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永年第一中学:邯郸市永年一中
邯郸永年第一中学:邯郸市永年一中在校工作多年的赵老师深有体会。“去年大年初一,家里的电灯泡突然坏了,我试着联系学校后勤队,结果,没一会儿他们就赶过来,帮忙把灯修好了。”赵老师没想到,大年初一后勤队竟然还能及时赶来,让她的内心充满了温暖。 为此,永年一中专门成立了一支后勤队伍,只要老师有需要,无论早晚、无论风雨,他们都会及时出现,帮助老师解决困难和难题。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永年一中在德育教育中将师德培育放在重要位置,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师德培养目标,做到“真正把教师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 “在永年一中工作是幸福的。”这是永年一中很多老师的心声。 自校长徐少川上任以来,学校提出“三个真正”管理理念,其中第一条就是“真正把教师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为全校教职工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成为教职工的坚强后盾,
“感恩天地万物滋养之恩,感恩党和国家培养关怀,感恩圣哲启迪智慧,感恩父母养育之恩……”天刚蒙蒙亮,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第一中学的操场上,已经回响起朗朗诵读声——由一份特别的“感恩词”,永年一中的学生们拉开了一天学习生活的“序幕”。
近年来,永年一中坚持“立德树人,知行合一”办学理念,认真落实“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改革要求,积极探索实践特色德育模式,提出真正把老师当兄弟姐妹、真正把学生当孩子、真正把家长当亲人,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感悟生命价值和使命担当,实现人生梦、大学梦和中国梦,最终成就师生幸福人生。
从起床到就寝、从升旗仪式到班会分享、从课堂学习到习惯养成,永年一中将德育教育融入师生工作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长年坚持,一以贯之,走出一条以德成就师生幸福人生的道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德育品牌”。
日前,该校被邯郸市教育局评定为全市德育类特色学校。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永年一中在德育教育中将师德培育放在重要位置,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师德培养目标,做到“真正把教师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
“在永年一中工作是幸福的。”这是永年一中很多老师的心声。
自校长徐少川上任以来,学校提出“三个真正”管理理念,其中第一条就是“真正把教师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为全校教职工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成为教职工的坚强后盾,让教职工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同时将这份“爱”和“德行”以实际行动传递给学生。
为此,永年一中专门成立了一支后勤队伍,只要老师有需要,无论早晚、无论风雨,他们都会及时出现,帮助老师解决困难和难题。
在校工作多年的赵老师深有体会。“去年大年初一,家里的电灯泡突然坏了,我试着联系学校后勤队,结果,没一会儿他们就赶过来,帮忙把灯修好了。”赵老师没想到,大年初一后勤队竟然还能及时赶来,让她的内心充满了温暖。
学校除了有一支帮助老师们解决生活困难的后勤队外,还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帮助老师办理婚礼、丧葬事宜。特别是针对青年教师幼儿托管难的问题,学校出资,在学校附近开办幼儿园,聘请专业幼教老师,帮助老师解决后顾之忧。另外,学校还成立教师子女兴趣班,利用周末帮助教师子女多方面发展。
为了在教职工队伍中传承“孝道”,永年一中积极开展孝亲行动。每逢节假日,校领导都会带着礼物走进每一位老师家中,慰问老师的父母、公婆;每年教师节,学校还会邀请老师亲属到校,参加并见证老师们接受学校表彰,让亲属也能与老师们一同分享喜悦。
永年一中老教师崔红兴感慨地说:“很幸运能够成为永年一中的老师。在学校如此贴心的服务中,我们的心暖热了,老师们不仅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更是毫无后顾之忧地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去,把每个学生也教育成有德有才之人。”
除了用“爱”感化老师,学校还将师德建设贯穿于教师工作的方方面面。
据介绍,学校定期邀请全国知名国学名师为全体教师举办“传统文化对学生人格培养”等内容为主题的讲座,教育广大教师立德树人;邀请退休老教师、教学名师定期为青年教师举办师德大讲堂,以老教师的故事感染青年教师,树立良好品德,不断激励他们成为教书育人的榜样;各年级还会在每周全体教师例会前10分钟,安排一名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或师德标兵,向全体教师分享自己在班级管理、课堂教学、学生教育中的感悟,展示新作为,弘扬正能量;每年高考后,学校以“寻找良心”为主题,开展征文活动,并且结合师德培训和教学工作实际,定期组织全体教师开展师德论文评选活动,展示和交流教师教育教学的感悟与体会。
通过一系列的师德教育,永年一中已经打造出一支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精神的师德队伍,为学生成才、学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清晨的感恩词,是永年一中学生每天坚持德育教育的第一步。学校结合德育教育的具体工作和学生特点,编制了《学生德育诵读手册》,全校学生人手一本,每天进行感恩励志常规活动。
以诵读形式的“感恩励志常规活动”共分六步,开启学生内动力,增强正能量。永年一中主要负责人介绍,该活动分为晨感恩——每天早操前诵读感恩词,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早立志——每天早自习诵读立志文,教育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午承诺——下午上课前诵读承诺文,警省学生养成“十好”习惯、远离十种不良行为;晚反思——每天晚自习诵读反思文,帮助学生反省自我,查找不足;日激励——各班每天选定一名学生通过分享学习心得、思想感悟等,激励全班学生学先进、争优秀;常祝福——每天诵读祝福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培树强大的正能量。学校通过对学生进行一天六步的感恩励志活动,达到“唤醒良知、知行合一”的教育目的。
与此同时,老师们人手也有一本德育诵读手册。翻开老师的手册,里面包含了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立志文、廉洁誓言、“三个真正”、经典名篇等内容,老师们也要在诵读和感恩励志活动中与学生一起成长。
“学生在每天感恩励志活动中,通过诵读潜移默化地改变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以此让他们更加珍惜学习机会,自发努力学习,让他们更加有爱,成为一个大写的人。”该校主要负责人称。
除了每日的感恩励志活动,学校还将德育课程“开”进课堂。在高一、高二年级,每周固定开设一节国学课,学习《弟子规》,并将该课程纳入期中、期末考试内容,记入学生总分;高二年级语文课,将《先秦诸子散文选修》编入到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国学经典的日常渗透;学校自编校本教材《邯郸成语故事》,要求语文老师在教学中教授给学生,让学生对邯郸成语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同时在成语故事中领悟做人的道理,学会古代先贤的仁德思想。
学校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每周日晚,全校举行感恩励志班会;每周四下午,全校组织师生观看感恩励志电影或讲座;高一新生创新军训模式,改以往全天候军训模式为半天军训、半天国学讲座,晚上进行心得分享。同时,针对高一新生,学校每年都安排8场以上的大型国学讲座,让他们在高中学习生活阶段受到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懂得感恩。学校定期举办“感恩父母,与爱同行”演讲比赛、弟子规诵读演讲比赛、国学经典学习汇报文艺演出、“寻找良心”征文比赛等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展示感恩励志学习效果,激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
永年一中全方位的德育教育,使得学生们把内在动力外化为努力学习、积极生活、知行合一,学习成绩不断取得突破——近九年内,学校八年高考成绩在全市获奖,2019年作典型发言;2021年,学校两个班强基全部上线,高考最高分640分,较2020年提升7723个位次。
“现在永年一中的孩子们,热情阳光、积极向上,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这也说明,孩子们已将德育外化于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善举。”教授国学的老师李敏对学生们的表现给予肯定。
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主阵地不仅仅在学校,也在家庭中。家庭同样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场所,家长在德育教育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永年一中有一个特殊的班,上课的不仅仅有学生,还有家长——平日里犯了错误的学生和其家长会被请进这个“爱心唤醒体验班”,他们将在这里共同学习传统文化、国学经典。
“学生犯了错误,我们从不主张对学生进行惩罚,而是希望通过德育教育,让他和他的家长能够在学习中反思自身以及在教育孩子中的问题,进而纠正错误,弥补不足。”该校领导介绍:“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下次不会再犯错。”
不少学生家长也表示,通过在“爱心唤醒体验班”的学习,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在教育孩子中的不足,未来会同学校一起,共同做好孩子的品行教育,让孩子成长成材。
与此同时,学校还为学生布置孝亲家庭作业,鼓励学生为家长洗洗脚、捶捶背、做做家务,在这些体验作业中感受家长的不易,传承孝道。
“刚开始,孩子为了完成作业给我们洗脚,我们与孩子都会有些不好意思。后来,孩子不仅能够主动帮我们洗脚,还会承担很多家务,看着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我们打心里感动。”学生家长杨女士表示,家长们也在孝亲作业中学到很多为人子女、为人父母的道理。
除了开设“爱心唤醒体验班”和布置孝亲作业,永年一中每学期还召开两次家长会,会议的主题,不仅仅是通报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老师们还会借机讲讲传统文化,让家长受教育、能成长。学校就加强家校之间联系,共同做好孩子思想教育工作制定了多项措施制度,成立家长委员会,校长、教师公开联系方式,方便家长及时反馈问题或提出意见建议,让学生家长可以直接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
学校在与家长密切联系之中,积极引导家长做到孝老爱亲,学会用正确科学的方法加强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多反省自己的行为,改正错误思想观念,做到家校一体,助力孩子实现人生梦想。
谈起学校在德育教育工作上的努力,校长徐少川表示,多年来,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知行合一”办学理念,教师在工作中以“爱”奉献,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以“德”为本,全校学生经历终生难忘的教育,师生共同成长,开启生命能量的发动机,促进学校各项工作蓬勃发展,向高质量教育强校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