教音乐。自2007年以来,在葛仙山寺观管理委员会主任李绍华的主持下,进一步发掘和整理葛仙山道教音乐,召集第十一代传人饶明亮道长等道人,收集整理了道教音乐近百首曲谱。

三清山和葛仙山道教(上饶天下SHOW之铅山县)(15)

葛仙山道教活动现场

在演唱和演奏方面,葛仙山道教音乐的诵唱和乐器演奏均由道士担任。声乐的形态也可以分为很多种 有吟诵、念唱、咏唱等。使用的乐器包括锣、鼓、磬、木鱼、铃、铛等打击乐,笛、箫、唢呐等吹管乐,二胡、板胡、琵琶、扬琴等弹拨乐。

三清山和葛仙山道教(上饶天下SHOW之铅山县)(16)

葛仙山道教活动现场

葛仙山道教音乐经韵曲调,兼具江南丝竹、赣东北赣剧委婉、俊美、清澈、秀丽的韵味。

为了对葛仙山道教音乐的传承保护,铅山县人民政府出台了文件,葛仙山寺观管理委员会也安排资金和场地,组织传承人和有关专家学者进行研究发掘道教音乐文化,并对外进行交流和传播。

来源:上饶文旅之声、铅山文旅

初审:黄文琪

复审:刘诗良

终审:谢华杰

投稿邮箱:2792173215@qq.com

鸣谢:本文部分照片由王霖等作者摄影,其他未署名作者请私信联系我们一并鸣谢,感谢广大作者、读者对上饶文旅支持。

声明 :我们一直致力于知识产权保护,尊重权利人的版权,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其出处,难以取得权利人的许可,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或沟通许可事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