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活着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这个占了半本物理书的实验室里)
还活着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这个占了半本物理书的实验室里)如果这样你能沉住气的话,那我再加个码。 # 卡文迪许和卡文迪许?说到卡文迪许实验室,那个历史上第一个测出地球质量的社恐科学家——亨利 · 卡文迪许也有必要提一嘴。虽说都 2022 年了,这个问题只要五秒钟就能通过百度搜索到,但是如果你是第一个发现的人呢?
相信不少读者应该看过《 货币战争 》这样一本书。


在书里,这个始于 18 世纪的犹太家族是世界的幕后黑手之一,从拿破仑战争到南非的钻石,从教皇的宝藏到美国的秘密圆桌里,都扮演着一个呼风唤雨的角色。


当然,现实世界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并没有像小说中那么传奇,不过今天本文想分享另一个故事,一个科研领域的 “ 罗斯柴尔德 ” 家族的故事。
这个“家族”有多传奇?他们猛到甚至占据了我们半本高中物理教材,从 1904 年到 2019 年为止,总共走出了 30 个诺贝尔奖。

# 卡文迪许和卡文迪许?
说到卡文迪许实验室,那个历史上第一个测出地球质量的社恐科学家——亨利 · 卡文迪许也有必要提一嘴。

虽说都 2022 年了,这个问题只要五秒钟就能通过百度搜索到,但是如果你是第一个发现的人呢?



如果这样你能沉住气的话,那我再加个码。
你在化学上做了丰富的试验,发现空气的构成中不但有 4/5 的氮气,还有 1/5 的氧气,又顺带发现了惰性气体。
在电磁学上也是颇有建树,折腾过电荷和电容的关系,捣鼓过电势和电流的比例,你会怎么样?


但亨利 · 卡文迪许不一样,阿西莫夫( 对,就是那个写科幻小说的阿西莫夫 )对他的评价是:“ 他是一个富裕而神经质的天才,几乎完全孤独地生活和死亡 ”。

这也就意味着很大一部分 “ 超越时代 ” 的研究并没有在那个时代为人所知,甚至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这些手稿可能会一辈子没有人发现。

在亨利 · 卡文迪许去世数年后,剑桥大学正好哼哧哼哧准备建一个新的物理实验室。

要知道在 19 世纪前的那些年代,科研是一个富家子弟才做的起的玩意。

不充值,哪里来的实验器材,哪里来的化学原料,哪里才能让人 “ 推荐审稿 ”?
没有钱的白嫖玩家,就只能当氪金玩家的游戏体验,做着科研里最边角料的事情,而能学到多少则是全凭运气。


在当时,这是一个剑桥大学委员会说:“ Yes ” 的选择。
可结果大家一合计盘算,发现建这个实验室需要 6300 英镑( 也有说是 8450 英镑的版本 )。

按照英国通货膨胀计算器,
当年的 6300 英镑相当于如今的 83w 英镑 ▼

不过好在后来它们找到了一个赞助商 —— 威廉 · 卡文迪许爵士。

氪金玩家总是会有特权的,这样一来,这个在未来物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的 “ 罗斯柴尔德 ”,最终命名成为了卡文迪许实验室。
卡文迪许实验室入口外景 ▼

# 统治了半部物理书的地方

麦克斯韦方程组,
号称史上最美的方程 ▼

麦克斯韦有多牛,他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提出了将光,电,磁统一的麦克斯韦方程组,被誉为是牛顿,爱因斯坦之下的当代物理学第三人。
而就算是这样一位卓越的科学家,在看到亨利 · 卡文迪许留下的厚厚 20 卷手稿之后也震惊了。


在卡文迪许的手稿中,麦克斯韦发现:

提出了两带电体间有相互作用力,且其定量关系可以方程表示 —— 没错就是我们常说的库仑定律。

甚至还提出了电势和电流之间的正比关系 —— 对,就是电学的基础欧姆定律。

也就是说。。。如果卡文迪许不是个社恐,上面这三个定律说不定就要换个名字了。

这 20 卷手稿在麦克斯韦担任卡文迪许实验室负责人,也就是 “ 卡文迪许教授 ” 之后花了整整五年才梳理清楚,在 1879 年出版了一本书叫《 卡文迪许的电学研究 》才让事情告一段落。。。
邀请麦克斯韦入职的书信 ▼


从 1904 年到 2019 年这 115 年里,卡文迪许实验室先后走出了 30 名诺奖得主,研究的领域从电磁到原子,从微小的 DNA 到广袤的天体物理都有所涉猎。
其中的一些 “ 驰名成功 ” 甚至明晃晃的写在咱们的教科书上。
比如用来解释为什么天空会这么蓝的瑞利散射。


汤姆森测量电子的阴极射线管。▼

在 1935 年,还由詹姆斯 · 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
嗯。。。光看这三位物理学大师对原子的研究,就直接给教材丰富了好几章内容。


搬回去了一大堆诺贝尔奖,这里小编放了一张图,大家可以自己滑动。
看看会有哪些你熟悉的技术会与这个实验室有关。
向上滑动查看 ▼

# 最后:
最后,小编借助中国科学院院士,高能物理学家,同时是第四代卡文迪许教授卢瑟福的学生张文裕先生的一句话来作为文章的总结。


如今卡文迪许实验室主要涉及的研究方向 ▼

但这不影响它依旧还是科学史上的一颗明珠。在巅峰时期获誉:“ 全世界二分之一的物理学发现都来自于卡文迪许实验室 ”。

而卡文迪许实验室的模式在当年来说,就是培养人才的最好温床。
撰文:小陈 编辑:面线 美编:焕妍
图片、资料来源:
https://www.phy.cam.ac.uk/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vendish_Laboratory
The Old Cavendish - "The First Ten Years" | Department of Physics
U.K. Inflation Rate Calculator
卡文迪许实验室VR室内
https://cudl.lib.cam.ac.uk/collections/cavendish/
高能实验物理学家张文裕:回忆导师卢瑟福生命中的最后两年
http://fdjpkc.fudan.edu.cn/d201413/2017/0330/c15799a30339/page.htm
科学网-卡文迪许:他本该靠电磁学闻名,却只被当成测出引力常数第一人-张磊的博文
转载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中科院物理所立场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
来源:差评
编辑:利有攸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