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转变林业发展思路的建议:林改20年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转变林业发展思路的建议:林改20年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得益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德诺林业生产车间车间工人正忙着赶制出口的户外儿童桌椅订单,8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

日前,

漳平工业园区内

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

——漳平市德诺林业有限公司,

车间工人正忙着赶制出口的

户外儿童桌椅订单,

8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

转变林业发展思路的建议:林改20年如何助力乡村振兴(1)

德诺林业生产车间

得益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德诺林业从2005年成立初期

代加工细木工板,

到现在集原料林基地建设、

户外木制品深加工、

林业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

成为漳平深化林业“一二三”产融合,

助推区域乡村振兴的典范。

转变林业发展思路的建议:林改20年如何助力乡村振兴(2)

德诺林业产品展示

转变林业发展思路的建议:林改20年如何助力乡村振兴(3)

德诺林业桂东基地美景

“目前,

公司在漳平市芦芝、

溪南等7个乡镇建立了

4.5万余亩原料林基地,

已完成森林资源并购

办理林权证的有2.2万余亩。”

该公司副总经理黄振贤告诉记者,

经过实施一系列造林绿化升级,

基地林木效益提升了1倍;

位于官田桂东村的基地,

因成片的黄花风铃木,

成为网红“打卡”点,

每日接待游客量达数千人。

转变林业发展思路的建议:林改20年如何助力乡村振兴(4)

桂东美景

生态优势激活绿色动能,

生态美带来产业兴。

近年来,德诺林业发挥自身原料林基地及漳平市林木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木材精深加工产业,每年平均研发新产品达80余款,将木材利用率从原来的55%提高到88%,还吸纳了当地500余人到公司就业。据介绍,公司产值每年递增30%,去年产值达3.7亿元。

走进漳平工业园区的

福建省和普新材料有限公司,

机器轰鸣,

一派生产火热的景象。

和普新材料是

漳平市毛竹加工产业的后起之秀。

转变林业发展思路的建议:林改20年如何助力乡村振兴(5)

和普新材料生产车间

2018年,

和普新材料瞄准集装箱行业

“一箱难求”的发展机遇,

依托漳平市丰富优质的

竹木资源生产集装箱地板,

迅速发展壮大。

转变林业发展思路的建议:林改20年如何助力乡村振兴(6)

该公司董事长张俊告诉记者,

“我们集装箱地板的原材料80%都是毛竹,

而公司85%的毛竹都产自漳平,

去年光收购毛竹就超过了2亿元。”

在和普新材料的拉动下,

当地林农经营竹山的

积极性和效益都提高了,

和普新材料设立的35家竹帘加工点,

吸纳了当地1000余人

从事毛竹运输、竹帘加工,

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漳平市林业资源丰富,木竹产业是漳平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记者从漳平市林业局了解到,近年来,漳平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力实施林产工业项目,稳步推进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国家漳平户外木竹制品产业示范园区”有木竹加工企业9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9家,形成以木村林产、德诺林业、青晨竹业、万山木业、沃森木业、和普新材料等为龙头的林产工业集群。2021年,漳平木竹产业总产值达47.7亿元,同比产值增长4%。

改变森林经营方式,是漳平市发展林产工业的“绿色”抓手。目前全市35个新型林业主体、20310户林农,利用当地丰富的森林资源,参与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并建设森林公园和森林人家,推动林业产业由点到面快速发展。据统计,该市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到153万亩,林下经济产值达31.25亿元。

漳平市桂林街道厚福村的

林农朱昌烈是

当地林业经营致富的典范。

转变林业发展思路的建议:林改20年如何助力乡村振兴(7)

他1989年开始从村民手中

流转了1000余亩荒山造林,

2017年积极融入乡村振兴,

将其经营的低产低效林分进行改造,

致力种植珍贵树种,

并在林下套种巴戟天、玉竹、

黄栀子等中草药,

目前成为福建省个体营造

珍贵树种小叶桢楠

最大的新型林业经营主体,

第一批巴戟天去年还获得

每亩近1000元的收益。

转变林业发展思路的建议:林改20年如何助力乡村振兴(8)

朱昌烈的楠木家庭林场长势喜人

2019年,

漳平市林业局根据朱昌烈的

楠木家庭林场情况,

策划了厚福森林体验珍贵树种园产业项目,

目前项目已通过评审,

正在加快筹建。

“种树种了30多年,

没想到还能将林场发展成旅游景点,

为乡村振兴作贡献。”

朱昌烈说。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