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雷克沙s37深度测评(不跑分只实测Lexar雷克沙)

雷克沙s37深度测评(不跑分只实测Lexar雷克沙)USB接口采用推拉设计,两端均有止口,防止滑动。不过雷克沙作为存储界元老,在保证产品性能的同时,也不应该忽视产品的外观工艺,毕竟这是一个看脸的年代。Professional 1000X SD卡的外壳也存在强度偏弱的情况,捏住四个角,轻微推拉,可以明显感受到外壳变形,与同类其他厂家的产品存在些许劣势。小伙伴收到后已经抢先开苞。。。啊!是开箱。那就伪开箱来一发吧。包装是Lexar一贯的风格,sandisk也是如此,应该是可以节省很多成本吧。256G版本正反面都是白色塑料,这个塑料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材质,看起来廉价感十足,而且有很多毛刺,尤其是上下面拼接处。楼主是到手有用美工刀自己倒了角。按照楼主一贯的性格,这种做工分分钟是要丢掉的,不过看在价格还算便宜,就勉强留着用吧。

作者:M_Lee

前言

先说说为什么会入手吧,一个月前看到张大妈推送S75 128G版本,但是寻思着已经有个Netac128G 而且写入速度比S75优秀,所以觉得不合适,故放弃。

但是小学老师教导我们,故事要一波三折。那么就波折一下吧。手贱点到美亚的网站以后,发觉256G版本也是好价,而且采购一个256G的优盘,已经计划很有,于是果断找小伙伴搭车一枚,到手大约320软妹币。附上当时的购买链接。

Lexar JumpDrive S75 256GB USB 3.0 Flash Drive - LJDS75-256ABNL (...

雷克沙s75 256g u盘晒单

小伙伴收到后已经抢先开苞。。。啊!是开箱。那就伪开箱来一发吧。

雷克沙s37深度测评(不跑分只实测Lexar雷克沙)(1)

包装是Lexar一贯的风格,sandisk也是如此,应该是可以节省很多成本吧。

雷克沙s37深度测评(不跑分只实测Lexar雷克沙)(2)

雷克沙s37深度测评(不跑分只实测Lexar雷克沙)(3)

256G版本正反面都是白色塑料,这个塑料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材质,看起来廉价感十足,而且有很多毛刺,尤其是上下面拼接处。楼主是到手有用美工刀自己倒了角。按照楼主一贯的性格,这种做工分分钟是要丢掉的,不过看在价格还算便宜,就勉强留着用吧。

不过雷克沙作为存储界元老,在保证产品性能的同时,也不应该忽视产品的外观工艺,毕竟这是一个看脸的年代。Professional 1000X SD卡的外壳也存在强度偏弱的情况,捏住四个角,轻微推拉,可以明显感受到外壳变形,与同类其他厂家的产品存在些许劣势。

雷克沙s37深度测评(不跑分只实测Lexar雷克沙)(4)

USB接口采用推拉设计,两端均有止口,防止滑动。

和楼主现有的U盘对比一下。由上至下:S75 256G Netac U311 128G KingSton

DTDUO3C 32G.

雷克沙s37深度测评(不跑分只实测Lexar雷克沙)(5)

下面进入评测部分

这次评测没有软件跑分,只以WIN7 SP1旗舰版实测为准。因该型号金士顿级别过低,不参与评测。

先来看看芯片信息:

雷克沙s37深度测评(不跑分只实测Lexar雷克沙)(6)

主角S75 主控慧荣SM3260AD 闪存:镁光MLC

雷克沙s37深度测评(不跑分只实测Lexar雷克沙)(7)

配角Netac U311,主控银灿IS903,闪存海力士MLC

实际容量:S75 238G U311 119G。

雷克沙s37深度测评(不跑分只实测Lexar雷克沙)(8)

来找个片子实测一下吧。

测试平台:船厂K650D

CPU:I7-4710

内存:4G 8G DDR3-1600

SSD:浦科特M5M 128G

单个文件测试:大小10.6

雷克沙s37深度测评(不跑分只实测Lexar雷克沙)(9)

雷克沙s37深度测评(不跑分只实测Lexar雷克沙)(10)

S75 写入60M/S(-5~ 1M/S波动);读取170M/S(±5M/S波动)。

雷克沙s37深度测评(不跑分只实测Lexar雷克沙)(11)

雷克沙s37深度测评(不跑分只实测Lexar雷克沙)(12)

U311 写入120M/S(±2M/S);读取170M/S(±5M/s)

一堆文件对比:数量2072个文件,大小1.28GB

雷克沙s37深度测评(不跑分只实测Lexar雷克沙)(13)

雷克沙s37深度测评(不跑分只实测Lexar雷克沙)(14)

S75 写入10M/s(-1~ 2M/S);读取109-128M/S.

雷克沙s37深度测评(不跑分只实测Lexar雷克沙)(15)

雷克沙s37深度测评(不跑分只实测Lexar雷克沙)(16)

U311 写入12-15M/s;读取110-120M/s

优缺点总结

评测部分就写这么多,总结一下优缺点吧。

优点

  1. 容量大

  2. 价格还算合适,320/256=1.25元/GB。

  3. 写入速度与标称相符(在这个虚标满天飞的年代,这点不容易)

  4. MLC(姑且算是吧)

缺点

外壳做工差,白色不够纯净,有明显毛刺。

重要的缺点重复三遍!!!

说说自己的使用感受吧,写入速度尚可,按理想情况满速计算:238(G)*1024÷60(M/S)≈4062(S),大约是1.13小时可以写满,速度基本满足对要求,最求速度时,换用U311。

购买建议

如果你是需要携带大体积文件,但是又觉得移动硬盘太大太重的,而且对于写入速度要求不高,同时对颜值没什么要求的,那么就买买买吧!

好了,就写这么多吧。以上评测给大家作为参考吧。另外怀念一下未能出境的Sandisk CZ80,借给小伙伴有去无回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