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我喜欢的作家都有哪些?我喜爱的作家或作品

我喜欢的作家都有哪些?我喜爱的作家或作品作者的笔触无所不到,从城市到乡村,从国内到国外,形形色色的社会图景被作者信手拈来。人生的脉脉温情与险恶诡诈,理想的沦丧与变异,中西文化价值观念的碰撞与融合,在作者笔下无一不被涂抹上黑色幽默的色彩。读后令人掩卷沉思,更为主人公的真情而感慨唏嘘。1985年,徐星看到《人民文学》上刘索拉发表的《你别无选择》之后,心想这也能发,于是从朋友那儿找回1981年在全聚德烤鸭店做清洁工时写下的手稿拿到《人民文学》编辑部,很快也被刊登了,这就是《无主题变奏》。徐星与刘索拉因此被视为开新时代“先锋文学”之先河的“先锋作家”。但是徐星并不是靠写作吃饭的人,他的作品从不去主动找出版社寻求出版,想什么时候写就什么时候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用他的话说就是,“我要唱就独唱,我不喜欢大合唱,别人听不见我的声音,我唱它干嘛?”于是才有了1986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剩下的都属于你》,却直到2004年8月才终稿出版这样的故事发

初次接触到徐星的作品是在高中时,从来学校卖旧书的书摊上花一两块钱买了本名为《新时期短篇小说探微》的书,里面有徐星的《无主题变奏》。当时读过的文学作品相当有限,但是我明显喜欢上了这部小说的语言风格,甚至书中人物的价值观念。《无主题变奏》也成了对我成长影响最大的作品。

我喜欢的作家都有哪些?我喜爱的作家或作品(1)

最早接触徐星作品是在此书中

随后,陆续读到了许多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争鸣小说”,如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王安忆的《小鲍庄》、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等,可能是受先入为主的原因吧,仍是对《无主题变奏》印象更深些,同时也深深地记住了徐星这个名字。

我喜欢的作家都有哪些?我喜爱的作家或作品(2)

对我精神成长影响最大的作家徐星

2005年时从报纸上无意中看到了徐星出版长篇新作《剩下的都属于你》的消息,说这是其耗时近20年完成的力作,于是立马去新华书店买了来。按照我当时的买书习惯,对于小说,我是不太喜欢买来看的,这已经算是很例外了。

其实作品虽是历时18年才得以问世,却不是出于要创作什么惊世之作的考虑,原因只是因为作者一贯比较“懒散”。或者说,他有着与多数作家不同的创作之路和创作风格。

1985年,徐星看到《人民文学》上刘索拉发表的《你别无选择》之后,心想这也能发,于是从朋友那儿找回1981年在全聚德烤鸭店做清洁工时写下的手稿拿到《人民文学》编辑部,很快也被刊登了,这就是《无主题变奏》。徐星与刘索拉因此被视为开新时代“先锋文学”之先河的“先锋作家”。

但是徐星并不是靠写作吃饭的人,他的作品从不去主动找出版社寻求出版,想什么时候写就什么时候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用他的话说就是,“我要唱就独唱,我不喜欢大合唱,别人听不见我的声音,我唱它干嘛?”于是才有了1986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剩下的都属于你》,却直到2004年8月才终稿出版这样的故事发生,而且是先出版的法文版。

《剩下的都属于你》生动描写了两个梦多钱少的青年流浪汉在世界各地流浪的故事,两个可以被称作堂吉诃德式理想主义的流浪汉,希望可以在世界某地寻找到生活的真谛。最终却是什么也没找到,反而是时时尴尬、处处碰壁,一切都已经被占有,“剩下的”却“都属于你”。

作者的笔触无所不到,从城市到乡村,从国内到国外,形形色色的社会图景被作者信手拈来。人生的脉脉温情与险恶诡诈,理想的沦丧与变异,中西文化价值观念的碰撞与融合,在作者笔下无一不被涂抹上黑色幽默的色彩。读后令人掩卷沉思,更为主人公的真情而感慨唏嘘。

猜您喜欢: