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臣范仲淹墓葬(北宋名臣范仲淹)
北宋名臣范仲淹墓葬(北宋名臣范仲淹)也是在庆历四年,范仲淹上奏请求扩大相权,也就是扩大他自己的权利,以便更好的实施新政,这个请求意味着有些有问题的官员将更难以躲过新政带来的处罚或者影响。正在范仲淹踌躇满志准备使这个国家在他手上更健康的发展下去的时候,反对他的声音也开始渐渐响起!庆历四年春(没有错就是岳阳楼记的开头),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滕子京是和欧阳修同一届的考生,当年修建范公堤的时候他也在范仲淹的旁边,他到了巴陵郡做太守,一年之后人民安居乐业,百废具兴,于是他便下令重新修建岳阳楼,这就是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起因。所以《岳阳楼记》并非范仲淹亲登岳阳楼所作,他给他这位好友写这篇文章一是在赞扬对方的功绩,二是相互勉励,要以天下为己任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也相信如今做到这个位置能够真正的实现那些为天下人民造福祉的事了。
上一篇说到范仲淹抗击西夏成为最大功臣,按功劳和声望范仲淹开始成为官僚集团的核心,仁宗召范仲淹回京并授枢密副使,又提拔欧阳修、余靖、王素和蔡襄阳为谏官,历史上将这四位敢于言论的人称为‘四谏’,这些人纷纷进言称范仲淹有宰相之才,宋仁宗也正想顺水推舟,但第一次我们这位耿直的范仲淹竟然给假意婉拒了,看来不管是谁在这时候都得装一下!但不过两月宋仁宗罢免了当时的副宰相王举正,再拜范仲淹为参知政事。
之后宋仁宗也多次召见范仲淹、富弼及韩琦等人商谈国家大事,范仲淹表示国家的累计的弊端当从长计议,之后范仲淹写了一篇《答手诏条陈十事》呈现给了宋仁宗。
其中提出了十条纲领:
- 1.明黜陟:那时候官员升降主要看资历而不是看政绩如何,所以造成了很多官员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所以范仲淹提出了绩效考核。用KPI说话
- 2.抑侥幸:这一条是最得罪人的,是为了阻止官员开后门,避免有些大官员会推荐自己亲友进入官场,而且宋朝的官员数量是历史之最,国家是有相当的开支在这上面。
- 3.精贡举:这就是针对上面的问题,对科举的要求加强,并且当时的范仲淹还指出了不要把人才的标准放在诗文上而是放在策论上。
- 4.择官长:这是一种审查制度,择长官怎么择?范仲淹指出要派出人员作为督查,检查地方官员来做优胜劣汰。
- 5.均公田:公田指的是官员的田,不是百姓的田,范仲淹希望按照官员等级重新分配,说明当时一定出现了官员分田不均的情况,这样也能阻止有些人贪污腐败。
- 6厚农桑:那就是要重视农业了,还得派人给百姓指导。
- 7.修武备:范仲淹建议在京城范围招募卫兵,三个月务农,一个月训练,如果成功可以推广至全国。
- 8.推恩信:这个是帮皇家做舆论宣传工作,当然也要派人去督查这宣传工作做得好不好,做得好,老百姓自然更爱国。
- 9.重命令:这个就是以法治国,而且这些法律得推广下去得有效,不要朝令夕改。
- 10.减徭役:范仲淹认为百姓税务繁重,甚至建议让士兵可以替农民分担一些税。
这篇文章可谓是长篇大论,要是年轻时的范仲淹给宋仁宗写这么一篇东西,只怕皇帝的头早就痛了,但如今的宋仁宗将这篇文章的内容以诏令形式颁发全国,这也意味着“庆历新政”正式开始。
庆历四年春(没有错就是岳阳楼记的开头),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滕子京是和欧阳修同一届的考生,当年修建范公堤的时候他也在范仲淹的旁边,他到了巴陵郡做太守,一年之后人民安居乐业,百废具兴,于是他便下令重新修建岳阳楼,这就是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起因。
所以《岳阳楼记》并非范仲淹亲登岳阳楼所作,他给他这位好友写这篇文章一是在赞扬对方的功绩,二是相互勉励,要以天下为己任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也相信如今做到这个位置能够真正的实现那些为天下人民造福祉的事了。
正在范仲淹踌躇满志准备使这个国家在他手上更健康的发展下去的时候,反对他的声音也开始渐渐响起!
也是在庆历四年,范仲淹上奏请求扩大相权,也就是扩大他自己的权利,以便更好的实施新政,这个请求意味着有些有问题的官员将更难以躲过新政带来的处罚或者影响。
于是弹劾范仲淹的奏折开始越来越多,污蔑他勾结朋党,其中也包括了王安石,当初王安石在刚为官时曾表示范仲淹是自己最好的老师,他也不能预料到范仲淹的遭遇以后将会发生在他自己身上!
庆历五年范仲淹在声讨他的声音中精疲力尽,他请求出知邠州,宋仁宗准奏,遂罢免其参知政事之职,改为资政殿学士、知邠州。到了冬天他因病,请求到邓州避寒,宋仁宗也予以了批准。
此时另一位改革的重要人物富弼则被宋仁宗派遣出使辽国,随着这两位的离开庆历新政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他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精神却永远留存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