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到丹东凤凰山旅游线路攻略:从北到南 沈阳
沈阳到丹东凤凰山旅游线路攻略:从北到南 沈阳基督教是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的,随后传入辽宁沈阳地区。1872年,英国苏格兰基督教长老会差会派宣教士罗约翰牧师到沈阳传教,成立沈阳东关基督教长老会,是为基督教正式进入沈阳。之后,英国大英圣公会、美国基督教复临安息日会、朝鲜汉城东洋宣教会、英国伦敦救世军等基督教组织陆续在沈阳建立教会。9.18事变后,日本基督教侵入沈阳,并与英美等基督教争夺在沈的领导权。全国解放后,1950年,以上海基督教吴耀宗先生为首的基督教爱国人士40人联合发表《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的宣言,号召中国基督教徒割断与帝国主义国家的联系,沈阳基督教徒热烈拥护这一宣言,从此走上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道路。沈阳解放时统计,全市有基督教堂23座,传教人员48人,信徒3000人左右。文革时期,各教堂被关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活动得以恢复。沈阳南关天主教堂道教是唐代传入辽宁的,沈阳是东北地区道教活动的中心。1352年
水文沈阳市境内主要有辽河、浑河、绕阳河、柳河、蒲河、养息牧河、北沙河、秀水河等大小河流27条,属辽河、浑河两大水系,水资源总量为32.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1.4亿立方米,地下水21.2亿立方米。
沈阳话是沈阳的地方话,属东北官话—吉沈片—通溪小片。沈阳话是官话方言次方言东北官话的地方变体,属于汉藏语系(语系)-汉语(语种)-东北官话(方言)-吉沈片(大片)-通溪小片(小片)。以北京官话(由北京方言和沈阳方言构成)为中心的北方方言,在近代已经成为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沈阳话和东北其他地方的方言一样,同属于官话方言的东北官话。
宗教截至2015年,沈阳市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5种宗教,7个市级爱国宗教团体,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289处,另有2处外国人临时基督教活动场所,全市信教群众约40万人,宗教教职人员483人。
佛教是沈阳地区历史悠久、影响较大的一种宗教,于魏晋时传入辽东,唐代在沈阳地区广为传播。沈阳著名的佛教寺院较多,如素有“先有长安寺,后有沈阳城”之说的长安古寺、东北佛教四大丛林之一的慈恩寺、清皇家寺院实胜寺等。沈阳佛教出现过全国有名的步真、逝波等德高望重的僧尼。据1950年调查显示,当时沈阳共有佛教寺庙62座,僧尼喇嘛304人。文革中,市内大量佛教场所均被占、被毁,宗教活动停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部分宗教活动场所得以重建并恢复宗教活动。
道教是唐代传入辽宁的,沈阳是东北地区道教活动的中心。1352年一名为云山的道人创建了沈阳城隍庙后,道教开始发展,陆续出现了一些较有名气的道教场所,如明代的斗姆宫、清代的三教堂(太清宫)等。太清宫是我省两处全国重点宫观之一(另一处为千山无量观)。沈阳历史上曾出现过中国第一届道教协会会长的岳崇岱等著名高道。据1950年调查显示,当时全市共有道教宫观28座,全真派道士101人。文革中,市内大量道教场所均被占、被毁,宗教活动停止,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太清宫最先得以修缮,并恢复宗教活动;全国最大的坤道院――蓬瀛宫于1997年建成并对外开放。
伊斯兰教于公元651年传入中国,传入沈阳的最早文字记载则是现存于沈阳故宫博物院的元朝至正十二年(1352年)修建沈阳城隍庙的石碑阴文《沈阳路城隍庙功德官员题名记》中“本庙营造……东至回回五哥院墙”的字样。清康熙元年(1662年),铁氏先祖铁魁,出资兴建沈阳第一座清真寺――清真南寺,之后,随着回民人口的增多,又陆续修建了一些。历史上,沈阳伊斯兰教曾先后有张子文、朱岳坡、赵铭周等一些大阿訇在沈执掌教务活动。文革中,伊斯兰教的宗教活动被停止,清真寺遭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修缮、复建了部分清真寺,宗教活动得以恢复。
天主教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传入辽宁。1838年,罗马教皇指令将辽东和蒙古从法国迁使会北京教区分离出来,成立满蒙教区,并将主教府设在营口,1878年沈阳南关天主教堂建立,这是沈阳历史上最早建立的天主教堂之一。1892年满洲教区主教府从营口迁到沈阳,沈阳逐渐成为东北地区天主教活动中心。解放初,沈阳市有天主教堂10座,神职人员57人,1957年教堂合并为7座,文革中,教堂遭到严重破坏,宗教活动停止,1979年后,南关天主教堂等场所开始陆续修缮、建立并对外开放。
沈阳南关天主教堂
基督教是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的,随后传入辽宁沈阳地区。1872年,英国苏格兰基督教长老会差会派宣教士罗约翰牧师到沈阳传教,成立沈阳东关基督教长老会,是为基督教正式进入沈阳。之后,英国大英圣公会、美国基督教复临安息日会、朝鲜汉城东洋宣教会、英国伦敦救世军等基督教组织陆续在沈阳建立教会。9.18事变后,日本基督教侵入沈阳,并与英美等基督教争夺在沈的领导权。全国解放后,1950年,以上海基督教吴耀宗先生为首的基督教爱国人士40人联合发表《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的宣言,号召中国基督教徒割断与帝国主义国家的联系,沈阳基督教徒热烈拥护这一宣言,从此走上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道路。沈阳解放时统计,全市有基督教堂23座,传教人员48人,信徒3000人左右。文革时期,各教堂被关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活动得以恢复。
舞蹈沈阳秧歌
沈阳大秧歌是明清时在继承唐代以来秧歌传统特色而形成的地方乡土艺术,原为古代汉族人农闲时期的娱乐形式。开始时,是少数民间闲散艺人在街头表演的谋生手段,逐渐变成了节庆或庙会期间的娱乐活动。特点:沈阳大秧歌,除继承了满族秧歌原有传统艺术风格外,已同辽南、辽西的高跷艺术融为一体,形成了独有的粗犷、豪放、火爆、热烈、欢快、强劲而自由的艺术特色。
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