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彼岸花开故人归3(彼岸花开3)

彼岸花开故人归3(彼岸花开3)推古死后,苏我虾夷拥立敏达天皇的孙子田村皇子,叔父苏我摩理势拥立圣德太子之子山背大兄。苏我虾夷一怒之下,派兵杀掉叔父全家,立田村皇子为舒明天皇。舒明天皇死后,苏我虾夷再次拥立皇极女帝,之后将朝廷大权逐步交给儿子苏我入鹿。苏我一家炙手可热,百官趋之若鹜,堂堂天皇成了苏我氏的傀儡木偶。苏我马子、苏我虾夷、苏我入鹿父子三代把持政局,权倾朝野,气焰凌驾于皇族之上,是日本第一个因外戚而成权奸的家族。苏我马子弑杀崇峻天皇,名列逆臣传第一。推古天皇的时候,苏我马子以葛城县是其故乡,讨要作为封地,被推古帝婉言拒绝。诛杀苏我入鹿眼见苏我入鹿已有生疑,中大兄皇子大喝一声,挺身而出上前斩伤苏我入鹿头肩。苏我入鹿受惊起身,又被醒悟过来的佐伯连古麻吕砍伤腿脚。苏我入鹿跌倒在御座前,叩头求饶:“臣不知罪,乞垂审察。”皇极女帝事先不知情,也吃了一惊,问中大兄何事如此。中大兄伏地回奏,说苏我氏“尽灭王室,将倾天位”,要以

彼岸花开(2):东天皇敬白西皇帝,我是圣德太子

公元645年6月,日本皇极四年,朝鲜半岛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使节齐聚日本前来修书通好。皇极女帝御驾飞鸟板盖宫,古人大兄皇子侍立侧旁,其他文武重臣或立或坐,屏息噤声,聆听苏我石川麻吕进读三韩上表的文书。

文武诸臣里面重中之重的,自然就是跋扈如梁冀,恣睢似曹瞒的苏我入鹿。苏我氏三代秉政,权倾朝野,是可以享受“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这种极致待遇的。人臣有此待遇,后面的下场要么谋逆篡位,要么身死族灭,总之是刀锋边缘,惊险得很。

今日百官麋集,眼中不见女帝,只有苏我入鹿一人之威仪。宫廷上的俳优乐工对入鹿更是曲意奉承,格外小心,连连讨得入鹿的欢喜才帮着他将佩剑解了下来。而后宫中卫府关闭十二道朝门,禁绝内外出入。中大兄皇子手持长枪,隐身殿侧,中臣镰足携取弓矢,以作护卫。中大兄皇子预先将两把利刃交给佐伯连古麻吕和稚犬养连纲田,嘱咐说:“努力努力,一起打杀。”让这二人在苏我石川麻吕颂念表文的时候上前行刺苏我入鹿。

诛杀苏我入鹿

眼见苏我入鹿已有生疑,中大兄皇子大喝一声,挺身而出上前斩伤苏我入鹿头肩。苏我入鹿受惊起身,又被醒悟过来的佐伯连古麻吕砍伤腿脚。苏我入鹿跌倒在御座前,叩头求饶:“臣不知罪,乞垂审察。”皇极女帝事先不知情,也吃了一惊,问中大兄何事如此。中大兄伏地回奏,说苏我氏“尽灭王室,将倾天位”,要以苏我氏代替皇统,所以要诛灭此不臣贼子。

皇极女帝听罢无言,起身退回内宫。苏我入鹿没了凭恃,恰似那案板上的鱼腩,斧斫下的豚羊,顷刻死于非命。中大兄皇子命人将苏我入鹿的尸首送还他父亲苏我虾夷。树倒山倾,党附苏我氏的群臣众工纷纷如鸟兽一般四散;苏我虾夷见事机不可挽回,于是焚屋自尽,满室珍奇好物,贵重典籍一齐灰飞烟灭,消弭无形。

苏我马子、苏我虾夷、苏我入鹿父子三代把持政局,权倾朝野,气焰凌驾于皇族之上,是日本第一个因外戚而成权奸的家族。苏我马子弑杀崇峻天皇,名列逆臣传第一。推古天皇的时候,苏我马子以葛城县是其故乡,讨要作为封地,被推古帝婉言拒绝。

推古死后,苏我虾夷拥立敏达天皇的孙子田村皇子,叔父苏我摩理势拥立圣德太子之子山背大兄。苏我虾夷一怒之下,派兵杀掉叔父全家,立田村皇子为舒明天皇。舒明天皇死后,苏我虾夷再次拥立皇极女帝,之后将朝廷大权逐步交给儿子苏我入鹿。苏我一家炙手可热,百官趋之若鹜,堂堂天皇成了苏我氏的傀儡木偶。

苏我入鹿打算推举舒明天皇之子古人大兄皇子继位,古人大兄的母亲是苏我马子的女儿,说起来也是苏我入鹿的亲戚。为此苏我入鹿派兵追袭山背大兄,将其攻杀在胆驹山。因为圣德太子的缘故,山背大兄在朝堂上下素来颇有清誉,极受拥戴。他无辜受死,连苏我虾夷也不禁大骂:“入鹿至愚,专行暴恶,不亦殆乎?”总是倒行逆施,终会有所报。

舒明天皇另一子中大兄皇子趁机联络朝中大臣中臣镰足和苏我石川麻吕,于半岛三国通好日本的时机在皇极女帝殿前砍杀苏我入鹿,最终诛灭苏我一族。

政变之后,皇极女帝想要将皇位让给中大兄皇子。中大兄坚辞不受,于是由皇极女帝的胞弟轻皇子继位,是为第36代孝德天皇,定年号为“大化”。孝德天皇期间由中大兄皇子主持的一系列改革也因此被称作“大化改新”。

646年元旦,《改新之诏》发布。

1 废除世袭氏姓贵族制,确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官僚体制。

2 废除贵族私有的土地所有制和部民制,施行班田收授法。

3 统一租赋,推行租庸调制。

4 公布薄葬令,改革旧俗,禁止殉死。

“大化改新使日本实现了社会制度从初期奴隶制向封建制的演变,加速了社会的发展。”——教科书如是说。改新实质上的动因是皇族与地方氏族争夺统治权的残酷斗争。

应神开创大和王朝,传到武烈天皇的时候皇胤中断,最终继承皇位的继体天皇是应神五世孙,其实血统已经非常远了,不啻于一次改朝换代。继体能够坐上皇位的原因便是得到了地方氏族力量的拥戴与承认。

此后皇族势力日衰,到苏我氏三代秉政的时候,氏族门阀气焰达到顶点,历任天皇几成权贵的傀儡木偶。直到中大兄皇子刺杀苏我入鹿,权柄才回到皇族手里。

此后朝争的矛盾由氏族门阀转为皇族内部。先是苏我氏内定的皇位继承人古人大兄皇子谋叛伏诛。大化五年盟友苏我石川麻吕遭人诬告谋反,举家自尽。有能力分权的诸势力分崩离析,中大兄的摄政地位越发加强。

653年中大兄请将朝廷自难波迁回大和,遭到孝德天皇反对。中大兄弃天皇于不顾,率领皇族百官迁驻大和飞鸟川行宫。孝德天皇一人被弃置难波,怏怏不乐,郁郁而终。

孝德死后,皇极天皇再次登基,称齐明女皇,朝政大权依然执掌在中大兄皇子手中。中大兄派人诱骗孝德之子有间皇子反叛,而后绞杀有间,借此排除了执权道路上最后一道障碍。

齐明女皇后期,日本盟国百济在大唐和新罗的联合攻击下岌岌可危,齐明女皇和中大兄帅军征韩,行至九州齐明女皇感染疫病而殁,中大兄称制领国。

662年中大兄皇子派遣阿昙连比罗夫为先锋率船队护送百济王子丰璋回朝鲜半岛复国。663年8月,日军与大唐在朝鲜锦江(白村江)决战。此战唐军“四战而捷,焚其舟四百艘,烟炎涨天,海水皆赤”。日方则哀叹“赴水溺死者众,舻舳不得回旋”。锦江战罢,日本输得一干二净,自此彻底退出朝鲜半岛,将近千年不再涉足半岛事务。

公元667年,中大兄皇子迁都近江大津宫,正式即位为第38代天智天皇。天智末期,皇位继承再次成了一个问题。天智天皇子嗣艰难,有可能继位的大友皇子虽得天智欢心,却是庶出的皇子,其母身份低微,难承大统。

另一方面,代行左大臣职位的皇弟大海人皇子才能出众,得到百官拥戴,可他和天智天皇却气性不合,颇有龃龉。某次天智大宴群臣,正当酒酣人醉,其乐融融的时候,大海人皇子突发不满,用长枪贯地,以示对文恬武嬉的愤懑。天智天皇盛怒,喝令斩杀皇弟,好在中臣镰足解劝再三,才平息事态。

朝争背后,还有情愫的纠葛。大海人皇子爱妃额田女王姿容动人,文才出色,是当朝第一的美人,与大海人育有十市皇女。天智天皇对额田女王一见钟情,不惜横刀夺爱。天智与大海人又从朝敌一变而成情敌。

彼岸花开故人归3(彼岸花开3)(1)

额田女王...大概这样子吧

天智天皇游猎蒲生野时,额田女王和大海人皇子一同伴驾。大海人难捺相思之苦,频频向额田女王挥袖示爱。额田女王吟歌劝解:“紫茜围猎场,君马正徜徉。岂不虞人睹,君袖乃尔扬。”大海人不理会额田女王的苦心安慰,反而回送一首情诗:“紫茜同妹艳,往来围猎场。何至他人妇,思慕断我肠。”如此诗歌应答,眉目传情,叫天智天皇知道以后,怒火中烧之余就只有对大海人的厌恶心了。

公元669年,中臣镰足病死,天智天皇悲痛万分,授予其最高冠位大织冠,赐姓藤原。藤原镰足便是后来日本摄关时期那一大群藤原氏的老祖宗了。镰足死后,天智与大海人间失去斡旋之人,矛盾越发不可收拾。

彼岸花开故人归3(彼岸花开3)(2)

中臣镰足

671年,天智天皇任命大友皇子为太政大臣,将大海人排除在朝权之外。当年十月,天智重病,大海人皇子避难吉野,带领家属扈从前往吉野山修道。

天智天皇驾崩,大友皇子匆匆登基,称弘文天皇。弘文放心不下士民归心,天下瞩目的叔叔大海人皇子,借口修造皇陵征调军队围困吉野,意欲逼迫大海人自杀。大海人皇子闻讯大怒:“其祸招身,何然止哉。”自吉野脱身,潜回领地美浓、尾张备战。招兵买马之后,大海人皇子占据美浓不破关,分兵两路,一路南下伊势、大和,一路西出不破关直指近江。前后只经过一个月战争,弘文天皇便在濑田川决战中兵败身死。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的壬申之乱。

彼岸花开故人归3(彼岸花开3)(3)

壬申之乱

壬申之乱因红颜一笑而起,以倾城倾国而终,成就了后世无数墨客的文名。当是之时,却只有伏尸千里,血流漂杵而已。

673年2月,大海人皇子登基继位,是为日本第40代天武天皇。天武死后,鸬野皇后(天智天皇女儿)继位为持统女皇。持统女皇期间,日本出现了模仿唐风,以佛教为主旨的“白凤文化”。她还大兴土木,兴建了中国风格的藤原宫。

697年持统女皇让位于自己的孙子,第42代文武天皇,自己作为“太上天皇”于幕后辅佐朝政。文武天皇期间,朝廷编纂完成了著名的《大宝律令》。

(第三节 完)

彼岸花开(4):藤原四杰与孝谦女帝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