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给唐太宗讲的四个故事(唐太宗高度赞扬了玄奘法师的取经事业)
玄奘给唐太宗讲的四个故事(唐太宗高度赞扬了玄奘法师的取经事业)◇ 答元奘法师进西域记书诏玄奘法师玄奘与太宗剧照在玄奘法师取经回国后,唐太宗与玄奘法师有过多次交集,尤其是有过多次书信文章往来,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唐太宗对玄奘法师的评价非常高。比如在《答元奘法师进西域记书诏》当中,唐太宗李世民高度赞扬了玄奘法师的才博智广,说玄奘法师的大智慧能“朗照八极”,可以说评价非常之高了。
前些年流行一种说法,说玄奘法师唐僧唐长老,当年去西天取经,是违法行为,因为大唐王朝当时正与外族交战,所以为避免投敌叛国的事情发生,朝廷严禁国人乱跑。
玄奘西行图
正是因为朝廷并不支持,因此取经之路多有障碍,更多了些坎坷不平,除了自然环境的重重阻力之外,还额外有来自于战争的阻力。
不过,实际上唐太宗并不反感玄奘法师的事业,唐太宗本人也相当支持佛教事业。这一点可以从唐太宗的文章当中看出来。
玄奘与太宗剧照
在玄奘法师取经回国后,唐太宗与玄奘法师有过多次交集,尤其是有过多次书信文章往来,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唐太宗对玄奘法师的评价非常高。
比如在《答元奘法师进西域记书诏》当中,唐太宗李世民高度赞扬了玄奘法师的才博智广,说玄奘法师的大智慧能“朗照八极”,可以说评价非常之高了。
玄奘法师
◇ 答元奘法师进西域记书诏
法师夙标高行,早出尘寰,泛宝舟而登彼岸,搜妙道而辟法门,宏阐大猷,荡涤众罪。是故慈云欲卷,舒之而荫四空;慧日将昏,朗之而照八极。舒朗之者,其唯法师乎。
唐太宗还为《大唐三藏圣教》一书亲自做了序,就是鼎鼎大名的《大唐三藏圣教序》。
《大唐三藏圣教序》,简称《圣教序》,文章由唐太宗本人亲自撰写,又由唐初大书法家褚遂良写成书法作品,称为《雁塔圣教序》,后由沙门怀仁从王羲之书法中集字,刻制成碑文,称《唐集右军圣教序并记》。
玄奘法师
这篇序文本身并非文采出众,只不过因为有这些名人书法的宣传,且其自身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所以相当出名。在序文中,唐太宗同样高度赞扬了玄奘法师的大事业大功徳。
◇ 大唐三藏圣教序
有元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幼怀真敏,早悟三空之心;长契神情,先苞四忍之行。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故以智通无累,神测未形,超六尘而迥出,只千古而无对。
玄奘法师
唐太宗认为玄奘法师是法门的领袖。法门的领袖,这样一个崇高的名誉,本身就非常了不起,更何况这份荣誉还是来自于最高权力统治者的评价,真是足以让后人瞻仰崇拜了。
在这篇序文中,唐太宗还回顾了玄奘法师的西行征途,说玄奘法师孤身一人,迎着风雪,不畏艰险,“拨烟霞而进影,蹑霜雨而前踪”,一路千难万险,历史十七年,终得“承至言於先圣,受真教於上贤”,完成了取经大业,传播了佛教奥义,真正功德无量啊。
玄奘法师宣讲佛法剧照
◇ 大唐三藏圣教序
是以翘心净土,往游西域;乘危远迈,杖策孤征。积雪晨飞,途闲失地;惊沙夕起,空外迷天。万里山川,拨烟霞而进影;百重寒暑,蹑霜雨而前踪。诚重劳轻,求深愿达,周游西宇,十有七年。穷历道邦,询求正教。双林八水,味道餐风。鹿苑鹫峰,瞻奇仰异,承至言於先圣,受真教於上贤。
太宗皇帝跟玄奘法师两人,你来我往写了许多书信答复,比如太宗还有一篇《答元奘谢御制三藏序敕》,就是玄奘跟太宗互相应答的文章。
玄奘法师西行图
唐太宗这个人,对佛教还是比较重视的,比如他曾经专门下诏,就当时全社会对佛像的滥买滥卖做了严格的限制,意在尊佛重教。
这篇文章叫做《断卖佛像敕》,里面说:“佛道形像,事极尊严,伎巧之家,多有造铸。供养之人,竞来买购,品藻工拙,揣量轻重。买者不计因果,止求贱得;卖者本希利润,唯在价高。罪累特深,福报俱尽,违犯经教,并宜禁约。”
玄奘法师
可以看出来,太宗皇帝对社会上泛滥的佛像买卖一事,表示反感,他认为佛像是极其尊贵的,不能为求利润而胡乱买卖,尤其是有些佛像根本没有艺术价值,“品藻工拙”,严重影响了佛的形象,太宗认为应该禁止,且限于十日内处理完毕,可见太宗对此事确实厌恶至深。
太宗支持佛教事业,还体现在一些细节上,比如在《佛遗教经施行敕》中,太宗皇帝要求全社会大力宣传《遗教经》,他提出让有关部门抄写经文,抄写经文所用的笔墨都要免费供给。
玄奘法师剧照
◇ 佛遗教经施行敕
“宜令所司,差书手十人,多写经本,务在施行。所须纸笔墨等,有司准给。其官宦五品已上,及诸州刺史,各付一卷。若见僧尼行业,与经文不同,宜公私劝勉,必使遵行。”
玄奘法师与太宗皇帝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